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州人我們該怎麼善待外來人口?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25 0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鄧小平當年發表南巡講話之後,大量的外來投資者和打工者湧入廣州,使廣州成為中國的一線城市,也是中國南方經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然而廣州並不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城市,2003年3月17日晚,任職於廣州某公司的湖北籍青年孫志剛在路上,因沒有暫住證,被警察送至廣州市「三無」人員(即無身份證、無暫居證、無用工證明的外來人員)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

  在所謂收容站,孫志剛受到執法人員以及其他收容人員的野蠻毆打,並於3月20日死於收容站。這一事件被稱為「孫志剛事件」,此事直接推動了收容遣送惡法的廢止,也被記入「廣州年鑒」,現在看來,這些悲劇仍然未能阻止廣州對流動人員管理的倒行逆施。

  日前,廣州市政府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來穗人員居住登記工作的通告》,要求非本市來穗人員應當自到達起3個工作日內,持本人身份證向所在街道或社區申報登記。意味著對「外地人」的管理驟然收緊,據悉,「細則」將在一周內出台。

  如今公民自由流動日益頻繁,特別是在同一個國家,無論是經商訪友參會還是旅行,都應該是自由的,廣州此舉無異於是畫地為牢,無形中對外地人築起一道高牆。儘管官方一再解釋「來穗旅遊者」可以除外,但是仍有數量龐大的短期出差、學習、看病、參展、甚至商販進貨的人群,常常會居留超過3天以上,莫非都得在廣州實行「落地簽證」?

  根據以往經驗,不切實際的規定常常會成為空中樓閣,今年4月,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官員曾向媒體通報,截至2013年年底,廣州登記在冊流動人口 686.7萬人,按照一定漏登率計算,廣州實際居住流動人口為837萬人左右,而廣州常住人口為832萬人。有調查顯示,800多萬流動人口中,無固定職業者超過20萬,其中接近一半為初中以下學歷,而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超過3萬。在缺乏具體罰則的情形下,置之不理無疑會成為多數人的選擇,從而使規定淪為一紙空文。

  置之不理並不意味著不會對公民造成困擾,有這一紙規定壓箱底,不想管你是客氣,想管你的時候就是「依法治國」,十年前執法者能夠上街憑感覺點卯,隨意把包括孫志剛在內的路人丟進收容所被活活打死,憑的不就是這一張紙的底氣。

  雖然現在文明了,收容所也沒有了,但是廣州的管理者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出台這樣的規定不僅僅是一種倒行逆施,這樣的管理意識也有悖時代發展,對於流動人口特別是外來打工者,早就應該「變管理為服務」,而廣州出台所謂「3日為限」「主動申報」,意味著對外來人口的嚴防死守,也涉嫌嚴重的歧視!豈不是要將外來人口逼出廣州?

  從歷史上看,今天的廣州人抑或廣東人,本是中原漢族外來移民與嶺南土著長期融合的結果,形成了所謂的廣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三大民系,這些外來人口的流入不斷為廣州注入鮮活的血液,也才有了廣州今日的繁榮和輝煌。

  試想想,如果沒有外來人口大量湧入,貧脊的廣東何以成為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廣州和深圳又憑什麼成為所謂的一線城市?甚至可以說,沒有歷史上的外來人口,就沒有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也沒有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人才和條件。

  根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廣東省共有跨縣區流動人口3128萬人,跨省流動人口2150萬人,流動人口在2010年就佔到廣東全省的30%。具體到廣州,外來人口應該佔到了50%以上,外來人口大多是適齡勞動者,其中不乏高學歷人才和科技管理精英,廣州本該善待外來人口,而不是把這些外來人口當做監視看管的對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