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大大跟誰「走親戚看朋友」?(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20 0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截至11 月19日,我們的習大大在任時間已達613天了,他曾經說過,「兢兢業業,夙夜在公(從早到晚,勤於公務。)」。看來誠如他所說,確實很忙,而且貌似忙得團團轉,時間都哪裡去了?人在那個位置上,時間基本上不屬於自己。那麼多活要干,其他的故且不談,書僮算了一下,這613天,他差不多已踏足全球近30多個國家,出席了173次首腦會談,幾乎是每4天就出席接見一次外國首腦,並常常要保持大國微笑,然後再會談一下,之中除了看出我們的外交全方位外,你還看出什麼?那就是我們習大大有很不錯的坐功和耐力啊!身體看來一級棒。

  好,回到題義上來。根據習大大外訪路線圖,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周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這些年,被美國所謂的「重返亞太」戰略搞得應接不暇,我們越來越注意周邊的穩定,而作為既是周邊又是大國的俄羅斯,被中國當作重中之重顯然是題中應有之義。

  11月 15日,5個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在布里斯班舉行,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又見了一下,而就在七天前(11月9日),兩人已經在北京舉行了會談,這一年來,他們見了6次,而2013年他們倆也見了5次面。從2013年3月的莫斯科到德班、聖彼得堡、比什凱克、巴厘島、索契、上海、福塔萊薩、杜尚別,再到 2014年11月的北京和布里斯班,兩年內,兩個大國的領袖共計十一次的會面,曾被溫馨地稱為「走親戚,看朋友」,可見關係非同一般。毋庸置疑,當前中俄戰全面略協作夥伴關係在領導人的頻繁走動中得到巨大提升。

  這裡出現一個名詞:「全面略協作夥伴關係」。解釋一下,大概有三個意思,一是我們是朋友,二是我們這關係是全面而且要長期好下去,三是盡量看到對方的好。也就是說,我們一起齊步走吧,與結盟差不多了。正如習普北京會所傳達給世人的信息那樣——「兩國元首一致認為,新形勢下,中俄務實合作領域更廣、更緊密。加強能源合作對維護兩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雙方要如期推進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儘快啟動西線天然氣項目,積極商談油田大項目合作,探討核電、水電合作新項目。雙方還同意加強高鐵、高技術、航天、金融等領域合作。」是夠全面的。這麼好的關係,當然有做給人家(美國)看,但彼此之間也切實有利益需要,這是關鍵。

  我們知道,國與國交往,國家利益至上,中俄交好絕對是利大於弊。兩國近年合作迅猛,貿易額長足發展,據稱2012年達到了800多億美元,2013年更突破了10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兩國互補性很強,我們軍工弱少能源,他們缺輕工業產品、農產品等等,必要時就交換一下。而在政治領域中,中俄兩國也在很多國際問題上觀點、立場很一致的,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在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上,步調驚人的一致。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兩國反對一極獨大,都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倡導建立多極化的世界格局。這個話題書僮展開一下。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結束,美國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之後「美國意志」頻頻展現於世人的面前,伊拉克戰爭、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美國的大兵無處不在,「革命」滲透彷彿幽靈。2003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2007年緬甸的未遂「袈裟革命」,2009年摩爾多瓦和伊朗先後發生的被稱為「推特革命」的未遂顏色革命,2011年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及其所引發的「阿拉伯之春」,以及今年2月的烏克蘭「二次顏色革命」,美國的影子時隱時現。香港的「佔中」有沒有?奧巴馬前腳在北京還「毫不含糊」地否認參與和煽動,但幾天後一踏入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就對「佔中」指手畫腳了,政客縹緲的話能信嗎?再者美國干涉的結局是什麼?你看看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都成什麼樣子了,戰爭、動亂頻頻發生,你都不安身了,還希望生活品質?搞不好性命都難保。這難道就是美國鼓吹的人權高於主權的進步和普世價值的文明?歷史證明,每一次的社會動蕩最受傷害的就是老百姓,我們不應當動不動就要革命,就要「佔中」,當然我們也不能沉默,應當鞭策執政黨去改進,而且它也一直在改進。這是題外話。但是,說這些,歸根到底就是佐證一下在當前世界格局下中俄緊密團結的必要性。

  老祖宗有句話,風水輪流轉。隨著美國走衰、中國崛起、俄羅斯復興,世界政治格局當然也要變化,多極化的世界、相對均衡發展地區域,最有利於抑制和削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最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也最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此,在5月20日上海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上,中俄共同倡導了新安全觀,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安全」的新理念。

  總之,不管兩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不愉快,畢竟已經成為過去,著眼當前與未來,更合乎兩國利益,說不好聽點那是彼此需要,高尚地講這就是雙贏!特別在當前俄羅斯與西方頻頻交惡的背景下,全方位的合作沒有任何下降的理由。

  

  第一次:俄羅斯莫斯科(習總對俄羅斯進行訪問)

  2013年3月22日。

  

  第二次:南非德班(德班第五屆金磚國家峰會)

  2013年3月27日。

  

  第三次:俄羅斯聖彼得堡(聖彼得堡G20峰會)

  2013年9月5日。

  

  第四次: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比什凱克上合組織峰會)

  2013年9月13日。

  

  第五次:印尼巴厘島(巴厘島APEC峰會)

  2013年10月7日。

  

  第六次:俄羅斯索契(索契冬奧會)

  2014年2月6日。

  

  第七次:中國上海(「海上聯合-2014」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2014年5月20日。

  

  第八次:巴西福塔萊薩(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

  2014年7月14日。

  

  第九次:塔吉克杜尚別(上合組織杜尚別峰會)

  2014年9月11日。

  

  第十次:中國北京(北京APEC峰會)

  2014年11月10日。

  

  第十一次: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金磚國家領導人布里斯班非正式會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