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興國家可能出現危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5-1-8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的國際經濟形勢將會如何?外部環境的變化會給中國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
1美國經濟超預期復甦
12月23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三季度實際GDP終值年化環比增長5.0%,創下2003年三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對於美國這樣的發達經濟體而言,5.0%的增速非常罕見,這意味著美國三季度GDP的絕對增量已明顯高於中國。
外界普遍預計,三季度的良好態勢將得到延續,明年上半年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將得到持續改善。美元匯率和美國利率雙重走高態勢將趨更明顯,美聯儲可能會為此推出加息措施。
美國經濟復甦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多方面影響。
首先,美元匯率走高將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所降低,而且可能對中國對美出口有一定利好效應,但這一利好不會太明顯。美國之外的經濟體明年可能持續疲弱,外需狀態難以僅靠美國的復甦就有實質性改善。
同時,人民幣對美元以外的其他貨幣還可能繼續處在升值通道。以2014年為例,官方指人民幣是全球第二強貨幣,走勢僅次於美元,人民幣相對英鎊、歐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都還在升值。這種情況在2015年還可能延續。
其次,美國利率走高將加劇資金向美國迴流。
在QE(量化寬鬆)時代美元熱錢大量流入中國催生資產泡沫的情況將完全改變,資金向美國的迴流過程,將迫使中國貨幣當局採取一定的寬鬆措施,但這種寬鬆措施可能是總量性的,也可能是結構性的。
目前預計,短期以結構性措施為主,到明年年中之後,可能會有總量性措施。中國的降息降准可能和美國的加息周期有限度重合,在美國加息之後中國會採取降息降準的措施對熱錢外流的影響施以對沖。
第三,美國經濟復甦對於中國企業在美投資是明顯利好。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美國2015年是否會出現基礎設施建設加碼的情況,如果美國的基礎設施在本輪復甦中進入更新周期,將為中國的過剩產能海外輸出提供絕佳的目的地。
但中美兩國之間在2015年是否會產生新的政治摩擦,並進而產生新的商業壁壘和貿易保護,尤其是在美國力推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關係)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競爭態勢趨於強化的狀態下,這種風險值得高度警惕。
第四,美國經濟復甦不排除對中美經濟合作產生一些預想外的負面影響。
譬如,在經濟復甦的情況下美國流動性相對充裕,對海外資金的依賴程度可能相應降低,這就減少了中資企業和美國本地企業開展合作的機會,尤其是中資企業在美國和當地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可能在復甦狀態下反而面對更大的阻礙。
第五,美國經濟復甦還有長遠影響,就是對2016年民主黨贏得總統大選或有幫助。
民主黨如果繼續執政,相較共和黨它有更高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這或將對中國企業造成遠期的負面影響。
2新興國家可能出現危機
除中國之外的主要新興國家,大多都有重要的礦產品。隨著中國需求的降低和國際能源產量的大幅度增加,近年來石油等能源,以及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已進入到下降通道。
預計2015年,這些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在低位徘徊,這將對相關國家(如巴西、委內瑞拉、俄羅斯)等經濟造成持續負面影響。
同時,美國QE的退出乃至於美國經濟的復甦,將加劇資金從新興國家撤離。與中國不同,多數新興國家的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已實現了完全可兌換,因此這些國家的金融動蕩風險更高。
今年以來,已有許多新興國家的股市出現明顯下跌,貨幣出現明顯貶值。這一趨勢如不能得到遏止,2015年全球範圍內可能觸發新興國家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一些國家可能會出現主權債務違約現象。
換言之,2015年在某些新興國家可能出現類似於2010年希臘債務危機的情況。
金磚國家中,除印度之外,其他三個的風險都比較高。其他的對能源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的投資風險也需要高度警惕。
新興國家的潛在危機對中國有多重影響。
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源進口國,在資源價格低迷的時候可以明顯獲益,甚至還可作為增加資源戰略儲備的窗口期。
另一方面,新興國家的經濟頹勢也會影響中國的外需,這可能對國內的一些對出口依賴程度較高的中低端製造業帶來負面衝擊。此外,新興國家的貨幣貶值將給海外投資帶來的匯率風險也必須高度關注。
3歐盟和日本復甦可能緩慢
歐盟(尤其是歐元區)2015年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外界預計,如歐盟經濟沒有明顯起色,歐洲央行可能會開始啟動一輪歐洲版QE(量化寬鬆)。
日本方面,在安倍經濟學的指導下,將繼續採取寬鬆政策。
安倍晉三剛剛領導自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在未來一段時期可以更強力地貫徹自身政治意圖。但安倍經濟學這種過度依賴貨幣政策的手段,能否刺激日本走出經濟低谷,還是個未知數。
不少分析指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的根源並非「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而是持續的不可逆的老齡化趨勢。
要之,歐盟和日本2015年的經濟形勢都不容樂觀,這將使兩地都採取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寬鬆貨幣政策下,兩地的利率和匯率將呈現雙弱勢狀態,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可能更加強勢,這將不利於國內企業對日和對歐的出口。
日本和歐洲市場本身景氣程度就不高,如在匯率上人民幣過於強勢,則明年的外需狀態更難得到改善。
綜合來看,考慮美、歐、日和新興經濟體的情況,中國2015年的外部經濟環境總體偏嚴峻,除大宗商品價格維持地位外,缺少明顯的利好。
在這種外部環境下,2015年的經濟「新常態」將強化「築底」性質,國際因素可能對增長率有0.5%以內的拉低效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