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曾煒:「布衣院士」的最大魅力是「反季節」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昨天一大早起來,讀了一篇吳曉波先生寫的文章,題目叫做《把人引向毀滅的從來不是金錢》。文章列舉了很多例子和證據,證明金錢的重要性,以及人們對它的誤解有多深。讀過之後,覺得吳先生還是一如既往「辣么」有才,一個被現代大部分人崇拜到五體投地的東西,被他說得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我在想,如果金錢是上帝,聽到了吳曉波為自己賣力地辯護,也一定會發笑的。

  接著這篇「金錢頌」之後,我讀到的文章,是媒體關於中科院院士李小文逝世的消息和評論。對於這位特立獨行的「布衣院士」,媒體此前早有報道,我也曾經看過相關的報道,略有所知。不過對於這位院士具體是怎麼個特立獨行,還是直到今天才真正知曉。

  身材瘦弱,一襲青衣、不修邊幅、光腳穿布鞋,手裡喜歡攥著一個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半圓形黑包,估計包上還印著「上海」兩個字,看起來特別的 「反季節」;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才高八斗,學術成就斐然,揚名海內外的大科學家。這樣一個「違和感」爆棚的人,怎麼能不讓人覺得特立獨行呢?

  由於剛剛讀過一篇「金錢頌」,我特別關注了下李院士生前關於金錢的觀念。結果發現,這位「布衣院士」也太不給「上帝」面子了。他本是一個完全有能力說「有錢就任性」的人,但他卻對學生說金錢的本質是「非線性和非單調性」的,留點錢買酒就行。什麼意思呢?就是他願意把錢拿出來成立獎助學金,資助貧困的青年學生,自己卻穿布衣布鞋,一天到晚吃點米粥、鹹菜,在社會主義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竟然被醫生診斷為營養不良!

  如果不是大量媒體的報道,我還真不敢相信在一個幾乎全民金錢崇拜、物質狂歡的時代,還有此等奇人,我定會覺得,這是某些部門為了破除「歷史虛無主義」在塑造典型呢。我還記得此前有媒體報道過,說有某位佔據高位的「工程師」,為了參選院士,不惜拿出幾千萬來打點,並請來「槍手」閉門造車為自己趕製論文。相對於這樣的「聰明人」,李小文真是太「奇葩」了。

  今天,會來事的「聰明人」是越來越多,實心人和性情中人卻越來越少。像李小文這樣的,必然會被很多人恥笑為傻氣、孩子氣、書卷氣,一些「理論功底深厚」的人還可能會勸人家要「成熟點」。現在中國人的「聰明」據說已經遠播海外,就連老外也會說「別跟我來中國人那一套」,言下之意是,別跟我耍鬼心眼。

  不過在我看來,李小文最大的魅力可能也就在於他的「傻氣」、純真的「孩子氣」吧,而他之所以瞬間「爆紅」,也正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缺的就是這個。

  我並不反對「金錢頌」。我只是覺得我們已經處於一個銅臭味很濃的時代,實在沒有必要為金錢這玩意唱讚歌。我知道一個19世紀末的德國社會學家,名叫格奧爾格·齊美爾,寫過一本叫做《貨幣論》的社會學經典著作。這哥們所處的時代,也是資本主義追求金錢至上的時代,不過他的《貨幣論》通篇講的就一個意思:金錢是手段不是目的,別把它捧得比生命還重要。

  我們今天需要的是什麼呢?絕對不是強調金錢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要認識到,這世界還有比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東西。吳曉波的文章里有一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他說:「餓著肚子的思想家,最後只能思想自己的肚子。」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至少我從營養不良的李小文身上看到的,不是這樣。另外,如果說李小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例,但你別忘記了我們還曾經走過一個餓著肚子也能思考「哥德巴赫猜想」的時代。

  在過去,類似這樣餓著肚子搞思想的例子,還有很多,只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比較稀缺,以至於我們都不再相信這樣的事情了。抗戰爆發后的西南聯大,是再典型不過的例子。正是在那樣的一個環境,一個戰火紛飛、物資奇缺的時代,產生了無數可觀的學術成果:哲學家金岳霖在那個時候寫出了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論道》和《知識論》;人類學家陶雲逵則冒著戰火做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調查,創辦了「邊疆人文研究室」和《邊疆人文》雜誌;機械工程學家劉仙洲寫出了著名的《熱工學》……這樣的例子,可以在各種回憶錄里找來很多,今天的人們可能聽了都有點覺得不大真實,可那就是確確實實發生過的。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數學家陳景潤:「在科學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 我覺得,這句話可能用在67歲便早早離世的李小文身上,也是合適的。在我們這個時代,保持一個純真的孩子般的心靈,比做一個世故圓滑成熟的人要難多了。真心敬佩李小文院士,老爺子一路走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