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輔酶Q10的作用(中2)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1-30 1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輔酵素Q10在細胞內有三大功能

它是在粒線內電子交換鏈中黃素蛋白和細胞內泌素之間的高效率電子載體。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場,它將營養素轉換成ATP,以便幫助細胞工作。輔酵素Q10可以中和由能量製造過程所產生的自由基,它還能幫助保護粒線體膜的完整性。如果你的食物之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增加,你最好同時增加Q10,以加強身體能量的轉換,徹底改變你的體質。

人過了35歲以後,身體合成輔酵素Q10的能力就開始降低。所謂的合成就是從其他化學元素中製造輔酵素Q10。除了老化與不良的飲食習慣之外,壓力和感染也會影響我們製造足夠輔酵素Q10的能力。尤其是長期處於情緒壓力狀態下的人們,其能量的消耗巨大,對於機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消耗都會大量增加,都需要額外補充Q10來緩解和彌補身體的消耗。每天人們對如何獲得足夠的輔酵素Q10而面臨挑戰:如何選擇含有這項重要營養素的食物,以及攝取其他必要營養素的能力,以便您的身體能夠製造它。您必須將這兩個程序合併,才能供給我們身體足夠量的輔酵素Q10,以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CoQ10不僅對強化心臟健康的功能菲淺,而且還展示了其他多種功效。密集的運動會減少血液中CoQ10的含量。根據研究報告,每天服用60毫克的CoQ10會增進運動成績。單獨服用CoQ10或與維他命B6(pyridoxine) 一起服用,以被證明會增進免疫系統。體內具有足夠含量的CoQ10是確保肌肉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很多過重的人,體內的CoQ10含量不足,如服用CoQ10就能因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而減輕體重。

阿根廷的神經科學學院最近所進行的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顯示,高血壓的病人在口服100毫克CoQ10后的一小時內,腦筋的活動力和警覺性都有顯著的增加。CoQ10也成功地被用來促進牙齦的健康。試驗結果證實,受牙齦炎感染的組織缺少CoQ10,只要每天補充50毫克就可以減少發炎。最近的研究也同樣顯示,某些減低膽固醇的藥物(HMG輔酵素A還原酵素抑製藥)會妨礙CoQ10的天然合成,所以當病人服用這些藥物時,建議每天補充100毫克的CoQ10 。

一般每天建議服用藥量為30毫克,但是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可能需要增加二十倍的量,也就是600毫克。日本人對於Q10有很多的認識,他們在許多疾病上都會使用Q10來協助康復。對於乳腺癌患者而言,每天1200毫克的Q10可能使你重獲健康。CoQ10可以與帶些脂肪的餐飯一起吃,或和含有顯著增加吸收功用的豆油植物油一起服用效果更佳。CoQ10的補充劑可立刻被身體吸收。CoQ10對懷孕與產乳的安全性尚未被證實,所以未得到更多研究數據前,懷孕和產乳者若要服用請多加小心。

1957 年Frederick博士在威斯康辛大學第一次分離出Co-Q10元素;1987 年Karl Folkers博士發現很多人缺乏Coenzyme Q10 ,罹患各種心臟病,而被稱為Coenzyme Q10之父;他預知以口服攝取Co-Q10能強壯心臟和心血管系統。

當年紀越來越大時 ,體內分泌的輔脢 Q10大量減少,因此必需作適當的補充。 在日本超過一千二百萬人,有服用輔脢 Q10的習慣。心臟病患者尤其需要服用輔脢 Q10 ,以改善體內脂肪酸和其他有害物質對心臟和心臟動脈的侵害。

過去三十五年來的研究證實,服用輔脢 Q10治療咽喉炎,可減輕疼痛和心臟病發作的機會。輔脢 Q10對過敏症,哮喘 ,呼吸器官疾病,和聽力失調也有幫助。也有報告顯示,輔脢 Q10能改善精神分裂症和老人痴呆症的一些腦部失調問題。

