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雲憑啥在達沃斯大出風頭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1-27 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雲憑啥在達沃斯大出風頭


姚樹潔


本月21-24日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出現兩位中國明星,一位是李克強,另一位就是馬雲。
關於李克強的講話,我已經做了非常詳細的解讀,我的解讀同時用英文的1000多個字在《中國日報》發表,中文的3500字送到《人民論壇》和新華社倫敦分社。
李克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自信,一個4000多字的講話,甩出許多以前沒有聽說過的概念。例如,把賦予更大活力的市場,以及改進了的政府,當成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引擎」,把未來維持「中高速」GDP增長,以及把中國經濟結構從低端製造為主,轉變成為具有更高科技含量和比較高端服務為主的經濟結構,當成是「雙中高」。
李克強最想說的,其實就是如何讓中國繼續穩定發展10-20年,從而就能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他的講話,巧妙地列舉一些非常簡單易懂的例子,讓最不專業的人聽了,都能明白他那些非常高深理論的政治經濟含義。李克強天生就是一個好老師,我可以說,對他第一次真正的刮目相看,出了佩服,還是佩服。
馬雲是李克強這次帶到達沃斯論壇上最耀眼的企業明星。許多國家元首,最想見的中國人當中,除了李克強,就是馬雲了。
客觀上,馬雲有許多優勢。他是一位傳奇式的成功企業家,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使他一夜之間,把通攬華人首富數十年的李嘉誠給比下去。當李嘉誠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突然發現他不是老大了,無奈說了一聲,「有人超過我是好事」。
是的,李嘉誠苦心經營了數十年,比不過一個拚鬥15年的馬雲。同時,後者沒有壟斷土地,沒有必要打擊其它對手,他經營的阿里巴巴,還不是國有的,更沒有自然壟斷的成分。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等,都是工業革命第三版的傳奇式人物。電子商務技術發明於西方,可是,得利最大的是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電腦,電子商務,手機應用,雲計算,微博,博客,微信,電子遊戲等等,已經成為所有消費者的必須品。而提供這些必需品的企業,只要先佔著市場,其邊際服務的單位成本幾乎等於零。所以顧客越多,使用者越多,企業的利潤越大。這就是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它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益,隨著所被服務人口的增加而成指數式的增加。
這就是中國幾大電子商務公司和網站非常利好的根本原因。當然,再特殊的行業,都必須有天才的領袖人物,才能把它做大做強。馬雲等人,就是這方面的天才。
馬雲膽子大,嘴巴滔滔不絕,非常有煽動力。我經常在機場聽他講如何管理。潮汕人喜歡用一句聽起來很俗氣的話來形容一個人的成功和驕傲:「拾到了豬糞就有話說」。意思是說,一個人拾到了豬糞,就有了可以吹牛皮的資格。數十年前,農村非常缺乏肥料,南方的豬糞,就是很好的肥料,有了肥料,莊稼就長得好,農民就有好的收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那裡的土話,把豬糞當初成功人士的標誌。
當今,馬雲的「豬糞」就是美元和人民幣。他的公司上市了,而且破了美國紐約股市的IPO記錄,他當然有話說。
不過,馬雲的成功是有歷史階段性的。電子商務這個東西再過10年,20年,是不是還是這樣?我們現在看到石墨烯,看到3D印表機。我們還看到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當印度人的消費能力上來以後,馬雲還能是世界第一嗎?
當然,馬雲也許在適當的時候會轉型,會多元化。我們現在很難估計10年以後會是怎樣。就像,在馬雲超過李嘉誠的之前,誰也不知道他會被何人超過。
中國的變化是驚人的,在和重慶大學的肖鐵岩副書記在一起慢走的時候,看到校園裡的汽車琳琅滿目,發出感慨,「15年前,中國人買汽車的很少」。肖書記說,「你看,寶馬是啥,以前高不可攀,現在,你看,到處都是。」我說,「這些汽車比英國諾丁漢大學校園的汽車好多了,真是不可思議啊。」
馬雲是時代的英雄,他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發展速度遠超過許多技術和資本雄厚的國有企業,也超過那些靠壟斷,或用非常手段掠奪老百姓利益而發大財的地產企業。
所以,馬雲被李克強當作中國企業家精神的代表,外國人見到馬雲,不得不嘆服他的資產規模和發展前景。因為,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成功,也是中國快速崛起的一個縮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0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