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今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精神?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2-7 1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求是網1月24日發表了寧波市委宣傳部徐嵐撰寫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難在哪裡?》一文,迅速引爆網路。有的網民力挺徐嵐,認為徐嵐的文章是正能量,也有一些人對徐嵐進行質疑和謾罵。一個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女大學生,竟然因為寫了一篇認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應該弘揚正能量的文章而遭到圍攻。

  仔細想想,令人匪夷所思。徐嵐之所以受到網民的謾罵和攻擊,主要是她在文章指出,「呲必中國」正成為當下某些人的時尚追尋,一些教師課堂內外大談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不斷地抹黑中國,觸犯意識形態底線。這種現象到底有沒有?當我們無論是走進莘莘學子們憧憬美好未來的大學校園,還是走進讓中國的一代青年立德立言立功的高校課堂,抑或是聆聽一些大咖雲集的各種論壇講座,抑或是在熱鬧非凡的互聯網世界里衝浪漫遊,我們就會發現「呲必中國」現象的確存在。一些所謂的公知學者們打著經世濟民的旗號,披著批判現實主義的外衣,為了吸引社會公眾的眼球,對中國改革進程和轉軌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肆意渲染和擴大,抹黑中國,讚美西方。他們有的歪曲歷史真相,或否定社會主義道路,或否定改革開放;有的頻發雷語,侮辱公眾智商,充當利益集團代言;還有的兜售三觀盡毀的黑段子、爛段子,甚至不顧學者斯文,動則開口罵人。上述種種現象不但給這些人所在的院校帶來負面影響,也給青年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同時也在影響著這個社會,有損高校教師的光輝形象。

  中國有沒有問題?回答是:當然有。但至此都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改革開放30年多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基本實現小康。改革開放既有巨大成就,也有積累的問題,如分配不公問題、貧富分化問題、城鄉差別問題、環境污染問題、道德滑坡問題、官員腐敗問題等等,對於這些前進中的問題,黨中央正以巨大的決心和信心用力改變著。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大無畏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加強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並立足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舉國上下出現了風清氣正的大好局面。對於這些,我們身在其中,當感同身受,為我們的黨和我們的偉大祖國點贊加油,而不是牢騷、埋怨、謾罵、詆毀。

  「兩腳踏東西文化」的林語堂先生應邀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中國文化》課的時候,一位美國女學生對他大談中國文化的優秀不滿,便問林語堂,「你們中國什麼都好,難道我們美國就沒有一樣東西比你們好嗎?」林語堂幽默地說:「你們美國的抽水馬桶要比中國的好。」中國有句古話:「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們最讓人敬佩的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這種家國情懷傳承到今天,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就是改革創新精神,也就是我們的中國精神。

  在這裡,我們除了為年輕的、勇敢的中國姑娘——徐嵐點贊之外,還要理性的看待當今中國存在的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首先應該具備的品格就是愛國,就應當植根中國國情,研究中國問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把中國精神作為基因傳承給我們的青年一代,因為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未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