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83年陳雲李先念為西路軍平反內幕!(圖)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11-26 0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里,西路軍問題一直被說成是張國燾路線的產物,西路軍的失敗也一直被說成是張國燾路線的破產,使成百上千參加過西路軍的老將軍老同志背上了極沉重的思想包袱,也使兩萬犧牲的西路軍將士的英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1937年,突圍後到達新疆的部分西路軍指戰員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合影

  西路軍的歷史,是一部驚心動魄、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極其慘烈、悲壯的篇章。西路軍廣大將士為執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在河西走廊率部並肩戰鬥,壯懷激烈,舉刃向敵,義無反顧,血戰到底。最後,西路軍余部穿越冰雪祁連山和戈壁大漠,到達新疆星星峽,受到黨中央代表陳雲、滕代遠等同志的熱情迎接和慰問,為黨保存了一批戰鬥骨幹。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文化大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許多冤假錯案陸續得到平反。在黨中央最高領袖鄧小平同志的過問和關懷下,徐向前、陳雲、李先念等老一輩同志們重新調查研究西路軍問題的來龍去脈在這個歷史大背景下也很自然地被提了出來,為恢復這段歷史的本來面目,作出了重要貢獻。

  記得筆者第一次聽到關於西路軍的問題,是在2002年7月在通過一位研究西路軍問題的同志的文中了解到的,才知一些西路軍的問題真相。在這裡摘自一節朱佳木同志⊙的回憶:

  1981年11月李先念同志來看望陳雲同志時。朱佳木同志在那次談話中了解到陳雲同志明確地說:西路軍問題「不能迴避,西路軍過河是黨中央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而決定的,不能說是張國燾分裂路線的產物」①。過了三個月,在1982年2月的一天,李先念到陳雲住所參加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后,留下來和陳雲同志單獨談話,又捉到西路軍問題。先念同志說:小平同志去年批給他看了一篇有關西路軍問題的文章。對這個問題,四方面軍許多老同志都很關心。陳雲同志說:「西路軍是當年根據中央打通國際路線的決定而組織的……西路軍問題是一件和自己有關的事,我今年七十七歲了,要把這件事搞清楚。」在談話中,陳雲同志還建議先念同志準備一份有關西路軍問題的材料,送給他看。

  陳雲同志在西路軍平反問題上的作用

  1983年初,李先念同志把通過中央有關部門收集的當年有關西路軍問題的29份歷史電報送給了陳雲同志。陳雲同志一份一份仔細看過後,讓秘書給李先念辦公室回了個電話,說:「送來的電報已看過了,可以送小平同志。西路軍打通國際路線是黨中央、毛主席過草地以前就決定的。當時共產國際也願意援助,二百門炮都準備好了,我親眼看見的。西路軍的行動不是執行張國燾的路線,張國燾路線是另立中央。西路軍的失敗也不是因為張國燾路線,而主要是對當地民族情緒、對馬家軍估計不足。」

  於是,李先念同志就這批電報給陳雲同志正式寫了一封信。1983年3月8日,陳雲同志給李先念同志親筆回信,說:「你寫的關於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兩遍。這些附件都是黨內歷史電報,我贊成把此件存中央黨史研究室和黨的中央檔案館。可先請小平同志閱后再交中央常委一閱。」隨後,李先念同志把陳雲同志的信自己的說明和附件一併送給了鄧小平同志。鄧小平同志於3月22日批示:「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件存檔。」至此,這一牽涉2萬多紅軍將士政治名譽的重大歷史問題,終於有了客觀公正的結論,陳雲同志也就此了卻了一樁積壓多年的心事。

  陳雲同志對冤假錯案和蒙冤受屈的同志一向敢於仗義執言,這絕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和黨的原則基礎之上的,是階級感情、歷史責任感、政治原則性與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高度統一。黨的八大召開之前,毛澤東同志在提議陳雲同志為黨的副主席候選人時,曾對他作過一個評價。毛澤東說:「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好人,他比較公道、能幹,比較穩當,他看問題有眼光。」陳雲同志為恢復西路軍歷史問題本來面貌的努力,再一次證明陳雲同志是一向敢於仗義執言的傑出政治家。

  在這裡重點介紹李先念同志對西路軍的貢獻

  (一)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光輝時刻。紅一、二、四方面軍先後經過萬里長征,歷盡千難萬險,終於迎來了三軍大會合的勝利。會合是令人振奮鼓舞的,但面臨新的艱難和兇險。

