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曲度四言絕律學說(近體詩譜)--兼探古代對其認識程度過程

[複製鏈接]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6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6 20:48 編輯

曲度四言絕律學說(近體詩譜)--兼探古代詩人對四言絕律規則認識程度與過程

一.引言:

在中國文學歷史上,古代運用四言詩體,曾遠遠早於自唐代以來經久不衰的五言詩體與七言詩體.夫子編輯出版的先秦"詩經"即為明證.

二.問題提出:

1.既然按近體詩規則的五言絕律與七言絕律能廣泛推廣,那麼為何唐代以來, 歷代文人對四言絕律卻不像前兩者那樣熱衷?
2.儘管其原因很多.但究其之源,這種結果會不會與自四言詩出現以來,沒有一個像五七絕律那樣公認的四言絕律近體詩譜有關係呢?

三.曲度四言絕律學說(近體詩譜)

1.或許孤陋寡聞,據我們所知在我們發表"曲氏全絕律理論(從一言絕律到九言絕律,五言與七言絕律除外)"之前,從來沒有人全面系統地探討過"四言絕律詩"基本句式之平仄格律問題.(注1)
2.在中國文學歷史的長河中,曾有古代文學先輩先後撰寫過不少的四言詩,但因沒有人明確地提出過"四言絕律詩譜",從而使後代對如何撰寫"四言絕律"無所適從,各行其道.
3.下面是我們以前在進行"曲氏全絕律理論"(廣義全絕律詩詞格律理論)系統研究時,所提出的"曲度全絕律近體詩譜"(狹義全絕律詩詞格律理論)之中的"四言絕律近體詩譜"規則(注2).


-----------------------------------------------

注1:在我們發表"曲氏全絕律理論(從一言絕律到九言絕律,眾所周知的五言與七言絕律除外)"之後不久,湖邊小鎮等在即不徵求作者書面同意,也不引用參考文獻情況之下,將我們的"曲氏全絕律理論"之平仄格律核心內容,採用移花接木與偷梁換柱等手法欲寫進他的詩詞圖譜之中(目前他發在網上的貼子,開始做輿論試探準備,最終目的是出其詩詞圖譜--即將其原來的"XX詞圖譜",新版時將加進所剽竊我們的內容,將改稱"XX詩詞圖譜",我們已收集了其原來所發表的出版物,以作法庭對照).也請讀過本文網友們做一公證!

注2:我們再次書面提醒"湖邊小鎮"等人,切勿將我們的警告當做兒戲.禁止將"曲度四言絕律學說"(近體詩譜)之核心內容,又悄悄地偷去修改你們那不成熟的相關貼子中的四言詩譜內容(已取證).即非經作者書面許可,侵權必究!
在此也善意地提醒一下:自己不下大量真功夫,不大量自己原創詩詞作品(既便作品比不上那些大詩人,那也是自已的東西,晚上可安心睡覺),光憑一點小聰明,在故紙堆里打轉和光靠偷拿人家的研究結果去改頭換面搞什麼詞譜與詩譜,是出不了真正大成果的,也是為世人不恥的!最終必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附舊作:曲度著:按近體詩規則四言絕律詩基本四式+衍生十二式

一.近體詩四言絕律之基本4句式

1.平平仄仄
   用中1:平平中仄-->平平平仄
   用中2: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
   用中1:中仄平平-->平仄平平
   用中2:中仄中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平
   
4.仄仄平仄
  注:本句式正對應上式,但其第三字"平",犯"二仄夾一平",故其第二字改平.見下.
   仄平平仄(我們建議用該句式)
  注1:本句式同式1,實質為第一句"平平仄仄"用中變化,見上.
  注2:本句式用中后:仄平平仄-->中平平仄 -->平平平仄(同式1)
  
二.曲氏四言絕律近體詩基本四式及其用中和衍生十二式(16式)
-------------------------------------------------------------------------------------------------------------------------
正格原型4式         正格用中4式  偏格原型4式     偏格用中4式
押二韻                   押二韻         押三韻            押三韻
        
-------------------------------------------------------------------------------------------------------------------------      

