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民眾緣何支持對中強硬首相執政(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2-26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安倍晉三12月24日再次當選首相,成為日本歷史上第97任首相

  安倍晉三12月24日再次當選首相,成為日本歷史上第97任首相。圍繞日本政局動向、中日關係等問題,《日本經濟新聞》12月25日對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宇野重規進行了專訪。宇野重規認為,對於中國的崛起,日本民眾希望看到能夠強硬面對中國的領導能力。安倍第2次擔任日本首相,在眾院選舉中也得到信任,這就是時代的趨勢。

  當被問及日本執政黨在眾院選舉中獲勝顯示出什麼樣的民意時,該教授認為,由於「3.11」日本大地震和中國的崛起,日本政治的階段發生了明顯改變。「3.11」是天災,同時也是人禍,居於日本政治頂層的統治機構的脆弱性由此突顯出來。選舉結果顯示,日本民眾不願意重返類似民主黨政權時的不穩定狀態,尋求政治穩定的民意依然根深蒂固。

  中日兩國關係僵持到現在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恐怕是兩國熱愛和平的民眾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但安倍晉三順利當選就任日本第97任首相,與日本首相開始選舉前中國多數民眾認為,安倍右翼立場已在日本失去民意支持,很難再得到日本國民支持繼續當選日本首相,出乎善良的中國民眾一廂情願的期望之外。隨著安倍晉三高調就任日本第97任首相,中日兩國關係必將在繼續對抗中長期共存。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日本國民期望出現強硬應對中國的首相,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宇野在接受採訪稱:「中國的崛起,日本民眾希望看到能夠強硬面對中國的領導能力。安倍第2次擔任日本首相,在眾院選舉中也得到信任,這就是日本的時代潮流。」。如果日本國內真的存在這一潮流,對中日兩國關係來說才是最大的麻煩和障礙,難道中國的崛起就需要日本來遏制嗎,中國的崛起到底能對日本形成什麼威脅,還是日本國民在潛意識中存在擴張野心,建立「大東亞共榮」的民族夢想又抬頭呢。

  安倍就任日本第97任首相演講,將其所在黨派追求的「修憲強軍」,作為再次就任首相後主要完成的任務,並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視為自己任內終極目標。安倍為迎合日本國民和極右翼勢力心理,繼續強化日本軍事強國的軍國主義主張,並在不斷增強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近嶼的軍事裝備,以挑戰中國領土主權底線,來提升自民黨在日本國民眾中的影響力,在實現安倍「修憲強軍」變自衛隊為國防軍的同時,以實現自民黨長期執政日本內閣的目的。

  在安倍及右翼勢力一再鼓噪和影響下,在日本大地震對日經濟造成重創后,日本國民確實存在整體向右轉的跡象,從表面看似日本國民對政府外交動向不感興趣,但在日本眾參兩院和首相選舉過程中,日本國民潛意識的與中國高調對抗,並與中國爭奪釣魚島主權的主張,就會在日本民眾當中沉渣泛起。一大部分日本國民錯誤地認為,經濟上突飛猛進的中國勢必會對日本經濟形成衝擊,日本經濟的持續下滑和萎靡不振,皆與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有直接關係,與中國對抗分散中國集中經濟發展的注意力,可起到再次振興日本經濟的信心。

  日本的現狀也正像有關專家指出的那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七十周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一定會進行較以往更大規模的紀念,同時揭露法西斯主義國家當年的罪行。這對當年屬於法西斯國家的日本來說,並不是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在這樣一種被動的局面當中,安倍政府必將採取變被動為主動的策略,以攻為守,積極宣傳戰後日本70年民主和平的成就,以求沖淡可能遭遇的被動局面。目前來看,安倍政府的策略當中已經顯示出這方面的安排。

  因此,中國政府領導人和民眾及軍隊,應對日本民眾整體右轉的現狀有清醒的認識,在盡最大努力挽救業已惡化的中日關係,朝著爭取和平方向發展努力的同時,必須加緊提升中國海空作戰軍事能力,尤其要重點加強東海海域中國的海空軍事力量,以防止安倍晉三主導的日本軍國主義鋌而走險,在中國固有領土採取非常規軍事行動,陷中國捍衛國家主權於被動地位。唯有此,方能變被動為主動有效捍衛國家主權完整,也才能徹底打掉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囂張氣焰,最終使日本回到深刻反省侵略歷史,與鄰國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的軌道上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