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保存實力,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決定分散突圍,由王樹聲率部轉戰祁連山,真是歷盡艱險,所部由300餘人戰至11人,由11人戰至8人,由8人戰至4人,由4人戰至孤身一人,王樹聲一路乞討終至延安。毛澤東見王樹聲說:「樹聲同志,你吃苦了。」
王樹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0位開國大將之一。他長得敦實剽悍,鬍鬚叢密,雙唇前突,如怒目金剛,有人見人怕的感覺。戰爭年代,他曾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晉冀豫軍區司令員、鄂豫軍區司令員,是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的創始人之一,指揮了一系列重要戰役戰鬥,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卓越的組織領導才能,是戰功顯赫的一代名將,被譽為「大別山英雄」。
1931年1月中旬,王樹聲任紅四軍十師三十團團長。1月下旬,率部參加圍攻麻城磨角樓,擊潰敵援兵4個團之後,又奉命攻打新集。新集,位於光山南部,它三面依山,一面臨河,青石城牆,易守難攻,土豪劣紳和匪徒多麇集於此,加修堡壘、憑險死守,給攻奪城寨帶來極大困難。開始,王樹聲組織的突擊隊,已經將雲梯靠上了城牆,可敵人放下滾木,打翻了雲梯,使突擊隊無法登城。夜晚,敵人在城垛上到處點燃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晝,使偷襲的計劃也無法實現。王樹聲發動大家獻計獻策,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明裡,繼續不斷向敵人挑戰,吸引其注意;暗地,在遠處對著城牆挖坑道。同時,動員群眾收集土炸藥和秤砣碎鐵,裝入棺材,以坑道爆破攻城。2月10日,也就是農曆臘月23日那天,在王樹聲的指揮下,只聽驚天動地一聲巨響,那被敵人吹噓為「銅牆鐵壁」的新集城牆,嘩啦啦炸開了一個大缺口。紅軍戰士一擁而進,全殲了守敵。王樹聲和他的三十團隨之名聲大振。
1937年1月,時任西路軍副總指揮兼九軍軍長的王樹聲率全部人馬,被數萬強敵團團包圍於倪家營子地區40多個屯庄,處境險惡。23日起,敵人向紅軍陣地發動連續猛攻。彈藥奇缺的紅軍,幾乎全憑肉搏與敵格鬥,堅持了1月有餘,雖消滅敵人上萬,可西路軍兵力也不足萬人了。鑒於長期困守無望,西路軍決定回師東返。2月21日夜,分兩路突圍,王樹聲率九軍為右翼。24日,九軍進抵甘州(今張掖)西南的西洞堡;一駐下,即得到消息一大批敵人正尾追而來。王樹聲利用敵人系「驕兵」的心理,乘夜殺了個「回馬槍」,反覆衝殺,打垮敵人一個騎兵旅及一個憲兵團,繳獲一批槍支彈藥。翌日,又親率九軍和三十軍在龍首堡,與前來追擊的敵憲兵團打遭遇,全殲了這個團,繳槍1200餘支。這些勝利,打擊了敵人的凶焰,本有利於西路軍擺脫險境,迅速東返,但西路軍主要負責人錯誤地認為敵我力量已經起了決定性的變化,便率部重返倪家營子。到了倪家營子的第二天,敵又以重兵圍攻,全軍與敵血戰7晝夜,傷亡慘重,彈盡糧絕,陷入極度困境。3 月5日夜,王樹聲隨同大家再度突圍,向西北轉移。但7日又於撫彝南遭敵包圍,苦戰5天才解脫出來。為保存實力,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決定分散突圍,由王樹聲率部轉戰祁連山,真是歷盡艱險,所部由300餘人戰至11人,由11人戰至8人,由8人戰至4人,由4人戰至孤身一人,王樹聲一路乞討終至延安。毛澤東見王樹聲說:「樹聲同志,你吃苦了。」
1944年,王樹聲受命擔任河南軍區司令員,率領一支勁旅由延安出征,向豫西敵後進軍。他率部且戰且進,挺進嵩山。敵人調兵遣將,妄圖誘迫我軍在嵩山決戰。王樹聲決定首先分兵數路,在嵩山山地跟敵人周旋,把敵主力吸引在山裡;接著,出其不意,奇兵直搗登封。登封系日、偽軍大本營之一。當時,敵集結精銳於嵩山,正做「殲滅八路」的美夢,沒想到,八路軍會乘虛而入,直逼他們老窩。當敵人如夢初醒,由嵩山火速回師救援時,王樹聲所部在登封縣城下擺出「大打」的架勢;敵人在城外布下「口袋陣」,妄圖把他們「裝」進去。哪知天黑以後,攻城部隊卻神不知鬼不覺地跳出「口袋」,迅速分散,反拉起一個大網,把敵人「罩」 了起來。深夜,城內城外之敵,雙雙發起攻擊,都以為打的是八路軍,愈打愈凶,一直互相廝殺了半宿,死傷累累。及至打得精疲力竭,發覺上當時,王樹聲率部緊收大網、猛衝過來,一網打盡,一舉解放登封,此役受到中央軍委的好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