1.基式平起仄收(2.4押韻)-->用中(2.4押韻)----->原式衍生(1.2.4押韻)-->衍生用中(1.2.4押韻)
01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02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03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04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2.基式仄起平收(2.4押韻)-->用中(2.4押韻)---->原式衍生(1.2.4押韻)-->衍生用中(1.2.4押韻)
01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02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03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04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3.基式平起平收(2.4押韻)-->用中(2.4押韻)---->原式衍生(1.2.4押韻)-->衍生用中(1.2.4押韻)
01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02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03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04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4.基式仄起仄收(2.4押韻)-->用中(2.4押韻)---->原式衍生(1.2.4押韻)-->衍生用中(1.2.4押韻)
01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02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03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04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
-------------------------------------------------------------------------------------------------------------------------
注1:本表中的"仄仄平仄"是拗句,因其第三字系"平",犯"二仄夾一平"之規則,故可以用"仄平平仄"替代.
注2:本表僅列出基本的四言絕句之平仄格式;相對應的四言律詩之平仄格式,按近體詩粘對規則延伸;
注3:從理論上推算,"廣義四言絕句或四言律詩律"都應各有16式,其包括不合近體詩規則者,全部在內;
注4:本表內所有內容均系首創,未經本人書面許可,嚴禁湖邊小鎮(沈利中)與潭洲雨夢剽竊,侵權必究!
注5:其他專業學者在註明首創作者與原文出處情況下,正常學術引用不限.



三.何為曲度四言絕律詩體?

我們將其定義為:
1.遵循我們在上面所提出的四言絕律基本句式組合而成的近體格律詩體;
2.遵循近體詩的聯內對聯間粘+對仗(四言絕無須,四言律必須)+押韻規則.
3. 四言絕律之分類:
    A.四言絕句 = 16字,4字一句x4句;
    B.四言小律 = 24字,4字一句X6句;
    C.四言律詩 = 32字,4字一句x8句;
    D.四言排律=>32字,4字一句>8句.


曲度 2014.5.20 IN PARIS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注1:註明首創作者與原文出處,正常學術引用不限.
注2:湖邊小鎮(沈利中)與潭州雨夢,剽竊侵權必究!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沙發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6 05:18 | 只看該作者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詩經四言詩"內在格律之初探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6 05:25 編輯

第一部分: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詩經四言詩"內在格律之初探


一.方法:

1.抽取古代"詩經"總體305篇中的四言詩體38篇(38/305=12.5%);
2.每篇抽取其四句四言詩,對其內在格律逐字檢測用於本文分析.

二.資料:

1.詩經-風部
-----------------------------------------------------------------------------------
四言詩內容----------------------------------------------篇名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雎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
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覃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卷耳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樛木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夭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兔罝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芣苡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廣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汝墳

注1:上面是詩經(國風·周南)全章內容;
注2:排除三篇: 葛覃-444式,螽斯-3343式,麟之趾-334式.
注3:下面是詩經.雅部之其餘各章第1篇第1.2句.
注4.摘句則因其第1篇第1.2句非4言詩時,在每篇中摘之.
注5:卷選則因其第1篇第1.2句非4言詩時,在每章中選之.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御之。--鵲巢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邶風.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鄘風.柏舟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淇奧(摘句)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黍離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捨命不渝。--鄭風.羔裘(卷選)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雞鳴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葛屨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蟋蟀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車鄰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宛丘(摘句)
羔裘逍遙,狐裘以朝。豈不爾思?勞心忉忉。--檜風·羔裘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七月

2.詩經-雅部
-----------------------------------------------------------------------------------
四言詩內容----------------------------------------------篇名
-----------------------------------------------------------------------------------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鹿鳴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南有嘉魚(摘句)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鴻雁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節彼南山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谷風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甫田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魚藻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盪


3.詩經-頌部
-----------------------------------------------------------------------------------
四言詩內容----------------------------------------------篇名
-----------------------------------------------------------------------------------

於穆清廟,肅雍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清廟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臣工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閔予小子(摘句)
有駜有駜,駜彼乘黃。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有駜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那

三.探討過程:

待述!

四.初步結論:

待述!



D.QU 2015.3.5 IN PARIS
版權保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3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7 06:15 | 只看該作者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唐代四言詩"內在格律之初探

第二部分: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唐代四言詩"內在格律之初探


一.方法:

1.抽取全唐詩中上官昭容+武則天所撰21篇四言詩;
2.對它們內在格律逐字檢測平仄之後用於本文分析.

