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默克爾循循善誘能否說服安倍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3-10 0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際在線專稿:據德國之聲3月9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於當地時間3月8日抵達日本,隨即開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9日周一上午,她在東京發表演講時表示,直面歷史、坦誠過往是達成和解的前提條件。

  默克爾在「朝日新聞基金會」發表講話時強調,只有國家能夠直面歷史,和解才有可能達成。2015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默克爾所指顯然是日本對二戰歷史問題的處理方式。

  默克爾還表示,儘管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大屠殺的責任方,但由於德國沒有迴避歷史,因此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諒解,而整個歐洲地區也從幾個世紀的戰爭中汲取教訓,並於1945年之後採取了和解的態度。她說:「如果沒有鄰國的大度姿態,和解不可能實現。但更主要的是,德國也有著實事求是面對歷史的意願。」

  ……。

  近來人們已經把視線轉移到今年9月中國舉行抗戰勝利閱兵等一系列活動奧巴馬能否來和安倍能否來的問題上,說老實話,奧巴馬應該來,所有戰勝國元首都應該來,唯獨感到安倍來不合時宜,因為他若來了是代表投降國,他一定會感到不自在。但根據以往情形看,安倍還算是「臉皮厚」的,否則去年11月就不會到北京參加APEC峰會,當然他來我們也表示歡迎,畢竟他參加的是國際會議,應該與政治以及民族情緒分隔來開,就像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不照樣也受到習主席的接見嗎?一事歸一事,一碼歸一碼,說不定9月份安倍還真有可能來北京,主要原因是咱們國家絕不想把這一系列活動搞成不團結的活動,應該像去年APEC峰會一樣,把它搞成增進友誼與團結的外交盛會,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不僅會主動做工作讓安倍來,而且還會動用其它力量來做安倍的工作,而我們也一定會向他說明我們不是搞批鬥會的,正像我國外交部所說的那樣,我們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們知道,中德關係發展得比較好,而且我們從前一段時間德國和法國的領導人為烏克蘭危機四處奔走就可以看出,他們還是堅持正義和負責任的領導人,他們的這種敬業不僅是在於他們大國的實力與地位,而更多的是來自個人的修養和對世界關係的正確認識。這次默克爾到訪日本,本可以不觸及此類敏感話題,但她既然講出了,那還是在於她的內心良知與責任感,因為中日關係這兩年一直倒退畢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而其中的是非曲直我相信大多數國家還是看的清楚的,但許多國家選擇了沉默也是有多重原因的。有的是有求於日本,有的是分量太清,即便說出來除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外啥事也不頂,還有的是想利用日本給它打頭陣,所以好像忘記了二戰時與日本的仇恨,現在反而轉過來支持日本突破戰後的限制。但像默克爾這樣「以身說法」的人還沒有,這應該看做是對安倍的循循善誘,告訴他如何才能取得受害國人民的諒解,這確實是不容易的。

  除此之外就剩下美國能給日本的也只有命令了,嚴格地說,安倍來不來北京也就奧巴馬一句話,而同時也會告訴安倍他已經做通了中國的工作,而也只有安倍參與才能使整個活動沒有遺憾。或許安倍也可能來個不小心跌倒一下並做個下跪的動作,那樣就更圓滿了。總之,我認為今年中日關係的主題應該是緩和,總鬧下去對誰也沒好處,分歧可以坐下來談,傷口也可以慢慢彌合,戰爭不符合時代要求,相信美俄之爭也會因今年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而趨於緩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