  一則紅軍主力的集中,也招致了敵人兵力的集中。蔣介石追剿紅軍的兵力,開始向西北地區雲集,企岡以幾十萬大軍,配屬百架新式戰鬥機,將紅軍壓迫在西蘭通道以北的黃河圍圈內,企圖一舉消滅之。同時,乘機窺探已經與共產黨「秘密勾結」的張學良、楊虎城的動向,令東北軍、西北軍參戰「滅共」,如不服從軍令,則將他們撤職查辦,肢解兩軍。

  二則陝甘蘇區地域有限,地勢不利,人口稀少,糧食匱乏。黨中央存會師前致紅四方面軍領導人的電報中稱:「陝甘寧蘇區版圖頗大,東西長約一千二百餘里,南北亦六百里,現有鹽池、定邊、靖邊、安定、安塞、延川、保安、環縣、豫旺九城在我手中。」「各縣論地情則山多,溝深林稀,水缺土質松,人戶少,交通運輸不便,不宜大部隊運動。人口總數只四十餘萬,蘇區內當紅軍的已超過三萬,物產一般貧乏,農產除小米外,小麥及雜糧均缺,不能供給大軍久駐。」

  不僅如此,蘇區外同的一些較富庶地區,是東北軍的駐地,紅軍已與他們建立了秘密統戰關係,不便向其進攻,「取之於敵」,解決自己的困難。七、八萬紅軍集中到陝甘蘇區,僅就糧問題,就是天大的困難。

  情勢既然如此,那紅軍主力為什麼還要會師陝甘蘇區呢?這就要從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戰略意圖和部署說起。早在紅二、四方面軍北上前,黨中央和毛澤東根據日本侵略軍企圖進攻綏遠,我黨與張學良、楊虎城已有統戰關係,蔣介石忙於處理「兩廣事件」無力北顧的政治形勢,就提出了集中三大主力紅軍於西北地區,配合東北軍、西北軍控制陝、甘、寧、青四省,打通蘇聯,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的戰略方針。紅二、四方面軍北上途中,黨中央將與張學良商定的方針和部署,電告紅二、四方面軍領導人:

  (1)一、二、四三個方面軍,有配合甲軍(按:東北軍)打通蘇聯,鞏同內部,出兵綏遠,建立西北國防政府之任務。由此任務之執行以配合併推動全國各派統一戰線,達到大規模抗日戰爭之目的。

  (2)根據一、二、四方面軍會合,甲軍與我們聯盟,日本指揮蒙偽軍進攻綏遠、內蒙,企圖割斷中蘇關係及蔣介石注意西南、暫時無法顧及西北等情況,上述任務可能而且必須在較短時期內實行之。

  (3)打通蘇聯為實現全國抗日戰爭,首先為造成實現西北新局面、進行部分抗日戰爭之重要一環,其步驟為:

  甲、二、四方面軍儘可能的奪取岷州或其附近,作為臨時根據地,控制岷州附近洮河兩岸之一段,候部隊相當整理后,即以有力一部出隴西攻擊毛炳義,相機消滅之,目的在威脅蘭州,以便甲軍李忠(按:于學忠)部三個師全部集中於蘭州為戰略樞紐,另以有力一部出夏河攻擊河州馬步芳家鄉,目的一是威脅青海吸引甘、涼、肅三州步芳兵力之東援,以便甲軍派出一部接防,使西路三州落於甲軍之手;一在消滅青馬一部促其與我講和,李毅(按:張學良)現有代表在青馬處,以上是李毅與我商定之計劃。