二.資料:

1.上官昭容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五首--上官昭容
01檀欒竹影,飆風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02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03枝條鬱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04清波洶湧,碧樹冥濛。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05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2.武則天   

01唐享昊天樂。第五--武則天
朝壇霧卷,曙嶺煙沉。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筵輝麗璧,樂暢和音。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02唐享昊天樂。第六--武則天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禮崇備物,樂奏鏘金。
蘭羞委薦,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03唐享昊天樂。第七--武則天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04唐享昊天樂。第十--武則天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05唐享昊天樂。第十一--武則天
禮終肆類,樂闋九成。仰惟明德,敢薦非馨。
顧慚菲奠,久馳雲輧。瞻荷靈澤,悚戀兼盈。
06唐明堂樂章。皇帝行--武則天
仰膺曆數,俯順謳歌。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07唐明堂樂章。迎送王公---武則天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睿圖方水,周曆長隆。
08唐明堂樂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則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謙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規載啟,茂典方陳。譽隆三善,祥開萬春。
09唐明堂樂章。登歌--武則天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笙鏞合奏,文物惟新。
敬遵茂典,敢擇良辰。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10唐明堂樂章。商音--武則天
律中夷則,序應收成。功宣建武,義表惟明。
爰申禮奠,庶展翹誠。九秋是式,百穀斯盈。
11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武則天
九玄眷命,三聖基隆。奉成先旨,明台畢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12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武則天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13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武則天
舒雲致養,合大資生。德以恆固,功由永貞。
升歌薦序,垂幣翹誠。虹開玉照,鳳引金聲。
14唐大饗拜洛樂章。敬和--武則天
蘭俎既升,蘋羞可薦。金石載設,咸英已變。
林澤斯總,山川是遍。敢用敷誠,實惟忘倦。
15唐大饗拜洛樂章。禋和--武則天
百禮崇容,千官肅事。靈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咸周,威儀畢備。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16唐大饗拜洛樂章。通和--武則天
皇皇靈眷,穆穆神心。暫動凝質,還歸積陰。
功玄樞紐,理寂高深。銜恩佩德,聳志翹襟。

三.探討過程:

待述!

四.初步結論:

待述!


D.QU 2015.3.5 IN PARIS
版權保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4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8 00:24 | 只看該作者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對詩經四言詩內在格律初探(2)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8 01:51 編輯

接上面同一內容:

第一部分: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對"詩經四言詩"內在格律之初探(2)


一.研究資料:

A.抽取"詩經"風雅頌三部各篇之中頭四句四言詩(注1).
B.詳細抽取細節見注2.
C,本次研究共抽查了詩經305篇中的38篇四言詩(38/305=12.5%)其中風部23篇(23/160=14.4%),雅部10篇(10/105=9.5%),頌部5篇(5/40=12.5%).

注1.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部,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約500年的詩歌305篇.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雅分大雅與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詩經共收集了311篇詩歌,其中6篇為笙詩(只有標題,沒有內容).
注2:
A.抽取詩經.雅部(國風·周南)全章各篇四言詩內容;非四言詩排除三篇,即:葛覃(曲譜444式),螽斯(曲譜3343式),麟之趾(曲譜334式).  
B.抽取詩經.雅部之其餘各章第1篇第1.2句四言詩。  
C.下面右邊篇名欄下所標明的"摘句": 則指因其第1篇第1.2句非4言詩時,在該篇其它句中摘錄之。  
D.下面右邊篇名欄下所標明的"卷選": 則指因其第1篇第1.2句非4言詩時,在每章其它詩中選錄之。

二.研究方法:
A.標準:採用我們首次提出的"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
注1:從理論上推導:我們指出"曲度四言絕律共有十六式";
注2: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之基本四句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注3:上面四言絕律基本四句式中,其中"仄仄平仄'句式中因二仄夾一平,可用"仄平平仄"替代.在本文為讀者容易理解,採用"仄仄平仄".
B.檢測:對上面所抽取的詩經中的38篇四言詩進行逐字平仄格律分析.

三.研究過程:

1。詩經-風部  
----------------------------------------------------------------------------------------                                                                                 
    四言詩內容--------------------------------------------------篇名                                                  
----------------------------------------------------------------------------------------                                                                                    
0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雎  
古: 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   
曲標: 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詩頭四句是平起平收在1.2.4句押平韻之不合格四絕體.
        0.該詩第二聯內失對;
        1.該詩第一句第3字與第二句第2字出格;
        2.該詩第三句第4字與第四句第2字出格.
        3.仄仄平仄"可用"仄平平仄"代替,以避二仄夾一平.(下面同理,不再加註).

