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治療感冒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1-6 1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醫認為感冒一般可分為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兩大類。這兩種感冒病因病機、癥狀、治療原則及用藥差別很大。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

癥狀可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癥狀可見: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中醫在治療感冒時注重分清類型,配合食療,效果相當不錯。

風寒感冒:起病較急,發熱,怕冷怕風,甚至寒戰,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頭痛,周身酸痛,食慾減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如病兒鼻塞不通,無汗,可用蔥白一根煎湯后加紅糖送服。

飲食上要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包括冰鎮汽水、冰酸奶、冰淇淋、冰棍或冰箱里存放的飲料等;忌食寒涼性的瓜果如西瓜、梨、香蕉、獼猴桃等;要忌食酸味、澀味的食物:如食醋、酸白菜、泡菜以及山楂、烏梅、酸棗、酸橘、酸柑等果品。

應該吃帶有溫性的食品,如生薑、白蔥、豆豉等,可以製作成一些飲料服用。

1.鮮生薑(帶皮)3~5片,紅糖10克,煎湯一碗熱服,以出微汗為好。

2.糯米50克,蔥白(帶須)3根,生薑5片。先煮糯米到將熟時放入已經搗爛的蔥白、生薑同煮片刻,趁熱食之。

3.淡豆豉10克,蔥白25克。同放入鍋內煎湯,加少許紅糖,趁熱服之,汗出即可。

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小兒發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但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黃痰粘稠,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干、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紅,脈浮而快。

家長可以給孩子吃連花清瘟膠囊,飲食上要忌食酸澀食品,其次忌食辛熱食物,還要忌食肥甘厚味。中醫有「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一說,指熱病患者或熱病剛退時,食肉食則病遷延不愈,且能使病反覆發作或出現後遺症,故感冒風熱不盡者,不宜食肉。應該吃辛涼清淡的食品,如菊花、茶葉、白菜、白蘿蔔、甜梨、甜橙等。

可以製作一些飲料,幫助孩子康復。

1.菊花10克,茶葉少許煎水當茶飲。

2.大白菜50克,白蘿蔔(或胡蘿蔔)50克,切細煮湯飲。

3.甜梨或甜橙每次一個(約200克),每日1~2個。

4.西瓜一個。去皮和瓜子,將瓜瓤絞汁。每次服數勺,一日數次,頻服。

5.烏梅100克,去核,白糖2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后加入白糖,冷卻后飲服。

這是小兒感冒常見的兩種證型,在家可以自己處理。但當孩子的病情比較重時,尤其在流感流行時就要帶孩子到醫院找醫生診治了。感冒后要加強護理,多喝水,給予易於消化的飲食,及時清洗鼻涕,加強護理,注意病情變化。
對於感冒雖然我們不能制服它,但我們還是有預防和緩解癥狀的辦法,在又一個感冒多發季來臨之時,一些對付感冒的方法,你都可以試試。

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紅,才可預防感冒。

生吃大蔥

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覆多次。

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后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后減輕鼻塞癥狀。

鼻子插蔥

感冒后鼻子不通氣怎麼辦呢?可以睡覺時在兩個鼻孔內各塞進一鮮蔥條,3小時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於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蔥條要選擇粗一點,細了,一是藥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觸鮮蔥過敏,可在蔥條的外麵包上一層薄薄的藥棉。

白酒擦身

用銅錢、硬幣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輕刮前後胸、曲池及下肢曲窩處,直至皮膚髮紅髮熱,然後喝一碗熱薑糖水,約15分鐘后便大汗淋漓。汗後周身輕鬆舒適,此時注意免受風寒,感冒很快痊癒。

可樂煮姜

鮮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樂中,用鋁鍋煮開,稍涼后趁熱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呼吸蒸汽

初發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癥狀。

熱風吹面

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次,可減少癥狀,加速痊癒。

蒜泥蜂蜜

將等份的蒜泥與蜂蜜混勻后,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一湯匙,每天4至6次,對治療流感有佳效。

香油拌蛋

將一兩香油加熱后打入一鮮雞蛋,再衝進沸水攪勻,然後趁熱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
凡感冒之人,宜分清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分別適宜選用以下食物。

生薑
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發汗、解表祛風作用,適宜風寒感冒者食用。民間常以生薑3片,紅糖適量,開水沖泡,俗稱生薑紅糖茶,頻頻飲用,汗出即愈。

蔥白
性溫,味辛,具有調節體溫,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並可減少和預防傷風感冒的發生。適宜風寒型傷風感冒者食用。在民間,初起感冒時,常用蔥白連同蔥頭與豆豉煎水喝。也可用細蔥2~3莖,與生薑1片煎水代茶飲。身體虛弱或年老體弱之人,受涼感冒后,最適宜用蔥白3~5莖,同大米煮成稀薄粥,頻頻食用。

