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向秋:「獄里沒親人」的幸福觀意在警戒貪腐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2-5 1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貪官和貪財就是棺材,只能是死路一條;幸福是什麼?監獄里沒有親人,家裡沒有病人……3日,南京市召開第十三次紀委第五次全會,該市新任市委書記黃莉新在大會上發言,以直白語言警戒該市官員幹部切勿貪腐。(2月4日《北京晨報》)

  幸福觀是指人們對幸福的根本看法。這既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又是一個常談常新的熱門話題。南京新任市委書記黃莉新日前提出「監獄里沒有親人」的幸福觀,頗具新意,寓意深刻。

  黃莉新的幸福觀是專門針對官員貪腐問題講的。黃莉新作為南京新任市委書記,作為該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主要負責人,在該市部署新年度反腐工作的紀委全會上,在南京市前任書記和市長雙雙因貪腐而落馬的情況下,提出「監獄里沒有親人」的幸福觀,具有極強的針對性,用意十分明顯。

  「監獄里沒有親人」,實質是說官員沒有貪腐行為,沒有犯事就沒有牢獄之災,就能保住官員的平安,官員的平安,對官員自身和其家庭而言,就是一種幸福。

  「監獄里沒有親人」就幸福,反過來講,「監獄里有親人」就是不幸。官員因貪腐而陷入牢獄之災,必然導致妻離子散、凄涼孤獨、世人冷眼,對個人和家庭而言,都是極大的不幸。清朝著名的權臣、貪官和紳,在獄中自盡前寫出的一首絕命詩道:「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斷。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絕命詩中的一個「愁」字,道出了和紳在「跌倒」入獄後人生的巨大反差和愁苦不堪的滋味。

  「監獄里沒有親人」的幸福觀傳遞出強烈的貪腐警示。黃莉新的幸福觀警戒官員莫貪。她講「貪官和貪財就是棺材,只能是死路一條」,這是對反腐「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直白和生動詮釋,道明了當貪官貪不義之財,就會有牢獄之災,政治生涯、正常生活就會終結,只能是死路一條,就沒有任何幸福的簡單道理。黃莉新的幸福觀從更深層次提醒官員們注重修養德行。她妙解「貪」字為「今天的寶貝,明天不一定是你的」,與「富貴於我如浮雲」的傳統觀念如出一轍,意在強調幸福的人生不能為了榮華富貴而踐踏法紀、道德底線,在物質利益之上,更應注重道德修鍊,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平安幸福。  南京新任市委書記黃莉新提出「監獄里沒有親人」的幸福觀,值得南京官員們好好領會和仔細揣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