---------------------------------------------------------------------------------------- 
02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葛覃  
古: 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古: 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 平平平平                     
曲標: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1:第一種分析:將其按近體詩粘對規則分析.看成一聯二句.
         該詩是一首三個4字句成聯的特殊四言詩,試析其中格律規則.
         1.該詩第一句第2字出格(應仄),第二句第3字出格(應仄);該詩第三句第2,3字出格(應仄平).
         2.該詩第四句第4字出格;該詩第五句第2,3,4字均出格,第六句第3.4字出格;

-----------------------------------------------------------------------------------------------------
附: 曲度著: 四言三句成聯格律詩(我們將其稱之謂"四言小絕")

曲度批註2:第二種分析:將其不按近體詩粘對規則分析.原本一聯三句.
        1.該詩韻腳很有規則:第一聯三句韻腳與第二聯三句韻腳,均是"平仄平";
        2. 如果按該詩原三句韻式,我會將其三句4字聯平仄格律改成如下:
        A.按三句一聯中1.2句對,2.3句粘之規則.
        B.按三句一聯,每聯之間須粘之規則;  -->加上稱"四言絕句"
             式一:
            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式二: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3.這樣就產生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四言格律詩(四言三句成聯之四言格律詩,即"四言小絕").

------------------------------------------------------------------------------------------------------
                  
03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卷耳  
古:  仄仄仄仄 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首四句均不合近體詩規則.聯間失粘,第二聯內失對.
  
04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樛木  
古:  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1.2.4)出格;兩聯內均失對;不合近體詩規則.
   

05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夭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三句第四字出格(應仄),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6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兔罝  
古:  仄仄仄平 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四句全部出格;兩聯間失粘;第1聯內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7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芣苡  
古:  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   
曲標: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8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廣  
古:  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曲標: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9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汝墳  
古:  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  
    注1:上面是詩經(國風·周南)全章內容;  
    注2:排除三篇:葛覃-曲譜444式,螽斯-曲譜3343式,麟之趾-曲譜334式。  
    注3:下面是詩經。雅部之其餘各章第1篇第1。2句。  
    注4:摘句則因其第1篇第1。2句非4言詩時,在每篇中摘之。  
    注5:卷選則因其第1篇第1。2句非4言詩時,在每章中選之。  
--------------------------------------------------------------------------------

10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御之。--鵲巢  
古:  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間失粘;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1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邶風。柏舟  
古: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2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鄘風。柏舟  
古: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3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淇奧(摘句)  
古:  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   
曲標: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4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黍離  
古: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 平平平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5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捨命不渝。--鄭風。羔裘(卷選)  
古:  平平平平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二句出格(1.2);第一聯內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6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雞鳴  
古:  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   
曲標: 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間失粘;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7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葛屨  
古:  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1.3.4);兩聯間失粘;第1聯內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8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蟋蟀  
古:  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2.3.4);兩聯內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9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車鄰  
古:  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1.3.4);兩聯內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20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宛丘(摘句)  
古:  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仄平仄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四句均出格;
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21     羔裘逍遙,狐裘以朝。豈不爾思?勞心忉忉。--檜風·羔裘  
古:  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1.3.4);兩聯內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22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  
古:  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平仄平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出格(1.2.4);兩聯間失粘,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23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七月  
古:  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 平仄仄仄   
曲標: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三句均出格(2.3.4);兩聯間失粘,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接下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5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8 01: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8 02:51 編輯

(接上面)


2。詩經-雅部  

    -----------------------------------------------------------------------------------  
                                                                           
    四言詩內容----------------------------------------------------篇名  
    -----------------------------------------------------------------------------------  
                                                                                   
01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鹿鳴  
古:  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曲標: 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3句出格,兩聯內均失對;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2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南有嘉魚(摘句)  
古: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3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鴻雁  
古:  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2.3.4句出格;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4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節彼南山  
古: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2.3.4句出格;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5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谷風  
古:  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 平仄仄仄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6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甫田  
古:  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2.3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7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魚藻  
古:  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1.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8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  
古:  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2.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9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  
古:  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1.2.4句出格;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10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盪  
古:  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1.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3。詩經-頌部  
    -----------------------------------------------------------------------------------                                                                                    
    四言詩內容----------------------------------------------------篇名  
    -----------------------------------------------------------------------------------                                                                                   
01     於穆清廟,肅雍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清廟  
古:  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1.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2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臣工  
古:  平平平平 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   
曲標: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曲度批註:該首第1.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3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閔予小子(摘句)  
古:  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2.3.4句出格,兩聯間失粘;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4     有駜有駜,駜彼乘黃。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有駜  
古:  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平平平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1.2.3.4句出格;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05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那  
古:  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   
曲標: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曲度批註:該首第1.3.4句出格;故不合近體詩規則.

