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曝矽谷工作狂文化 雅虎高管生孩子兩周後上班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3 1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曝矽谷工作狂文化 雅虎高管生孩子兩周後上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Facebook前CEO、Quip的聯合創始人布雷特·泰勒與子女在一起。他下午5點半下班,免得其他員工覺得要留在辦公室。

  紐約時報近日撰文,深度報道矽谷的工作狂文化。鳳凰iMarkets原文轉載如下:

  高科技公司給員工提供了大量福利,比如乾洗、按摩和理髮等等。但對有些人而言,在科技公司工作要比在其他任何地方困難很多:為人父母者。

  Facebook會舉辦通宵達旦的編程馬拉松活動。谷歌(Google)也有周末激光槍對戰賽。很多初創公司完全沒有育兒假政策可言,所以第一個生孩子的員工不得不向公司提出設立此類規定的要求。

  還有更微妙的訊息被傳達出去。雅虎(Yahoo)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大談自己生下孩子兩周后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後來,雅虎公司告訴員工,他們以後不能在家工作了。有孩子的員工紛紛表示,團隊中往往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而他們是其中唯一有孩子的人。

  圍繞這些問題產生的衝突,最近幾周突然闖入了公眾的視野。在頂級風險投資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的性別歧視案的審理過程中,證詞顯示,因為懷孕或準備休產假,兩名前合伙人沒有得到董事會席位。在針對Facebook的一樁訴訟中,一名前技術合伙人稱,因為每個月到自家孩子的學校當一天志願者,她遭到了上司的斥責。她表示,此事本來屬於公司政策允許的範疇。因為有承包商僱員抱怨沒有得到休病假的福利,微軟(Microsoft)不得不對此做出了強制規定。

  「高科技企業的文化未必對家庭友好,我認為,人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說。他曾是Facebook的首席技術官,如今是初創公司Quip的聯合創始人。

  大家都知道矽谷不僅站在科技前沿,而且在職場政策上也相當前衛。然而,它給在職父母造成了諸多困難。此事突顯了美國經濟中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在努力適應當代家庭生活方面,可以說美國比其他的富裕國家面臨更大的困難。

  美國職場一向讚許那些把工作擺在家庭之前的人,而歐洲國家早已為在職父母提供了更優厚的政策。不過,在過去的20年中,這一差距在明顯拉大。其他發達國家增加了帶薪育兒假和兒童看護等福利,美國卻沒有跟上。

  此類政策的缺失,給企業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優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但對員工而言——其中大多數不是有小孩,就是有年邁的父母,或者兩者都有,很多人還是單親家長——其中的不利之處是巨大的,無論他們收入豐厚,還是拿計時工資。如今很多員工覺得,自己必須得在事業和家庭中二選一,而有這種想法的並不限於藍領或白領。

  以前,美國三四十歲在職女性的比例高於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以及歐洲的許多地區,現在卻已經落在了後面。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弗朗辛·布勞(Francine Blau)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公司政策方面日益擴大的差距是這種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面對這一挑戰的不僅僅是女性:根據《紐約時報》、CBS新聞頻道(CBS News)和凱澤家族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在未涉足職場的25至54歲的男性中,有37%表示家庭責任是自己不工作的一個原因。

  更宏觀地看,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家庭幫扶政策的匱乏反映了美國經濟中企業和員工之間的權力不平衡。經濟產出流入公司利潤的份額在飆升,而員工的薪酬卻停滯不前。

  科技行業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為它吸引了美國最聰慧的人才,其中不少人比大多數員工擁有強得多的議價能力。矽谷還有著巨大的文化意義,不僅代表著美國的獨創精神,也是吸引全球人才的磁鐵。

  然而,矽谷也期待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這來源於一個信念:不同於其他行業,科技業的公司會在一夜之間大獲成功,而且這些公司相信自己的工作正在改變世界。

  「只不過因為你擁有一個點子,投資者就交給你成百上千萬的美元,那麼,他們最起碼也會期待你就此施展全力,」房地產中介網站Redfin的首席執行官格倫·凱爾曼(Glenn Kelman)說。「這就是為什麼,在向投資者做推介的時候,沒有人會談論什麼對家庭友好的工作環境,即便是最顧家的父母也不會這樣做。」

  初創公司之所以不大可能擁有育兒政策,是因為他們更關注的是儘快發展壯大。許多大型科技企業試圖為新近為人父母的員工提供一定的便利,至少在官方層面上如此——但這未必能滲透到公司文化的層面。

  它們的確擁有在慷慨程度上排在美國業界前列的產後政策,比如Facebook提供了四個月的帶薪產假,外加4000美元的嬰兒津貼。這裡也的確有生兒育女的女性在科技業步步高升的傑出案例。梅耶爾成為雅虎首席執行官的時候懷有身孕,而YouTube的首席執行官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不久前產下了第五個孩子。

  然而,這些例子誇大了科技企業與家庭生活兼容的程度,尤其是在新生兒階段過去之後。高管擁有普通員工沒有的種種特權(梅耶爾在自己的辦公室旁邊修建了一個育兒室)。有些公司福利,比如免費餐和公司洗衣服務,帶有鼓勵員工不要離開的副作用。許多有孩子的人表示,辦公室文化不支持為人父母,比方說,這種文化有時會以一周能寫多少行代碼來獎勵員工。

  「我看到的一些現象可以稱之為『英雄文化』:有人每天工作20個小時,不惜一切代價來完成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曾在資料庫軟體公司MongoDB擔任首席執行官的馬克斯·席雷森(Max Schireson)說。去年夏天,他在博客上寫了一篇文章,宣布自己離職,以便有更多的時間來與三個孩子在一起。這讓他成為了矽谷街談巷議的人物。此前,他每年在空中飛行30萬英里(約合50萬公里),還缺席了兒子的一次緊急手術。

  「說實話,我看到的這些無非是忘記了人性的價值,」他說。

  隨著矽谷的成熟,二十來歲的創業者成為了三十來歲的父母,這裡的文化也開始發生轉變。提供一個有利於家庭生活的職場環境正在成為一種招募人才的策略。

  家居維修領域的初創公司歡樂家庭(Happy Home Co.)會專門招聘已是父母的員工。「矽谷的一些資質最棒、才能最高、最富有激情的人往往因為「文化不合拍」而被初創企業忽視。這種不合拍的意思其實是,『太老了,總是要照顧孩子,是女人,太不一樣了,』」聯合創始人道格·勒德洛(Doug Ludlow)說。

  在泰勒所在的協同工作軟體公司Quip,幾位創始人會告訴應聘者,自己有小孩,下午5點半下班。泰勒說,如果自己想接著工作,也會回家去加班,免得其他員工覺得必須留在辦公室里。

  「並不是說我們有遠見——我們就是年紀大了些,」他說。「這的確能幫助我們招募那些對其他公司的文化有所保留的人才。」

  某些方面來說,年紀漸長的矽谷開始與多數員工擁有家庭的美國其他行業趨同。矽谷面臨的挑戰是,在保持一切皆有可能的樂觀活力的同時,也向員工展示出,工作與家庭可以兼得。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9nSIIBX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