這種心臟病主要由三個原因造成。

首先,最普遍的原因是血栓血塊部份的或完全的阻塞了冠狀動脈血管。由膽固醇為主所形成的物質沾粘在血管壁造成疫斑,其粗糙的表面,引來更多血小板,蛋白質,鈣質等的聚集,經年累月的,動脈管壁變得厚又狹窄,甚而形成血栓阻礙了動脈血流。膽固醇所造成的血栓不僅增厚了血管壁,它還可能從動脈血管壁遊離出來,隨著血流流到供氧給心肌的冠狀動脈造成阻塞。

第二個原因是心臟節律不整,心臟無法將足夠的血流提供給自己的心肌使用。這種情況與壓力有關。

第三個原因是長了動脈瘤,此突起的血管壁較薄,容易破裂而造成大量內出血,影響了送到心臟的血流量。

容易罹患心臟病的人除了家族遺傳性之外,吸煙者,糖尿病人,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高血脂者也是高危險群。而精神壓力,過度的運\動,舉重,甚至是一頓大餐都可能引起心臟病一促即發。所以平時若注意保養,補充有幫助的營養素做好預防工作是很重要的。

1.卵磷脂 (lecithin)和 肉鹼 (L-carnitine)可協助代謝與排除血管和肝臟多餘脂肪,預防血栓。

2.供應細胞能量的 輔酵素 Q10 (Coenzyme Q10),健全心臟細胞膜功能的 Omega-3必需脂肪酸( 如亞麻仁子油 ) ,還有建造心臟瓣膜的材料的葡萄糖胺 (Glucosamine)均是改善心臟功能的營養素。

3.具抗氧化作用的營養素可以清除體內一些會促成病變的過氧化物,對預防心臟病也有幫助。如:輔酵素 Q10,維他命A,Beta胡蘿蔔素,維他命E,C和生物類黃酮。

4.另外,心臟肌肉正常律動所必須的營養素有,礦物質鈣和鎂,維他命B1和B12等,平時也不能缺少。

除了補充營養素之外,飲食習慣和生活也須要調整與改善。

輔脢-Q10另一個用途在於治療牙周病──戰後嬰兒潮出生者目前最恐懼的一種毛病。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給一組牙周病患者每日服用60mg 的輔脢-Q10 ,另一組則給予安慰劑;8周之後,前者比起後者來,牙齦有了顯著的改善,不適及發炎的癥狀都減輕許多。

輔脢-Q10 還有一項令人期待的新用途:歐洲有一位醫師D. Karl Folkers研究輔脢-Q10 將近40年,他最近的研究顯示,每天服用高劑量輔脢-Q10﹝每日超過300mg﹞的乳癌患者,腫瘤得以完全消退。

輔脢-Q10 ,使用於護膚,可使因老化或受陽光、精神壓力、臭氧及抽煙等傷害的皮膚,回復青春的健康皮膚。

而關於酵素方面的運用,對於每一個學習營養的人們來說,都至關重要。人體所以一切的合成與分解都需要酵素來參與完成。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合成。體內所有毒素的分解,所有蛋白質的合成都需要酵素的參與。沒有酵素,整個生命即刻停止活動。一般的酵素來源於生的食物,蔬菜、水果、肉類之中,在高溫作用下,酵素會受到破壞。中國式的飲食是極其缺乏酵素的。

那些重大疾病患者的體內,都是嚴重缺乏酵素的。人體內的酵素如同一個有限的倉庫。人體雖然可以自行合成一些酵素,但是,隨著年齡和壓力的增加,這個倉庫的存儲量急劇下降。尤其是那些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的人們,更是特別缺乏。

