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木然:既得利益是不搞民主的根本原因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0-27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人們都談論民主,但談論民主的動機不一樣。有人談論民主的目的是要把民主搞清楚,有人談論民主的目的是把民主變成現實,有人談論民主的目的是把民主變成烏有,有人談論民主的目的是要把民主移花接木。應該說,都談論民主是好事,可就怕在談論民主的過程中把民主變成壞事。

  目前,要把民主變成壞事的人,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人。他們不是不懂民主,也不是不懂民主是世界潮流。他們怕把民主變成中國的現實之後,他們的利益就會失去。他們在利益失去之後,還怕上歷史的審判台。他們也知道,他們早晚會上歷史的審判台,他們所能做的,就是把民主拖后一點,再拖后一點。他們機會主義的策略就是,我死後,民主洪水滔天,也淹不到他們了。

  於是,他們構建各種理論,來論證中國不能搞民主的理由。這些理由主要包括國情論、穩定論、素質論、陰謀論、外國滲透論、敵對勢力論。通過這些理論,儘可能地污化民主,阻擋民主前進的步伐。

  國情論強調,中國生產力水平低,經濟不發達。以此觀點視之,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開始搞民主時生產力水平也很低,經濟也不發達。英國和美國搞民主的經濟條件很顯然不如現在的中國,可民主也搞成了。經濟條件只是民主的必要條件,但決不是充分條件,更不是決定性因素。

  穩定論強調,中國搞民主,會天下大亂。歷史證明,專制才是天下大亂的根源,除專制,行民主,才會帶來穩定。那些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國家,搞民主肯定會亂,事實也確實有點亂,但都是小亂,而不是天下大亂。這些小亂,是民主發展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小亂總比大亂好,小亂,通過完善民主可致穩定。小亂不是搞民主的結果,而是搞民主不徹底的結果,不是民主帶來的結果,而是專制沒有徹底消除的結果。

  素質論強調,中國人的民主素質不行。這一論調似是而非,一方面強調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為什麼五千年的文明一遇到民主就崩潰了?幸虧有了台灣,我們才知道,中國人的素質完全可以搞民主,而且搞得非常成功。民主並不需要太多的素質,民主需要的是技術,就是一個選舉與被選舉,就是一個普選,哪裡需要那麼多的素質呢?如果說素質,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素質高,為什麼搞民主不在素質高的地方進行呢?為什麼反而在認為素質低的農村先進行試驗呢?

  陰謀論強調,民主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搞的陰謀,目的是要搞垮中國。這不符合馬克思的內因外因論。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一個石頭,無論多麼適應的溫度,都不會孵化出小雞來。如果說是陰謀,那麼英國搞民主的時候,是哪國的陰謀?美國搞民主的時候,是哪國的陰謀?日本搞民主的時候,是哪國的陰謀?台灣搞民主的時候,是哪國的陰謀?民主搞的都是陽謀,都是公開的普選和競爭,只有專制才會搞陰謀。

  外國滲透論是陰謀論的翻版。這種觀點強調,搞民主都是外國滲透的結果。這表面上聽起來有道理,實際上也沒有什麼道理。經濟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互聯網全球化,民主的觀念會不請自來。民主是經濟、科技、互聯網帶來的結果,這既是一個滲透問題,更是一個潮流問題。這種潮流,任何人都難以阻擋。如果中國人沒有對民主的內在要求,民主就是滲透進來,也難以轉化成現實力量。

  敵對勢力論是陰謀論的又一翻版。這種觀點強調,民主是敵對勢力操控的結果,是亡我之心不死。如果從民主的概念來說,民主就是人民的權力,人民既包括多數,也包括少數。民主的規則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保護少數人的權利。民主沒有敵人,也沒有敵對勢力,民主只有少數與多數,且少數與多數是可以互換的。如果把少數當成敵對勢力,那麼民主的多數就成了多數人的暴政,多數暴政的結果,既毀滅了少數,也毀滅了多數。如果有人要不經授權代表人民,通過代表人民的方式把少數污化為敵對勢力,實際上就是強姦民主的規則,強姦民意。

  拒絕民主的各種理論,在互聯網時代是不可能成功的,是註定要失敗的。無論以什麼樣的理由來捍衛既得利益,都會最終失去既得利益。捍衛既得利益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人們已經覺醒,既得利益集團還在裝睡,會讓天下的人恥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