四.,統計情況如下:

1)格律情況:
A.38首全部出格:38/38=100%;
B.失對:15/37=40,5%;
C.失粘:16/37=43.2%;
D.失對失粘兼有:5/37=13.5%;
注:失對與失粘統計37例(那首四言三句聯詩排外).

2),每首尾字平仄:
A.平平平平型:7例;
B.仄仄仄仄型:6例;
C.仄平仄平型:6例; -->但無一例其平仄符合近體詩格律.(2.4押平韻)
D.平平仄平型:5例; -->但無一例其平仄符合近體詩格律..(1.2.4押平韻)
E.仄平平平型:4例;
F.仄平仄仄型:2例; --> 但無一例其平仄符合近體詩格律..(1.2.4押仄韻)
G.平仄平仄型:1例; -->但無一例其平仄符合近體詩格律..(2.4押仄韻)
H.仄仄平平型:2例;
I. 平平仄仄型:1例;
J.平仄仄平型:1例;
K.平仄仄仄型:1例;
L.仄仄平仄型:1例;
注:統計37例(那首四言三句聯詩排外).


五.初步結論:

1.先秦時代人們已開始大量創作四言詩.
2.先秦時代人們還不清楚四言絕律規則:



D.QU 2015.3.7 IN PARIS
版權所有!


注1:註明首創作者與原文出處,正常學術引用不限.
注2:湖邊小鎮(沈利中)與潭州雨夢,剽竊侵權必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6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8 06:24 | 只看該作者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唐代四言詩內在格律之初探(2)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8 06:44 編輯

接上面同一內容:

第二部分: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唐代四言絕句與律詩"內在格律之初探(2)


一.方法:

1.抽取全唐詩中上官昭容+武則天所撰21篇四言詩;
2.對它們內在格律逐字檢測平仄之後用於本文分析.

二.研究方法:

A.標準:採用我們首次提出的"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
注1:從理論上推導:我們指出"曲度四言絕律共有十六式";
注2: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之基本四句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注3:上面四言絕律基本四句式中,其中"仄仄平仄'句式中因二仄夾一平,可用"仄平平仄"替代.在本文為讀者容易理解,採用"仄仄平仄".
B.檢測:對上面所抽取的唐全詩中,上官昭容與武則天的21篇四言絕句或四言律詩,進行逐字平仄格律分析.

三.研究過程:

一.上官昭容的四言詩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五首--上官昭容


01     檀欒竹影,飆風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古:    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 仄平平通 仄仄平平  ◆情【下平八庚】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批註:上官昭容該首四言絕句,第2.3.4句出格.首聯失對;


02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古: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知【上平四支】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批註:上官昭容該首四言絕句,兩聯間失粘
;

03     枝條鬱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古: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鄰【上平十一真】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批註:上官昭容該首四言絕句,兩聯間失粘
;

04     清波洶湧,碧樹冥濛。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古: 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叢【上平一東】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批註:上官昭容該首四言絕句合格!僅首句第3字用中
.

05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古: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都【上平七虞】
-----------------------------------------------------------------
曲譜: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批註:上官昭容該首四言絕句第二句出格;.
小計:上官昭容這五首四言詩合格20%(1/5);失粘出格80%(4/5);失對10%(1/10).


二.武則天的四言詩

01唐享昊天樂。第五--武則天  
        朝壇霧卷,曙嶺煙沉。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  ◆心【下平十二侵】
        筵輝麗璧,樂暢和音。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襟【下平十二侵】
----------------------------------------------------------------
曲譜: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二聯內失對.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失粘.


02唐享昊天樂。第六--武則天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禮崇備物,樂奏鏘金。  
古: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金【下平十二侵】
        蘭羞委薦,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心【下平十二侵】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二聯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失粘
.

03唐享昊天樂。第七--武則天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古: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通仄 仄仄平平  ◆猷【下平十一尤】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武則天該四言絕句第一,二聯失粘;.

         

04唐享昊天樂。第十--武則天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古: 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畢【入聲四質】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古: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  ◆質【入聲四質】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句第1.2字出格;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二聯失粘;.
          3.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五句第1.2字出格;
          4.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二,三聯失粘.
          5.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七,八兩句出格
.

