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高校稱研發出「海水提鈾」新材料 引國際關注

[複製鏈接]

1430

主題

1899

帖子

586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8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麥穗 發表於 2014-10-30 1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新社哈爾濱10月28日電(史軼夫)哈爾濱工程大學28日對外發布,該校「先進海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研發出高效「海水提鈾」新材料,引發國際關注。

    該創新中心通過酯化與聚合反應對某種植物纖維進行表面改性,研發出高吸附容量、高選擇性的鈾吸附劑,並攻克了鈾的吸附、脫附與分離純化一體化的提取技術難題。

    鈾是重要的核電原料,而中國陸地鈾資源匱乏,鈾資源的存儲量關係到中國核電的可持續發展。全球海水中鈾的總量高達45億噸,被公認為是核電的未來,與其它海洋化學資源相比,鈾資源濃度更低,結構更複雜,提取難度更高。因此,用於提取鈾的萃取劑或吸附劑必須具有對鈾極高的萃取或吸附能力和選擇性。經濟性地製備高效率、高選擇性和穩定耐用的提取劑是實現大規模海水提鈾的關鍵。海洋提鈾技術涉及化學、材料、核能、海洋等多學科領域,尤其是需要海洋提取實踐經驗和分離純化技術,這些因素使從海水提鈾的成本遠高於對陸地鈾的開採。

    哈爾濱工程大學「先進海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王君教授介紹,在模擬海水的實驗條件下,他們團隊研發的吸附劑對鈾醯離子的吸附容量高達3毫克/克。其研究成果使從海水中提取鈾向經濟化時代邁出重要一步,引發國際關注。目前,日、美等國在研究海水提鈾領域起步較早、水平較高。據日本科學家測算,每千克陸地鈾的成本是1.5萬日元,而每千克海水鈾的成本是3萬日元。王君教授的團隊所研發的新材料,使海水提鈾的成本逐漸降低,使其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非常規核燃料供應來源。

0

主題

50

帖子

44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5
沙發
楓橡園主 發表於 2014-11-1 09:5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40年前就有高校在搞這個項目的研究,難度非常高,因為濃度實在太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