紫蘇
性溫,味辛,有發汗、散寒、退熱作用,對風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氣虛之人風寒感冒時,宜用紫蘇葉同大米煮成稀粥食用。由於紫蘇所含的特有的香氣是紫蘇乙醛,即紫蘇精油,易於揮發,所以,煮紫蘇粥時宜在稀粥臨熟時加入紫蘇葉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金銀花
有清熱作用,中醫常用以治療風熱感冒。如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介紹:「金銀花清熱解毒,治外感發熱咳嗽。製成涼茶,可預防中暑感冒。」凡夏季風熱感冒,發熱咽痛者,宜用金銀花泡茶頻飲。

荷葉
適宜夏天風熱感冒者食用,它有清暑作用。《滇南本草》云:「荷葉上清頭目之風熱。」《本草再新》也說:「清涼解暑,止渴生津,解火熱。」所以炎夏酷暑之季,用荷葉煎水代茶,頻頻飲用,對預防和治療暑熱感冒,最為適宜。

薄荷
性涼,味辛,有疏風、散熱、利咽喉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說:「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適宜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者,泡茶飲用。

白菊花
風熱感冒者,宜用白菊花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尤其適宜夏天炎熱時飲用,它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

豆豉
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間常以豆豉與蔥白同用,或煎湯飲,或煮粥食,無論對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均宜,有發汗、退燒的效果。

芫荽
性溫,味辛,風寒感冒者宜食。民間喜用芫荽、飴糖各30克,加米湯半碗,蒸熟食用。

菊花腦
在江蘇南京地區常作為夏令佳蔬。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祛暑、降火、清利頭目的作用,最適宜夏季風熱感冒,發熱口乾,咽痛口苦,頭痛目赤者熬湯食用。

橄欖
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合併咽喉腫痛者尤為適宜。民間習慣用鮮橄欖3~5個,劈開,鮮蘿蔔(紅皮、白皮均可)半個至1個切開,煮水代茶飲。古人譽之為「青龍白虎湯」,對風火喉痛、喉間紅腫,頗有食療效果。

地瓜
能生津止渴,可生啖或煮食。《陸川本草》記載:「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適宜風熱感冒、發熱口乾、頭痛煩渴時食用。

荸薺
適宜風熱感冒之人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口乾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熱、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飲用均可。若與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梨子
性涼,味甘,能生津、清熱、化痰,適宜風熱感冒、發熱、口乾渴、咳嗽痰黃時,隨意食用。民間習慣對風熱感冒咳嗽者,用生梨1個,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燉水服。

蘿蔔
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者,尤為適宜。民間有用蘿蔔(紅皮辣蘿蔔更好)洗凈,不去皮,切成薄片,放於碗中,上面放飴糖2~3匙,擱置一夜,即有溶成的蘿蔔糖水,頻頻飲服,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辣椒
大辛大熱,辛能發散,熱能祛寒,故有散寒發汗之功,這對感冒風寒,惡寒無汗者尤宜。所以,《藥性考》中指出:「溫中散寒,除風發汗。」風寒感冒食之則宜,而風熱感冒切忌服食。

綠豆
有清熱消暑作用,炎夏酷暑的風熱感冒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匯言》中認為:「綠豆清暑熱,靜煩熱,潤燥熱,解毒熱。」民間也常用綠豆湯治暑熱天感冒。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的功用,夏天風熱感冒者宜食之。《日用本草》指出:西瓜能「清暑熱,解煩渴」。《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症」。風熱感冒之人發熱口乾咽痛時,食之頗宜。

甘蔗
性寒,味甘,能清熱,生津。風熱感冒之人發熱、口乾、咳嗽時,宜食之。《隨息居飲食譜》中認為甘蔗還有「利咽喉」的作用,風熱感冒咽喉疼痛不利者,食之還能清火利咽。

胖大海
性涼,味甘淡,能清熱,利咽。清代名醫張壽頤認為:「胖大海善於開宣肺氣,並能通泄皮毛,風邪外閉,不問為寒為熱,並皆主之。」因其性涼,故以風熱感冒者為宜。

羅漢果
性寒,味甘,能解熱、清肺、止咳。因此,風熱感冒,發熱咳嗽者宜食之。《嶺南採藥錄》認為羅漢果能「理痰火咳嗽」。《廣西中藥志》說它「止咳清熱」。故只宜風熱感冒,而不宜風寒感冒者食用。

大蒜
性溫,味辛,有防治感冒作用,無論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者皆宜。《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感冒,頭痛鼻塞,惡寒發熱:大蒜、蔥白、生薑適量等份,煎湯溫服,出汗即愈。」《本草衍義補遺》中指出:「大蒜,性熱善散,多用於暑月。」《本草綱目》亦云:「夏月食之解暑氣」。故凡感冒之人,皆宜食用。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