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腐朽告密文化回潮 畢福劍視頻事件後人人自危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0 06: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腐朽告密文化回潮 畢福劍視頻事件後人人自危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畢姥爺攤上大事相關資訊總匯
  「我本是卧龍崗散淡的人,豈料一句戲言挑起天下大亂!」辱毛視頻流傳於世后,央視名嘴畢福劍在私人聚會的散淡一曲,竟為其招致殺人之禍,註定不會難以再「散淡」。

  的確,或許正如《環球時報》所說,這段視頻讓人看到與熒屏上不同的「另一個畢福劍」,從而打擊了畢以往的形象,甚至可能產生某些後續影響,這些都是畢需要承當的,他沒什麼值得抱怨。不過,同情也罷,痛恨也罷,而今事件的暈圈擴散,早已脫離畢福劍本人,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告密者」形象浮出水面。

  人們說,「那個偷拍且把視頻發出來的傢伙,害的大夥從此以後酒桌上講不得黑笑話葷笑話俗笑話,從此朋友間喝酒都要防著點,說話先過三遍腦子。這人禍害之大,比老畢要錯上十倍,不,250倍」;人們又說,「把一個人在朋友聚會時私底下的言行公於眾,並作為揭發的材料和攻擊的對象,猶如回到了文革抑或喬治奧威爾的1984,人們道路以目,無時不刻警惕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這並非是一個正常社會的產物,這種告密行為對社會肌理的傷害是無以復加的。」@憂國憂民王全傑也認為,「時代變了,已經不是設置文字獄和語言獄,鼓勵朋友『告密』、夫妻『告密』的時代。朋友間和夫妻間私下講的戲謔性的語言不應作為整人依據。或者乾脆說:今後我國不再因語言整人了。」人們內心那種對告密者的不安與憤怒洶湧而來。

  網路的力量總是讓人嘆為觀止,讓不少人甚至包括畢福劍本人在內睚眥俱裂的「告密者」似乎正在現身。先是有人起底偷拍者乃是與毛左旗手孔慶東合作東薄書院的秘書長張清,並揭露說其真實工作單位是唐山政法委下屬機構,但是張清長年在京。但亦有聲音稱視頻傳播者另有其人,網友「孤煙暮蟬」甚至爆料,畢福劍視頻的拍攝及發布者是美國大使館一等政務秘書、中情局高級特工白丹利。畢旁邊的美女是烏克蘭大使館二秘列娜。

  事已至此,即便是畢福劍本身坐得住,央視怎能繼續無動於衷。須知,若是前者,那可以有許多討論的空間。但如果是後者,那恐怕就是個「國際事件」了,畢姥爺便需要「再進一步了解了」。且勿論視頻散布者究竟何人,人們當然可以以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架勢發泄不滿,乃至惡語相向,但更令人反思的是,時至如今,我們仍然生活在告密者文化泛濫的畸形社會空間中,不能信任、不敢信任,即使同席之上也難免各懷心思,禍從口出,令人防不勝防。

  告密不同於檢舉揭發那樣監督公權。中國最早的告密文化始見於《史記·周本紀》:「三十四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然後幾千年不絕。武周時期,有個叫做張德的右拾遺,因為喜得貴子,便在兒子「三朝」那天違禁宰殺肥羊,宴請親戚朋友同事。然席間一名叫杜肅的官員飯畢偷取羊肉轉身將此事捅到武則天那裡去。好在武則天不予計較,而是告誡張德:「朕禁屠宰,吉凶不預。然卿自今招客,亦須擇人。」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Wqu38yP9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沙發
buweizhai 發表於 2015-4-10 09:39 | 只看該作者
這種密還是應該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揭穿了畢老爺們的雙面人生,制止了他們忽悠民眾的機會。應該為把視頻弄上網的人點個贊,也為那些大嘴巴們提個醒,別把自己的言論自由等同於別人必須接受其言論的自由。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