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乾隆皇帝「維穩」三招:恩威與封鎖消息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1-26 14: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792年,英王喬治三世以給乾隆祝壽為名,派馬戛爾尼勛爵率領近700人的龐大使團,航海近一年,於翌年9月14日在熱河覲見了乾隆。大清君臣滿以為這是「遠夷慕化」,前來歸順效忠,不料這些「野蠻人」在國書中竟敢和天朝比肩,自稱「兄弟和朋友」而不稱「臣」,並且英使也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禮,甚至還有人提出要在中國開闢新貿易港口、租借島嶼、派遣常駐使節等。乾隆一口拒絕,讓他們儘快回國。

  這一年,乾隆已經82歲高齡。這個自詡文治武功超邁古今的「十全老人」,要說一點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技不如人,也不盡然,特別是當看到英船之高大,航行之迅捷,且又是在中國人所不熟悉的海面上高速航行時,他大為吃驚。打發使團離京后,乾隆連發諭旨,反覆叮囑手下官員要嚴防英國人報復:「今悉英吉利居西洋各國之首」,「較為強悍」,雖貢使眼見「天朝法制森嚴,萬方率服」,然而「不可不留心籌計,預為之防」。

  那麼,面對這一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乾隆提出哪些「預為之防」的對策呢?一是略施恩惠,雖然趕走人家,卻又用親筆書寫「福」字等小恩小惠麻痹其心;二是展示武力,展示森嚴的「法度」(實為繁瑣的禮儀),藉此恫嚇與威懾;三是嚴防死守,嚴禁中國人為夷人服務,違者處死。按說這三條「維穩」妙招也算得上是考慮周詳了—第一招「哄」字訣,意在令洋人「不願報復」;第二招「嚇」字訣,使其「不敢報復」;第三招釜底抽薪,叫洋人「不能得逞」。三招並用,儼然是今日「新加坡反腐術」的遠祖。可實際效果如何呢?

  先看第一招「略施恩惠」。馬戛爾尼航行到大運河途中時,乾隆派人送給他一匣奶餅以示懷柔。但根據雷打不動的中國禮儀,英使必須跪接、謝恩,至少須親自到場領受。當時馬戛爾尼正卧病在床,根據陪同官員松筠在奏章中的記載,「奴才雖知其患病,然未可聽其自便」,於是馬戛爾尼不得不「扶病至奴才舟中」,並且「免冠屈膝,喜形於色」,感激涕零。可事實上,馬戛爾尼在當天的日記中憤怒地寫道:「北京朝廷……是否真的不明白只消幾艘英國戰艦便能消滅帝國的整個海軍?只需用半個夏天,英國戰艦便能摧毀中國沿海的所有船隻,使沿海居民可怕地挨餓?」鄭重其事地以一匣奶餅逼人扶病前來,還要人家奴顏婢膝感恩戴德,這種招數,哄哄大清臣民也就罷了,豈能哄得了久經平等自由理念熏陶的英國人?

  再看第二招「武力恫嚇」。使團到鎮江時,清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歡迎操演(實為示威演習)。可馬戛爾尼卻發現,清方城牆瀕臨坍塌,士卒衣冠不整,隊伍的主要裝備還是弓、箭、戟、矛、劍之類已沿用了千年的冷兵器,就像倫敦展示古代戰爭兵器時所見到的那樣。寥寥幾支落後的火槍,也已破爛不堪。因此,英國人非但沒被嚇倒,反而斷定「中國社會已經被卡住無法前進」,「它的繁榮已經結束」,「在這裡可以輕而易舉地登陸」。

  至於第三招:「封鎖消息、杜絕往來」,更屬掩耳盜鈴。馬戛爾尼本想通過展示最先進的科技來贏得好感,進而順利達到外交目的。為此,他帶來了傑出的學者和作品,如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丁維提博士,帶來了英國最新的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最新的熱氣球、復滑車和天體運行儀,還帶來了衛隊,以便表演現代炮兵裝備。這本來是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然而,清廷卻不屑一顧。福康安將軍拒不觀看英國衛隊的操練和現代武器展示,皇帝和大臣們「對氣球理論、動物磁氣說、赫歇耳行星等等反應冷淡」,貪婪的太監搶走大水晶吊燈時還把派克透鏡打碎了。天文學家痛心疾首:「這些透鏡舉世無雙,現在卻永遠也沒人知道了!」他們憤而宣稱:「除了被一個文明國家征服之外,沒有任何辦法能使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就是「康乾盛世」在一個「蠻夷」心中留下的印象。

  清廷永遠不會明白,倘若既沒有綜合實力作現實後盾,又沒有體制活力作未來倚恃,所謂「維穩」絕招,不過是無本之木罷了。英國人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個「停滯的帝國」,除了戰爭,再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讓它睜眼看世界—換句話說,四十幾年後的鴉片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王朝雪崩,已在此刻埋下了伏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9: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