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滌明:高速公路公司是官員高薪養老之地?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記者統計了A股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數據顯示,薪水最高的高管,年薪為96萬元。有趣的是,幾乎所有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董事長,曾經有過官員或體制內的任職經歷。而率領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連年大捷」的高管們,從中也獲得了不菲的回報。根據2013年的年報統計,當年,19家公司共向其董事、監事和高管團隊支付了8796萬元的報酬。(1月26日《新京報》)

  官員棄政從商,這些年叫「下海」。所以叫「下海」,是因為海上有風有浪,下海有風險,逼著下海的人必須學會游泳的本領,搏擊風浪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因而,棄政從商、下海游泳的官員往往被豎大拇指。政府官員「下海」到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下海」倆字自然要打上引號,因為這裡是躺在水上不動都沉不下去的「海」,等於進了保險箱;經營著有「印鈔機」之稱的壟斷收費企業,無需太多的勞神費心,就能收入近百萬的年薪,還有比薪水可能更高的職務消費,讓誰下海,估計都會爭搶著往裡「跳」。

  國有壟斷企業如央企,其高管層基本由政府官員「空降」而來。市場經濟發展多年之後,中國職業經理人市場也隨之形成與發展,但至今,職業經理人與國企的緣分一直很淺,甚至可以說基本無緣。當然了,徒有其名,獲取高級、特級認證的「職業經理人」多在國有企業。據說,也不是所有的政府官員都願意「下海」到國有企業,而多是一些在機關晉陞無望、遭遇「天花板」的官員,要麼個人要求,要麼是組織照顧其另闢蹊徑,才考慮「下海」。兩年前就有公開報道透露這方面的內幕:很多時候,央企高管高薪「金飯碗」,被當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齡偏大、提拔無望官員的肥缺,成了攢養老錢、享享清福的待遇。「當不了省長就給你個行長,當不了大部長送你個董事長」,這種情況不論在官場還是國企,都不是秘密。實際上這就是人事腐敗的一種。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政府官員轉身為國企高管都是沖著「金飯碗」去的,有些具有經營管理能力的官員成為國企高管,也很正常。但類似19家A股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中政府官員雲集的情況,怎麼看都讓人生疑。而如果高速公路收費企業已被當成體制內修養、養老的後花園,收費期滿仍要無限延期下去,當然就是理性經濟人的理性選擇了。棄官從商、「下海」,說法上很好聽,但卻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下這種「海」的,這是一種「特權下海」。而如果說特權等於腐敗,某些官員到國有企業的華麗轉身,可不可以叫「下海腐敗」?

  基本就是「印鈔機」的高速公路收費企業,其高管近百萬的年薪,與其說是公司業績報酬,不如說是一種身份福利、體制福利。十八大之後,首批72家央企高管面臨降薪;那些基本靠「印鈔」創造暴利與內部福利的高速公路收費企業,能不能主動把高得離譜、回報遠超其付出的高管薪酬自己降下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