05唐享昊天樂。第十一--武則天  
        禮終肆類,樂闋九成。仰惟明德,敢薦非馨。  
古: 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馨【下平九青】
        顧慚菲奠,久馳雲輧。瞻荷靈澤,悚戀兼盈。  
古: 仄平通仄 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盈【下平八庚】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句第1字出格(應平);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二聯失粘;.
          3.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失粘;
          4.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聯失對(第6句第2字應仄);


06唐明堂樂章。皇帝行--武則天  
        仰膺曆數,俯順謳歌。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古: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和【下平五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古: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戈【下平五歌】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句第1字出格(應平);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07唐明堂樂章。迎送王公---武則天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宮【上平一東】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睿圖方水,周曆長隆。  
古: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  ◆隆【上平一東】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句第1字出格(應平);


08唐明堂樂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則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謙以表性,恭惟立身。  
古: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  ◆身【上平十一真】
        洪規載啟,茂典方陳。譽隆三善,祥開萬春。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  ◆春【上平十一真】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句出格;
         

09唐明堂樂章。登歌--武則天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笙鏞合奏,文物惟新。  
古: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新【上平十一真】
        敬遵茂典,敢擇良辰。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古: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申【上平十一真】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五句出格,第1字(應平);


10唐明堂樂章。商音--武則天  
        律中夷則,序應收成。功宣建武,義表惟明。  
古: 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明【下平八庚】
        爰申禮奠,庶展翹誠。九秋是式,百穀斯盈。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盈【下平八庚】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二句出格,第2字(應仄);
          3.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七句出格,第1字(應平);


11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武則天  
        九玄眷命,三聖基隆。奉成先旨,明台畢功。  
古: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  ◆功【上平一東】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古: 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風【上平一東】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一句第1字出格(應平);
          3.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二聯失對;
          4.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五句第2字出格(應平);
          5.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七句第1字出格(應平);


12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武則天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古: 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  ◆寧【下平九青】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馨【下平九青】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間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句出格;


13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武則天  
        舒雲致養,合大資生。德以恆固,功由永貞。  
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貞【下平八庚】
        升歌薦序,垂幣翹誠。虹開玉照,鳳引金聲。  
古: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聲【下平八庚】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間失粘;.

         

14唐大饗拜洛樂章。敬和--武則天  
        蘭俎既升,蘋羞可薦。金石載設,咸英已變。  
古: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  ◆變【去聲十七霰】
        林澤斯總,山川是遍。敢用敷誠,實惟忘倦。  
古: 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  ◆倦【去聲十七霰】
----------------------------------------------------------------
曲譜: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四句出格;
          3.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二,第三聯失對;


15唐大饗拜洛樂章。禋和--武則天  
         百禮崇容,千官肅事。靈降舞兆,神凝有粹。  
古: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  ◆粹【去聲四寘】
         奠享咸周,威儀畢備。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古: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  ◆肆【去聲四寘】
----------------------------------------------------------------
曲譜: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
          1.武則天該四言律詩聯間全部失粘;.
          2.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句出格;
          3.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四聯失對;


16唐大饗拜洛樂章。通和--武則天  
         皇皇靈眷,穆穆神心。暫動凝質,還歸積陰。  
古: 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陰【下平十二侵】

         功玄樞紐,理寂高深。銜恩佩德,聳志翹襟。  
古: 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襟【下平十二侵】
----------------------------------------------------------------
曲譜: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武則天該四言律詩第三,四聯間失粘;.


---------------------------------------------------------------------------------------------

四.,統計情況如下:

1)格律情況:
A.出格:
B.失對:
C.失粘:
D.失對失粘兼有:


2),每首尾字平仄:
A.平平平平型:
B.仄仄仄仄型:
C.仄平仄平型:
D.平平仄平型:
E.仄平平平型:
F.仄平仄仄型:
G.平仄平仄型:
H.仄仄平平型:
I. 平平仄仄型:
J.平仄仄平型:
K.平仄仄仄型:
L.仄仄平仄型:



五.初步結論:

待述!


D.QU 2015.3.7 IN PARIS
版權所有!

注1:註明首創作者與原文出處,正常學術引用不限.
注2:湖邊小鎮(沈利中)與潭州雨夢,剽竊侵權必究!





