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埃博拉疫區的生與死(圖)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1-15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4-11-11 15:20 來源:環球科學

  「當我得知自己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我的家人已經被我傳染了。」

  

  獅子山全國的家庭都在儘可能地為政府強制執行的為期三天的一級防範禁閉做準備。攝影:MarkCondren 在凱內馬滿是車轍的道路上,飛馳的救護車已經不再拉響警報了。這只是當局試圖改變當地居民早已疲憊不堪而又小心謹慎的心理狀態所做的種種嘗試中的一種,但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在當地人眼中,救護車每出現一次就意味著城裡新增了一個埃博拉疑似病例。 凱內馬政府醫院在5月收治了獅子山第一批埃博拉患者。 那時候,人們相信,這是獅子山唯一一個擁有完善設備的治療中心,唯一一個能夠安全地給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的攜帶者提供關懷的一個地方。 但這些信念已經被現實粉碎了。

       從那之後的四個月里,在當地工作的30名醫護工作者因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而死亡,還有另外的366起確診病例已經在臨時中心登記在案。 如今,當地政府的衛生官員已經證實,出於對感染埃博拉的恐懼之心,工作人員的短缺意味著目前在隔離中心的65位極端嚴重的患者可能會挨餓。 「情況可能會是這樣的:外界已經準備好食物,但卻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來把它們送進來給這些病人,因為在高風險區,他們必須穿著像航空服一樣的個人防護裝備,而且不能超過45分鐘。」昨天,穆罕默德•萬迪(MohamedVandy)醫生這樣告訴愛爾蘭獨立報(IrishIndependent)。

  

  根據所在醫院埃博拉隔離病房的定額要求,獅子山凱內馬總醫院中,一位疲憊的衛生工作者正準備脫掉他的個人防護裝備。攝影:MarkCondren  「故事的背後會是怎樣的呢……

     」 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護士,之前就宣稱在埃博拉治療中心一些病人實際上死於飢餓。但萬迪醫生否認了這個說法。 同樣可怕的報道出現在周末,醫院中多群正在罷工的工人試圖將埃博拉患者從高風險區域轉移到低風險區域,這樣就會存在潛在的問題:在與患者接觸的過程中,那些未受保護的人很有可能會感染上高傳染性的埃博拉病毒。

        於是,警察被叫來了。 「現在的確存在著工人工資的問題,不過我們有信心在周一前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萬迪醫生說。  

  

  獅子山,凱內馬。22歲的阿加特•雅各因埃博拉失去了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攝影:MarkCondren 為提高工作人員數目從全國範圍內招募的80名護士和輔助人員,罷工了,他們否認曾經試圖誘騙受污染區域的埃博拉患者。

        他們已經兩個禮拜沒有拿到工資了。 他們說,至今為止工資已經拖欠了大約一百萬利昂(大約150歐元)。他們在高風險區域的帳篷中照顧病人、給他們擦身、為儀器消毒,以及掩埋屍體。 眼看著因工作而感染上埃博拉的工作人員數目在不斷增多,他們質疑「危險工作津貼」太低;與此同時,外界的人們也在質疑他們的設備以及技能水平。

  

  穿好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攝影:MarkCondren 「這些工人表示,他們將拒絕為高風險區的醫護人員消毒,」萬迪醫生說,「這是一個可怕的威脅。」 不同於以往的疫情爆發,埃博拉在西非的局勢並沒有得到控制。隨著上周的死亡人數超過2400人,世界衛生組織(WTO)發布警告,最終可能會有超過2萬人感染該疾病。 「以前我們不得不面對很多的否定和拒絕,」一位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說,「如今卻是恐懼與害怕。人們正在喝液氯,就因為他們覺得液氯會有幫助。」 身體內出血、臟器功能衰竭——這些可怕的臨床癥狀一經確認,就會驅動人們的恐懼之心。

        「我負責幫助生病的孩子,我很小心的。但他們是小孩子啊,我怎麼能保證不碰到他們呢?」在為埃博拉倖存者準備的隔離中心,22歲的阿加特•雅各,輕聲細語地對記者說。 「我就是這樣被傳染的,我覺得就是這樣的。一開始別人告訴我這是瘧疾,我就按照處理瘧疾的方法照顧自己。但當我經過檢查得知是埃博拉的時候,我的丈夫和兩個孩子已經被我傳染了。」 雅各在凱內馬政府醫院的埃博拉治療中心做護士,她的一名護士朋友和她同時檢測結果呈陽性。「她死了,我卻活下來了。我們都經歷了同樣的治療方法,」雅各說,「這就是上帝的旨意吧。」 七月,她22歲的丈夫易卜拉欣(Ibrahim),2歲的兒子蘇亞(Suare)以及僅有8個月的兒子帕帕(Papa)因埃博拉離開了她。「這也是上帝的旨意。」雅各坦白地說。 當被問到如何承受丈夫和兒子的逝世,她擦掉眼淚,慘笑著說,「他們死的時候,我就在醫院。但我不知道我在哪兒,我不知道我是誰。那一個禮拜,我一直六神無主的,他們甚至說我死了。那時候我就絕望了,但我偏偏活下來了。如果,這也算活著的話。」 阿加特滿臉淚水,陷入痛苦之中。她失去了她年輕的家庭,但她承認自己 依舊為了希望而掙扎。

         凱內馬政府醫院的埃博拉隔離中心一開始設立得就像其他普通的醫療機構一樣——但大多數其他病房從那之後就一直冷冷清清,分散又破舊的低層建築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更是「閑人免進」的區域。 埃博拉治療中心的帳篷中工作人員在低風險區域和高風險區域之間的移動,以及穿脫個人防護裝備,這些程序都要進行非科學的考察。而昨天,考察團隊再次對他們的設施以及技能水平提出質疑。 帕特里克•塞納西(Patrick Senassie)是援助機構Goal在當地的項目經理,他指出,現在護士長伊薩•佛倫齊(Issa French)是最高級別的員工。

   
世人皆醉我獨醒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沙發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1-15 22:51 | 只看該作者
     「在一名WHO的醫生感染埃博拉並且在上周逝世之後,這個醫院裡再也沒有資深的醫生了。」帕特里克•塞納西告訴愛爾蘭獨立報。 「本來理想狀態下是應該有65名護士的,但實際上從未超過35名。現如今,差得更遠了。」 在當地工作的過程中,至少30名醫護人員因感染埃博拉而死,其中包括了國際著名的醫生舍克•汗(SheikHummar Khan)。

       上周六,隔離中心停止接收埃博拉病毒攜帶者以及疑似病例。 早在6月份,無國界醫生組織曾說,疫情是「完全失控」。

        在當地政府醫院,活著,或者是死去,並沒有什麼區別。至少,在凱內馬是如此。(撰文:賈森•奧布萊恩(Jason O'Brien)  翻譯:楊青  審校:張哲)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