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現「啤酒肚」恐龍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11-16 2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4-10-27 16:33 來源:環球科學(huanqiukexue.com)

  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恐手龍,體型幾乎和霸王龍一樣大。

  

  藝術家想象中的恐龍圖片來源:Michael Skrepnick7000萬年前,奇異恐手龍就行走在今天的戈壁沙漠(Gobi Desert)地區。它長11米,擁有兩足動物中最長的前肢。 最近在《自然》雜誌上刊登了有關蒙古化石的文章。該化石研究發現,早先發掘出的巨型兩足恐龍的前肢化石和部分零散的骨化石,原來都屬於一種恐龍。它的體型近似霸王龍、弓背大肚。然而科學家們僅僅靠過去很少的一些骨類知識,很難想像出該恐龍獨特的骨架結構。英國愛丁堡大學脊椎動物化石家史蒂芬.布魯薩特(Stephen Brusatte)說:這種恐龍「擁有完全不同的構造」。 「奇異恐手龍」一名源自希臘語與拉丁語,其意思是「獨特的恐怖之手」。1965年夏在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出土了最早的奇異恐手龍化石。當時除發現一些肋骨和部分椎骨外,還找到了一組肩胛骨和長達2.4米的前肢。該前肢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長的兩足動物前肢(雖然有些飛行動物有更長的翅膀,如翼龍)。 即便如此,科學家還是將恐手龍歸入了獸腳亞目似鳥龍類(「似鳥蜥蜴」)。這使它們與霸王龍和異特龍等兇猛捕食者一族有了更加密切關係。韓國大田市韓國地質資源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of Geoscience and Mineral Resources)的脊椎動物化石家兼該研究論文合著者李隆濫(Yuong-Nam Lee)這樣說道。   近乎完整的骨架在過去十年的戈壁沙漠考察中,李和他的同事們在1965年化石出土地不遠處,又發現了兩具恐手龍骨架。然而在李一行人發現這兩具骨架前,已有人盜走了部分骨頭,但後來又在某私人收藏中將其找回。所有的骨頭拼湊在一起,能夠還原95%的恐手龍骨架。 這些新發現的骨頭與其他似鳥龍骨有著意想不到的不同。大多數恐手龍脊椎上會有呈刀片狀向上的凸起,用來支撐韌帶使其能夠承受住腹部巨大的重量。研究人員估計:恐手龍長約11米,重量卻超過6.3噸。 「這真是個不同尋常的動物。」小托馬斯.霍特茲(Thomas Holtz, Jr.)說道。霍特茲是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脊椎動物化石家。他曾在新聞與視角(News & View)專欄發表過文章。他說:「恐手龍比你們所謂的典型似鳥龍多了個『啤酒肚』」。 沒有牙齒恐手龍的頭骨超過了一米。儘管沒有牙齒,它那角蛋白質的喙可以用來咬住嬌嫩的植物。深深的下頜里可能有一個大舌頭。大舌頭可以用來吸出河床與湖中的植物。它胃裡的東西也變為化石保存下來。其中包括魚骨和鱗片。這表明恐手龍也會吃掉大量的水生動物。 恐手龍除了臀部寬大、腳很大以外,它的腳趾也很寬。研究人員表明:較寬的腳趾使恐手龍在覓食時不易陷入柔軟的沉積物中。它每根腳趾的最後一塊腳趾骨都是扁平的,並且頂端是鈍的,不像其它獸腳類肉食恐龍的腳趾那樣逐漸變尖。 李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四處搜集化石數據,製作出了一個恐手龍的視頻。視頻展現了恐手龍的外貌和行走方式。 布魯薩特說:「很顯然,恐手龍不是速度型恐龍。」(撰文:席德•帕金斯(Sid Perkins)  翻譯:丁可含)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