D.QU 2015.3.7 IN PARIS
版權所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7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8 19:27 | 只看該作者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對中華最早四言童謠規則初探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8 19:42 編輯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對中華最早四言童謠內在規則初探

D.QU著: 中華最早四言童謠內在格律及其聲韻初探

其一.四言二句童謠:

《檿弧箕服》:八字謠-- 載於《國語·鄭語》《史記·周本紀》

檿弧箕服,實亡周國。

注1:這是最早引之有據的一首四言童謠,出現在周宣王(約前827-前782年)時代。該謠僅8個字.
       它首見《國語·鄭語》(成書約在戰國初年),又被司馬遷記載入《史記·周本紀》。
       本段註釋引自王清河"中國最早的童謠:8個字預示一個朝代的滅亡(讀韻雜記4)"之文.見下面全文附錄.
注2:此謠兩句平仄均為"仄平平仄".此時古人應不知上下兩句,其平仄應"相對"之概念.
注3:此謠兩句韻腳:按平水韻(入聲1屋+入聲13職),按新韻(14姑+2波).
       此時古人似無押韻概念,抑或發音隨時代已變? 這一結果與下面一首不同.

---------------------------------------------------------------------------------------------------------------------
根據該四言童謠平仄與聲韻檢索,判斷其是否符合我們提出的"曲氏四言絕律近體詩譜"規則:

         檿弧箕服,  
古: 仄平平仄  --服【入聲一屋】
         實亡周國。  
古: 仄平平仄  --國【入聲十三職】

曲譜: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曲度批註:
1.該謠不合四言近體詩規則;
2."仄平平仄"是"平平仄仄"用中之後,即"中平中仄";
3.該謠第一句合格,第二句失對.

D.QU IN PARIS

---------------------------------------------------------------------------------------------------------------------

其二.四言四句童謠:

《康衢謠》:十六字謠--載於《列子·仲尼》

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注1:據說是堯時的童謠,出自《列子·仲尼》。但該書聚訟紛紜,真假難分.且即非偽書,亦難逃偽托古人之嫌。
    前兩句「立我蒸民,莫匪爾極」見於《詩經·周頌·思文》,后兩句「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見於《詩經·大雅·皇矣》。
    從《詩經》中摘取成句組合的痕迹明顯存在。
    本段註釋引自王清河"中國最早的童謠:8個字預示一個朝代的滅亡(讀韻雜記4)"之文.見下面全文附錄.
注2:此謠四句之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此時古人應不知上下兩句,其平仄應"相對"之概念.
注3:此謠兩句韻腳:按平水韻(入聲13職+入聲13職),按新韻(12齊+2波).
       古人似有押韻概念,抑或發音隨時代已變?
---------------------------------------------------------------------------------------------------------------------
根據該四言童謠平仄與聲韻檢索,判斷其是否符合我們提出的"曲氏四言絕律近體詩譜"規則:

       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古: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  --極【入聲十三職】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古: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  --則【入聲十三職】

曲譜: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曲度批註:
1.該謠不合四言近體詩規則;
2.該謠第一聯與第二聯失對.
3.該謠第二句與第二句出格.

D.QU IN PARIS
----------------------------------------------------------------------------------------------------------------------

中國最早的童謠:8個字,預示一個朝代的滅亡(讀韻雜記4) 送交者: 王清和 2014年08月04日於 [詩詞歌賦]

  何謂「謠」?《詩經·魏風·園有桃》有句:「心之憂矣,我歌且謠」,毛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 《爾雅·釋樂》:「徒歌謂之謠」,《左傳》僖公五年《正義》釋:「言無樂而空歌,真聲逍遙然也。」由動詞而為名詞,即是隨口而出、沒有曲調、沒有伴奏的韻語,故有「民謠」、「童謠」之說。因為「謠」源自民間,是民情的反映,百姓心聲的流露,「下既悲苦君上之行,又畏嚴刑而不敢正言,則必先發於歌謠。歌謠,口事也。口氣逆則惡言,或有怪謠焉」(《南齊書·五行志》)。

  古人認為,熒惑星(即火星)降臨人間,化身童子,口傳歌謠,所以童謠具有神諭的意義。《晉書·天文志中》:「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降於地為人。歲星降為貴臣;熒惑降為童兒,歌謠嬉戲;填星降為老人婦女;太白降為壯夫,處於林麓;辰星降為婦人。吉凶之應,隨其象告。」

  中國最早的童謠是哪一首呢?
  有說為《康衢謠》:

  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大意: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的英明政策。
  不投機不取巧,順乎自然的法則。)

  據說是堯時的童謠,出自《列子·仲尼》中的記載。但《列子》一書疑真疑偽,聚訟紛紜,且即使《列子》一書非偽書,亦難排解列子偽托古人之嫌,故《康衢謠》頗為可疑。(前兩句「立我蒸民,莫匪爾極」見於《詩經·周頌·思文》,后兩句「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見於《詩經·大雅·皇矣》。撮取《詩經》成句組合的痕迹明顯。)

