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民黨腐敗縣長稱:官是花錢買的 不貪豈不虧本(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核心提示:據《唐縱日記》記載,1932年河南省安陽縣縣長舞弊被民眾告發。省主席劉峙提訊,指責其貪污應該治罪。縣長回答:「縣長是由錢買來的,若不弄錢,豈不蝕本?」

 
 

  時任國民政府河南省主席的劉峙,資料圖
 

 回顧國民黨百年歷史,腐敗是其最不堪回首的痛。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的威望和實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僅僅4年後,國民黨就丟掉了在大陸的政權,倉皇逃往台灣。原因何在?兩個字:腐敗。

  用人「只問親不親,派不派」

  黨員無力壟斷政府內部的各級政治資源,與國民政府的用人制度密切相關。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王子壯曾抱怨說「黨人只能辦黨而不入政途,已屬畸形」,而蔣介石則多次批評黨內同志「不應專為獵取政府中的高位」。不讓黨人壟斷政府,固然是好,但國民政府精心設計的用人制度——考試院實際上並不能發揮作用,政務官不歸其任命,事務官也不歸其選拔。前者控制在蔣介石個人手中,後者則控制於各部門和各機關的主管之手。

  政府各機關的用人,完全靠裙帶關係。1936年出任行政院政務處長的何廉對此有切身體驗:「院中大小官員的任免幾乎都是通過個人關係來解決的。儘管在考試院的督導下,實行著一種考試製度,但大小官職都不是通過這種制度來替補的,要有也只限於那些比較低微的職銜。……考試院對任何人推薦的任命極少否決過。」

  這樣一種用人環境下,主管官員一旦卸任,新人上任,下屬官員也必然隨之大換血,「不問黨不黨,才不才,只問親不親,派不派」。裙帶之風盛行,賣官鬻爵也隨之而來。

  據《唐縱日記》記載,1932年河南省安陽縣縣長舞弊被民眾告發。省主席劉峙提訊,指責其貪污應該治罪。縣長回答:「縣長是由錢買來的,若不弄錢,豈不蝕本?」並取出其省政府秘書長張廷休收條一紙呈上。劉峙問張「有無此事?」張說「姨太太手中有賬可查」。劉亦無奈。此類事件,當時可謂比比皆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7: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