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節制慾望,忍人所不能忍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我們為什麼要苦修行,因為苦修行能提升你的境界,讓你的境界越來越提升。你們嘴巴里講提升境界,那麼境界是怎樣提升呢?什麼叫境界?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就像有些剛剛到澳洲來的人,沒有境界,到公共廁所里拿人家的手紙回家,加了汽油不付錢就走了,隨地吐痰等,這就叫沒有境界。在澳洲呆的時間長了,境界自然跟著提升了,現在還會拿人家的手紙嗎? 加油不付錢嗎?還會隨地吐痰嗎?這就叫看不見的境界,因為他知道愛護環境衛生是人人有責,所以他的境界隨著環境的變化自然就提高了,這麼乾淨的地方沒有人亂吐痰,你自然就不會隨地吐痰了,這就叫境界。因為你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在吃苦,我們必須要救度他們,當你的這個境界提高了,你才會有菩薩的境界,道理很簡單。但是必須先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要在乎任何物質上的享受。今天開了好車了,還想要更好的。今天有吃的了,還想有更多的。今天睡了,還想在多睡一會,很多人在爬不起來的時候,想能再多躺一會多好。這些都是屬於貪慾。

愉快的時光過的快,苦的時間過的慢,這就是為什麼在地府的時間過得慢,而在天上的時間過得快。其實人間就有天堂和地獄,關在監獄里的人,天天度日如年。而天天在開心,吃喝玩樂的人,他的時間就過得快,這就是人間的天堂和地獄。苦修行實際上講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約束你自己,苦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約束起來,使自己精神能專一。猶如我今天是一個學生,在家裡做功課,我為了能考上大學,把自己捆綁起來,這個捆綁是把門關起來,把電視機搬出去,把遊戲機關閉,把所有的電話切斷,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學習能專一,精神能集中。師父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人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悉尼最好的大學,他四年沒有看電視,就看報紙,他把家裡的電視機全部收起來,誰都不準看電視,這就叫約束自己。你們跟隨師父學佛,師父要不要約束你們呢?如果師父不約束你們,你們就會亂看,思想就不會專一,就不能一門精進修學。約束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專一,才能達到定,就是說能約束自己的人,這個人才能達到定力。我要學佛,我要約束自己,我不能亂看,不能亂想,不能亂講,不能有雜念,祈求觀世音菩薩幫助我驅除我的雜念,觀世音菩薩一定會幫助你的。要記住約束自己苦修行,就是得如來智慧,就是得佛菩薩的智慧。當一個人定得住的時候,才能產生智慧。

任何時候都要約束自己,你是菩薩,你是有形象的,笑都不能亂笑,要學會克制自己,那才叫約束自己,那才叫學佛。人要有尊嚴,約束是非常重要,定力就是靠約束得來的,想做的不能亂做,想吃的不能亂吃,跟隨師父學佛法,就是要約束自己,要想修成正果就是要約束自己,剋制自己,才能帶來心中的法喜。因為你剋制了之後,那種開心是從內心的開心,而不是外表的觸目型的開心 。比如:你吃到東西了,那種開心是臨時的,因為就在你這麼幾寸喉管的地方,吃進去的時候有感覺,咽下去子就沒有感覺了,對不對呀? 那你就是為了幾寸的喉管,你來享受,這種開心有什麼意思呢?心中開心了,叫靜安開心,因為心很安靜,很平安,那種開心是可以保持一定的時間的,要學這些東西。師父今天對得起觀世音菩薩,全世界的人只要稱師父是菩薩,那師父就是做得對,我就對得起觀世音菩薩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在罵我的話,那我就是做錯了。師父現在付出的是生命,換來大家崇敬菩薩愛觀世音菩薩,是在救人,我們修的是樂行。什麼叫樂行?就是快樂的修行,我們必須要用快樂來修行,快樂的修行外人看我們是苦修行,實際上我們自己很快樂,那才是樂修,樂行。你今天幫助人家的時候,快樂不快樂?就像有人說我:「盧台長,你吃素這麼多年,你好苦呀,你連海鮮都不能吃,你白來人間活一次。」你們說我活得開心嗎?當然開心了。人家說我瘦,我還說這是健康美呢,人家想瘦還瘦不下來呢,我們活得很開心,人家看我們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認為開心那才是開心,明白了嗎?救度眾生是最開心的事情,是最偉大的事情,今天能夠救度一個人的命,那是勝造七級浮屠呀,要活得有意義,活著時,人家尊敬你,崇拜你。死了之後,人家紀念你。

世界上的五種慾望我們能控制,能節制,有規律的去修行,我們就是快樂行。五種慾望大家都知道,前面已講過了,我們不要貪名利,我們要節制它,控制它。我明明不能吃葷腥,但是我控制不住,那我就節制,少吃一點,再不行我們就有規律的去控制它,有規律的就是有節制的去控制它,讓自己盡量初一,十五吃素,這就是有規律的節制,控制自己這兩天吃素,然後我十天吃素,再來我一個月吃素,最後就可以吃全素了。自然而來的修心,就是很自然來的修心,我很自然的接受了,如吃素,很自然的節制了自己的貪慾,食慾等等這就叫樂行,就是快樂的行為,快樂的修行。