  持之有據的最早一首「童謠」,出現在周宣王(約前827-前782年)時代。此童謠只有8個字,涉及的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多年,情節曲折,包含王室、美女、棄嬰、追殺、神怪等要素,即使在現代也是一部懸疑、驚悚小說的絕好素材。它首見於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國語·鄭語》(成書約在戰國初年),又被作為歷史事實而由司馬遷記載入《史記·周本紀》。

  一次周宣王出遊,聽到許多小女孩們唱著同樣的兒歌:

  檿弧箕服,實亡周國。
  (大意: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的禍害。)

  有一對夫妻正好賣山桑弓(檿弧)和箕木箭袋(箕服),宣王命人去殺掉他們以絕後患。夫婦二人逃出虎口,在路上發現了一個被人丟棄的女嬰,深夜啼哭,令人可憐,就收留了她。夫婦二人繼續逃亡,到了褒國(今陝西省勉縣東南)。

  這個女嬰來歷神秘,據說,在夏朝末期(夏亡於前1766年),有兩條神龍降在宮廷,並開口說話:「我們是褒國的先君。」夏帝一時不知所措,便按規矩佔卜決定,結果顯示,無論殺掉、趕跑還是留住他們,都不吉利,最好是收藏起他們的唾液。於是夏帝命令擺設幣帛祭物,書寫簡策,向二龍禱告,二龍留下唾液,倏然而逝。夏王讓拿來木匣把唾液收藏起來。這個木匣夏傳到殷,殷傳到周,九百多年從來沒有人敢打開來看。但到周厲王(前878-828年)末年,不知是出於好奇或其他什麽原因,這個匣子被打開,龍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麼也清掃不掉,周厲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體,圍著唾液大聲鼓噪,那唾液變成了一隻玄黿(黑色蜥蜴),竄進後宮,與一個六、七歲的小宮女迎面相遇。這個宮女到成年時竟然未婚而孕,她非常害怕,生下來就把那孩子扔掉了,這就是那對逃亡夫婦揀到的女嬰。這是有關「龍孽」的最早一則記載。

  小女孩天生麗質,長大后出落成傾國傾城的尤物,後來褒國人得罪了周朝,就把她獻出以求贖罪,所以她便被叫作褒姒。褒姒入宮后,深得周幽王(前781-771年)寵愛,當了王后,其子伯服做了太子。褒姒不愛笑,幽王為了讓她笑,用盡了心機,因此留下了「千金一笑」和「烽火戲諸侯」的典故,西周王朝也因此而一笑了之,而褒姒則背上了「亡國禍水」的千古惡名。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 ... .html#ixzz3Tn0BxSK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7

主題

2404

帖子

47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7
8
 樓主| huabin 發表於 2015-3-10 21: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3-10 21:38 編輯

(接上面)
第二部分:
運用"曲度四言絕律詩譜"對"唐代四言絕句與律詩"內在格律之初探(2)


一.方法:
1.抽取全唐詩中上官昭容+武則天所撰21篇四言詩;
2.對它們內在格律逐字檢測平仄之後用於本文分析.
二.研究方法:
A.標準:採用我們首次提出的"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
注1:從理論上推導:我們指出"曲度四言絕律共有十六式";
注2:曲度四言絕律近體詩譜之基本四句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注3:上面四言絕律基本四句式中,其中"仄仄平仄'句式中因二仄夾一平,可用"仄平平仄"替代.在本文為讀者容易理解,採用"仄仄平仄".
B.檢測:對上面所抽取的唐全詩中,上官昭容與武則天的21篇四言絕句或四言律詩,進行逐字平仄格律分析.
三.研究過程請參見上面結果)

四.,統計情況如下:



1.總不合格率:20/21(95.2%);

A.出格:15/21(71.4%);
B.失對:9/21(42.9%);
C.失粘:19/21(90.4%);

2.總合格率:1/21(4.8%).


五.初步結論:

1.唐朝武則天時代,人們對四言絕律格律規則尚無系統認識.
2.主要表現在:
a.失粘:19/21(90.4%0;
b.失對:9/21(42.9%);

D.QU 2015.3.7 IN PARIS
版權所有!


注1:註明首創作者與原文出處,正常學術引用不限.
注2:湖邊小鎮(沈利中)與潭州雨夢,剽竊侵權必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