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企業不贏利就是在危害社會,就是最大的不道德(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0-29 1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於任何創業者而言,擺在其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贏利問題。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贏利來源,「做強做大」無疑是「南柯一夢」。針對此問題,史玉柱在公開場合坦言:「企業最大的目標是贏利,企業不贏利是最大的不道德。」

  
  

  對於當年「巨人」的轟然倒塌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這個問題,史玉柱強調:「企業的目標是贏利,企業不贏利是最大的不道德,當年的巨人垮掉的時候,是社會、是員工、是投資者在承擔企業失敗的惡果。所以,我反思自己今後運營企業,一定要遵紀守法,一定要規範,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做大家認可的東西。」

  在史玉柱看來,企業贏利才是企業最大的使命。史玉柱說:「我覺得做一個企業,追求利潤是第一位的。你不賺錢就是在危害社會,對這個,我深有體會。我的企業1996年、1997年虧錢,給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當時除了銀行沒被我拉進來,其他的都被我拉進來了。我的損失轉嫁給老百姓,轉嫁給稅務局。企業虧損會轉嫁給社會,社會在補這個窟窿。所以,我覺得,企業不贏利就是在危害社會,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在當下,眾多中小企業的倒閉,就是因為不能夠持續贏利,史玉柱的觀點值得中國許多創業者借鑒。

  史玉柱的觀點得到了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的認可。寧高寧說:「中國企業有社會責任,第一責任是把企業做好,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去涉足其他責任,我希望中國企業真正的發展是做好了自己的全球競爭以後,再談更多的對多元化目標的社會責任。如果說你的企業自身沒有做好的話,今天談社會責任,實際上對企業、社會都不利。」

  在堅持「贏利是企業最大的目標」的同時,作為創業者,也必須堅持企業社會責任。只有處理好企業利潤和企業責任之間的關係時,企業才能真正地生存和發展下去。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張維迎就撰文談過此問題。

  張維迎說:「一方面,在一個健全的市場制度下,企業追求利潤、為客戶創造價值以及承擔社會責任之間,不僅不矛盾,而且是基本一致的。利潤,是社會考核企業,或者說考核企業家是否真正盡到責任的最重要指標。沒有這個指標,我們沒有辦法判斷企業行為是損害還是幫助了社會。另一方面,在一個制度缺陷比較嚴重的社會中,利潤可能不是考核企業行為的最佳指標。這時候我們應該想辦法,使這個制度變得更好,使利潤能夠真正反映企業和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拋開對社會制度的變革,用說教的方式解決這個矛盾。」

  不管是史玉柱、寧高寧,還是張維迎,都在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作為企業經營者必須清楚,企業的首要職能首先是經營好企業本身。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解決好自我 「造血」的問題,才是生存的第一步,在能夠生存之後,實現自身資產的增值、企業的持續發展仍為他們的頭等大事,我們不能以要求慈善機構的標準來要求企業如何「道德」。

  不可否認的是,一旦企業不贏利,要負擔社會責任無疑是「水中月」。中國人的輿論,有時確實存在某種過於道德化的傾向。然而,史玉柱的聰明,在於他懂得中國人的心理並深諳國情,用「農村包圍城市」和實用主義的廣告攻勢佔領市場,而相應的,他依然受到這個環境的特殊的道德追問。他必須在生存、發展和道德形象方面掌握平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