每天睡覺自然的醒了,舒服不舒服?如果睡覺是不自然的醒了,鬧鐘一響,你難過不難過?修心就是要修自然的東西。對人也是要這樣,要自然,吃素也要自然。我不貪錢,我也很自然。我不貪睡,我也很自然,那才叫修心,那才叫養性。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師父在給你們講養生之道呢,其實,修心和養生之道是一樣的,修心的人活得長呀,這個活得長說的是陽間(人間)的。如果對世界上的五欲六塵,你不鑽進去的話,你就活得長呀,常言到: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都是養生之道。遇事不怒,講的也是養生之道呀。所以我們要追尋精神上的歡樂,而不是肉體上的歡樂,肉體上的歡樂很快就結束了,而精神上的歡樂是永遠的。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愛,而不是肉體上的,不是人間的短暫的,更不是一種帶著苦的愛。真正的快樂在哪裡?要懂得真正的快樂,是在人的精神里,因為你的精神滿足了,你就有快樂了。你所有的痛苦就是因為你的精神不滿足,才帶來了痛苦。要自然產生快樂,一個人氣很足的時候,就會產生快樂。氣足就是因為我很乾凈,因為我很開心,所以我氣足,這個人氣足的時候,是不會生病的,是很快樂的。你們去聽聽看,生病的人的聲音,都是有氣無力的,氣不足了,氣不足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因為痛苦,想不開,氣就不足了。所以學佛的人要懂得氣足,氣足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就是歡快感,因為氣足是一種內在的表現,師父講給你們聽它的內在表現形式是輕安,剛給你們講了一個叫靜安,現在給你們講一個叫輕安,就是當一個人很開心的時候,他是一種輕安,就是輕鬆,沒有煩惱就輕鬆了,嘴巴里怎麼會哼小調的?就是因為沒有煩惱了,開心呀。

人不識字沒有關係,但是不能不懂道理,不懂道理這個人就白活了,所以,世俗人的快樂是靠接觸,而修行的人是靠內心的知足,我們是修行的人,心裡知足了,那麼就很快樂了,心裡不知足就感覺很難受,很苦。

接下來給大家講一個「通」字,我們經常講要想得通,什麼是想得通?想不通?通是你想的,什麼事情都是你想得,最後是一個通字,你去想,如果你的後面沒有這個通字,你是想的,永遠是你想得,通字就是你想通了。什麼是通? 通經絡,你腦子通了,心通了,身體也通了,你這個運程也會好的,想得通的人不會生病,因為他的氣脈通了(全部打開了)。

告訴大家要徹底的認識自己,一個人要徹底的認識自己,很多人不認識自己,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不得了,我就是這個樣子,你是誰呀 ?要徹底的認識自己,實際上就是認識了佛菩薩。因為你真正的了解了自己的本性,你最原始的根,你就是認識了佛菩薩。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哎呀,我做錯了,對不起了,人家就會原諒你了。 我沒有錯,我就是這樣的,誰原諒你呀。如果不了解自己,又經常去責備別人,最後弄得自己痛苦不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常講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最後大家都講你不好,弄得自己痛苦不堪,不要去講人家,講人家一定會講到自己的,結果自己就會很痛苦,你怎麼會被人家講的,就是你自己嘴巴講人家了,人家才會講你的,這是人間最起碼的道理,也是佛理。一個人真的做人做到常責備自己,原諒他人,這個人就是菩薩。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在佛法上叫大雄。人家不能做的我去做,人家講我,我不能容忍的我一定要容忍。許多寺廟都有「大雄寶殿」,裡面都有許多的佛菩薩,佛菩薩的一個基本點是什麼?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人學佛之後,如果你遠離了惡習,學佛之後你今天不去做壞事,不去動壞腦筋,你就離幸福近了。你想幸福嗎?你想越來越好嗎?改掉你身上的惡習,你就幸福了。

佛菩薩就是覺悟的眾生。因為你這個眾生覺悟了之後,你就變成佛菩薩了,而眾生就是還沒有覺悟的菩薩。你們是不是眾生?你們心中是不是有佛?你們心中是不是有菩薩?但是你們沒有覺悟,所以你們不能被稱為菩薩,只能稱為凡人。

心量狹小的人,煩惱多。氣量越小,煩惱越多。心量廣大的人,智慧非常的豐饒。也就是說當一個氣量很大的人,這個人是非常有智慧的。有些人喜歡吵架,對方不跟你吵,這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心量大。如果跟著一起吵架,那麼這個人也是小人。如果夫妻兩個一起吵架,那麼兩個都是小人。

佛菩薩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所有的善我都去做,所有的惡我全部不去做,要把自己所有的意念,好好的轉變為乾淨的意念,這才叫菩薩。如果人人都能夠積極地行善,不做惡事,人間哪裡還有邪惡?人間將到處都會充滿愛心和歡樂。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來了解他。這就是愚痴的人,你知道嗎? 我很好的,我過去怎麼樣怎麼樣的,只有愚痴的人才會這樣做,這樣說的,愚痴的人總想讓人家了解自己。而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經常了解自己的人,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因為當他了解自己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他就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對還是錯,這就是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傻傻的,總想讓人家來了解自己,有本事自己了解自己,把自己了解清楚。以為自己很聰明,跑出去給人家不停的講,這個世上沒有一個比你笨的,你講出來,你就是這世上最愚蠢的人,

菩薩不會要一個不肯承認自己錯誤,而造出因果的人。因果是擔當、承受,所以學佛要學要領,學精神。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