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油價「八連跌」,原油玩家鬥法的背後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1-18 09: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90元和18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4元和0.15元,調價執行時間為11月14日24時。至此,油價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八連跌」現象。

  回顧國內最近八次的油價調整,實際上是從今年7月21日開始實行的。而在隨後的數次油價調整中,基本上是每月調整一次。其中,在10月份,我國還分別在10月17日及10月31日進行了兩次的油價下調。

  近兩年,國內油價調整頻率偏多,一方面,受到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另一方面,卻是得益於去年三月下旬頒布的新油價機制改革政策,大幅縮短了油價的調整周期及油價的調價限制。

  油價連續下跌必然有利也有弊。但是,站在中國的國情來看,油價下跌還是利大於弊的。

  首先,油價下跌,以航空、航運為主的「耗油」大戶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擁有私家車的老百姓也會成為主要的受益者之一。

  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若私家車每月行駛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計算,每月節省的汽油開支約89元。因此,通過油價的持續性下調,實質上也屬於惠及百姓的重要舉措。

  此外,站在國家的戰略性角度來看,油價大幅下跌確實利於我國的整體性發展。就目前而言,中國屬於石油的消費大國,而其對外依存度也達到60%以上。顯然,我國可以藉助油價下挫的契機大幅儲備石油,大幅降低我國的綜合耗油成本,同時緩解輸入性的通脹壓力,以此促使我國經濟的轉型與發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會有利弊兩面。如果非得談到油價下挫的弊端,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煉油企業。對此,在油價跌跌不休的大環境下,相關煉油企業的整體利潤也會大幅縮水。

  針對近幾個月油價大幅波動的走勢,筆者認為,油價持續暴跌並非偶然,而其背後或是一場原油玩家的鬥法遊戲。

  據數據統計,在今年6月底,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最高價位達到107.68美元,也基本接近俄羅斯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的原油價格水平。然而,經歷近半年的下跌行情之後,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卻探至近期最低的73美元,累計跌幅超過了30%。

  與此同時,有數據表明,作為全球原油基準定價合約的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和北海布倫特原油兩大原油期貨合約均逼近2010年9月份以來最低價格。

  顯然,油價的持續性下跌對以俄羅斯為主導的重要能源輸出國構成極大的衝擊。

  近年來,歐美國家紛紛制定政策以制裁俄羅斯等國家的經濟發展。對此,多國也藉助各種措施來實現打擊俄羅斯經濟的目的。其中,大肆壓低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提振美元等方式無疑成為制裁俄羅斯的有力手段。

  一方面,以美國為主的核心大國憑藉自身的霸主地位,讓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價格命運始終掌控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藉助提振美元,大幅提升原油庫存及促進頁岩油等產業的繁榮來實現長期打擊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目的。

  顯然,在多重壓力下,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也難以擺脫大幅下挫的命運。因此,俄羅斯作為重要的能源輸出國,而原油又是當地賴以生存的核心資源。於是,油價暴跌預示著其政府預算收入大幅減少,而其財政收支也無法保持平衡的狀況。可以預期,一旦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再度出現大幅下跌的走勢,恐將會對俄羅斯經濟帶來極其嚴重的衝擊,甚至會引發崩盤的威脅。

  就目前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的走勢分析,其下降趨勢仍然相當明顯。隨著原油價格接近70美元關口,也或將引發石油輸出國組織對調整原油產量的考慮,以此實現穩定國際油價的目的。

  但是,筆者郭施亮認為,油價的持續下跌行為已經出乎了市場的預料。一旦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再度大幅下挫,甚至跌破70、乃至60美元的整數關口,則對於部分重要的能源輸出國而言,可謂是致命性的打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