長期各種炎症的患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紅斑狼瘡患者、強制性脊柱炎患者、癌症患者、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化療放療之後的患者對酵素的需求巨大,酵素的增加對於上述健康問題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懂得運用Q10和酵素,身體的調理可能會事半而功倍。這兩種產品對品質的要求的非常高,除非具有很高水平的營養食品專業製造企業,多數公司不具備生產這種產品的能力,尤其是在保存養分不被破壞,以及吸收利用效率上,差距巨大。

酵素是生命的要素

酵素(Enzymes,又名「每(左「酉」旁)」),除了空氣與水外,也是我們生命不能缺少的重要物質。我們身體的每一項化學反應少不了酵素。酵素好比是身體的建築勞工,沒有工人,有再好的建築材料也沒有用。所以身體要有充足的酵素,才能保持一切生理技能的正常運作。酵素缺少時,身體技能即衰退,疾病也繼之而起。酵素沒有了,生命也就到了終點。

我們身體的酵素最初從何而來,科學家們相信是來自母體的遺傳。這些我們一生都要使用的酵素,就好像我們有一筆父母給的銀行存款。如果我們每天有出不進地使用,存款會慢慢地減少,也就加速了身體的衰退與老化。

如何才能增加銀行存款,這便需要有經常的進帳,而我們的身體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使用酵素,很大一筆的酵素支出,是用在食物的消化上。如果我們吃的東西本身沒有酵素,胰臟就必須分泌大量的酵素以幫助食物的分解吸收。這些酵素不是胰臟可以製造,而是要征調身體的儲存酵素。這就好比是支用銀行的存款。所以當你吃過一頓豐富的大餐後,你反而會覺得很累,想休息一下。當你胃裡沒有食物的時候,反而是你精力最旺盛的時間。運動員如果吃飽了東西上陣,絕對會失敗。我想運動選手們都知道這個關鍵,但可能並不知道這是酵素的奇妙效果。因為胃裡不需用酵素時,身體儲存的酵素就可以全力支援身體的體能活動。

同樣的道理在斷食的時候。除了斷食的排毒效果外,胃裡不需使用酵素,因而身體儲存的酵素可以幫助修復很多身體的損傷,增強免疫系統機能,很多慢性的疾病可能就因斷食而治癒。希臘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5 B.C.)早在2千多年前就知道斷食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當然,那時他一定不知道什麼是酵素,但卻有智慧知道斷食可以治病。

酵素是非常脆弱的有機體,食物如果經過烹調溫度超過華氏212度(即攝氏100度),全部酵素即已破壞死亡。人類文明的進化,將水煮開泡茶,食物用火烹調,雖然有很好的殺菌防腐的作用,增加了食物的品味,也因高溫的殺菌消毒作用而防止了很多疾病的傳染,卻不幸也破壞殺死了對我們身體絕對重要的酵素。吃煮熟的食物越多,胰臟的工作就越沉重。當胰臟因工作過度而衰退的時候,也就是糖尿病的開始,其他疾病也隨之出現。大多數退化性、未老先衰的疾病如老人痴獃、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酵素的缺乏是最大的原因。

科學家發現一項很明顯的証據:在人類的血液裡,澱粉消化酵素比其他動物都低,而此一酵素在尿液中的含量卻最高。這就充分顯示我們吃煮熟的澱粉類食品太多,所以這種酵素消耗最快。

動物試驗表明,家畜若餵食煮熟的無酵素飼料,比吃未煮的生飼料更快早熟。養豬的農夫都知道給豬吃煮熟的馬鈴薯就更快長肉肥胖。所以科學家們相信兒童早熟,與成人的肥胖也是食物缺少酵素所致。

胰臟是分泌酵素的主要器官。科學家發現,若以體重單位比例,人類的胰臟要比牛大一倍,只因為牛吃的都是新鮮的草。事實上,在動物界,人類胰臟與體重的比例是最大的。胰臟不正常擴大,與擴大的心臟、擴大的甲狀腺是一樣具有危險性的。超量的分泌酵素,是人類長期吃沒有酵素食物的結果。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