  乙、完成上述任務之後,實行三個方面軍在甘北之會合,擴大甘北蘇區,準備進攻寧夏,這一步驟約在十月到十一月實現之。

  丙、十二月起三個方面軍中,以一個方面軍任保衛陝甘寧蘇區,並策應甲軍,對付蔣介石之進攻,以兩個方面軍乘結冰渡河,消滅馬鴻逵,佔領寧夏,完成打通蘇聯任務。

  這份電文說得很清楚,黨中央與張學良商定二、四方面軍北上,並非集中於陝甘蘇區一隅,而是要從甘南出擊,配合東北軍控制甘西、青海;紅軍則繼而集中力量,奪取寧夏,兩軍從西部和北部兩個方向接通蘇聯。八月下旬,黨中央致共產國際電稱:「二、四方面軍已經全部集中甘南,整個紅軍的行動方針,必須早日確定。」「我們所希望的地區,為青海、甘西、寧夏至綏遠帶。」「陝北甘北蘇區人口稀少,糧食十分困難,非多兵久駐之地,且北不出寧夏,東不出山西,亦無紅軍活動之餘地……目前陝北蘇區,即已大為縮小,紅軍之財政糧食已達十分困難程度,只有佔領寧夏才能改變這一情況。」該電希望能迅速取得蘇聯的武器支援,以配合紅軍西渡黃河,佔領寧夏和甘西。否則,「我們只好作黃河以東之計劃,把三個方面軍之發展方向放到甘南、陝南、川北、豫西與鄂西,待明年冬天再執行黃河以西的計劃」.

  這也就是說,與張學良商定的計劃如不能實現,則紅軍也要單獨進取寧夏、甘西,但需取得蘇聯的武器援助。如這一點也做不到,紅軍主力只好脫離陝甘蘇區,進行戰略轉移,待來年再實現佔領河西的計劃。共產國際複電,同意紅軍佔領寧夏及甘西。武器支援亦在準備中。

  形勢是瞬息萬變的。8月底,「兩廣事件」和平解決,蔣介石開始調兵向西北集中,打破了黨中央關於兩個月後蔣方能調兵來西北的預計。蔣介石並準備親臨西北坐鎮指揮,企圖首先控制西蘭通道,組織「通渭會戰」,給紅軍主力以致命打擊。黨中央鑒於「河西計劃」有流產的危險,根據張學良的建議,決定二、四方面軍迅速北上陝甘蘇區,與一方面軍共取寧夏,后取甘西。這就是三大主力紅軍會寧會師的戰略目的。

  西路軍不應背「黑鍋」

  可歷史本來就像一座令人眼花繚亂的迷宮,頭緒繁雜,事件層疊,蛛網交錯,要想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真是不容易,更不要說,西路軍的問題是被定性為「張國燾錯誤路線」的。那時候幾乎所有的文獻、著作、他本人文章都沿用了這種說法。甚至張國燾本人在晚年所寫的《我的回憶》中,也承認他本人「應當負西路軍失敗的全部責任」。

  朱玉說:「當時要將真相說出去是有壓力的,但西路軍兩萬多人啊!在河西走廊血戰到幾乎全軍覆沒,其驚心動魄、慘烈悲壯的程度,在中國革命史上都是罕見的,死後還要背『黑鍋』,倖存者還要受屈辱,受到極不公正的對待。如果我還顧及自己的安危和前途,我對不起那些死去的烈士。」

  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最早為西路軍正本清源的《「西路軍」疑》。這篇文章,對西路軍渡黃河執行的是誰的命令?為什麼要在永昌、涼州建立根據地?西路軍拒絕東返等問題提出了質疑。「這篇文章後來就被鄧小平看到了,他就轉給了陳雲。」朱玉說。

  西路軍問題得到平反

  1981年11月和1982年2月,陳雲同志先後兩次指出:「這個問題不能迴避。西路軍過河是黨中央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而決定的,不能說是張國燾分裂路線的產物。」「西路軍西征是當年根據中央打通國際路線的決定,我在蘇聯時,曾負責同他們聯繫西路軍武器彈藥的事,而且在靠近新疆的邊境上親眼看到過這些裝備。」

  後來,李先念根據鄧小平的批示和陳雲的建議,在組織人員查閱大量歷史檔案的基礎上,於1983 年2月寫出《關於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並選出五十多封當年中央與西路軍往來的電報,作為附件。《說明》明確指出:「西路軍執行的任務是中央決定的。西路軍自始至終都在中央軍委領導之下,重要軍事行動也是中央軍委指示或經中央軍委同意的,因此,西路軍問題同張國燾1935年9月擅自命令四方面軍南下的問題性質不同。西路軍根據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據地和打通國際通道不能說是張國燾路線」。同年3月22日,鄧小平批示:「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件存檔。」

  此後,公開出版的一些書刊,如《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毛澤東傳》、《陳雲年譜》、新版《中國共產黨歷史》以及徐向前、李先念逝世時,中共中央的訃告及生平介紹等,都明確地對西路軍進行了新的表述和評價。2001年11月7日,江澤民同志在紀念徐向前元帥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上,更是高度地肯定了西路軍的歷史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