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網速跑不快 怨誰?

[複製鏈接]

35

主題

57

帖子

29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owny 發表於 2014-10-14 18: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互聯網在國民生活中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中國的網速問題一直被業界所關注,寬頻中國、光線入戶戰略曾經給過消費者一絲曙光,但時至今日,光速網路的體驗還只是停留在運營商的規劃藍圖中,雖然部分試點小區已經實現光纖入戶,但網速並沒有明顯提高,以至於不少消費者開始思考:這根光纖,是用來晾衣服好呢,還是拿來捆麻袋好呢?

       當寬頻戰略公布后,筆者曾天真地認為2012年後的帶寬可能會有質的飛躍 ,但這幾年真正體驗過之後,才明白光纖提供的帶寬也只不過是浮雲。事實上,被這苦逼的網路坑了十幾年後,消費者的怨氣如果製成原子彈,絕對能炸平5個釣魚島,總之,你可以用蝸牛、烏龜、便秘、中國工人薪水的增長速度等任何與緩慢相關的辭彙去描述中國的網速。

       當然,中國的網速也不是沒有提高,大學生們經常掛一晚上下載1.2G的日本電影,只是相比於資費和運營商的廣告,真實的網速實在是欠抽。

       慢慢地爬在光纖上,龜速網路何時休?

       由於互聯網的滲透率越來越高,龜速網路已然從一個技術和企業問題升級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話題,除卻普通百姓吃癟網路外,與互聯網直接或間接相關企業的效率也大打折扣,有位富士康的朋友曾向筆者透露,蘋果的客戶來大陸工廠,有一項重大抱怨就是大陸的網路非常慢,以至於Apple room里的網路都是由蘋果自己的IT人員自行搭建的。

       最新關於網速排名的報告來自於美國CDN服務商Akamai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狀態》,據這份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平均網速為3.71Mbps,排名全球第79位,雖較前兩年來說上升了11位的排名,但還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即便是把目光集中到欠發達的亞太地區,中國的網速也沒有優勢,更無法和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提並論,更加讓國人們面子上掛不住的是,運營商的資費卻是一枝獨秀,大陸用戶每個月要為1M的帶寬付出高達13.13美元費用,是越南的3倍,韓國的29倍,香港的469倍…顯然,如此的數據與中央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非常不相符,而且超低的性價比也辱沒了我大天朝在世界政治、經濟大國地位,要知道我們可是辦的起奧運會,GDP總額排名第二的超級大國。

       此外,排名79位的帶寬並不足以闡述中國網路的尷尬,據另一份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報告稱,「中國網民的實際下載速率,低於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帶寬速率」按照標準,4M帶寬的下載速率為400KB/S,2M的則為200KB/S,但實際上能享受該標準的用戶比率分別只有8.8%和16.5%。筆者最新安裝的某運營商的20M寬頻,光纖入戶,下載速度峰值為1312KB/S,這還是出現在早上6:00左右,黃金時段的平均下載速度也就700~800KB/S上下,問詢相關客服得到的回復大概分三種:1.您處在上網高峰期,這會有一定的影響 2. 下載工具不給力,需要更新 3.電腦系統垃圾太多,影響網速,反正就是不說自己有問題,無奈筆者只能錯高峰下載,並且不斷用安全軟體清理垃圾。

       相比於房價過高,通貨膨脹,感不起冒和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龜速寬頻這民生問題要容易解決多了,可幾年下來仍未有起色,究其原因在於涉及的利益更加直接和赤裸裸,而且大部分消費者還未有出現剛性需求。

       有位《時代周刊》的記者在談到中國民生問題時曾一針見血:中國的問題從來就不是技術問題,他們常常糾結於面子和利益而無所適從,一個很簡單的技術技術問題常常被這兩個毒瘤搞得異常複雜。

       現有的寬頻技術早就能夠提供網路光速的極致體驗,在2011年SC11大會上,一個專家小組就實現了在廣域網路中雙向每秒186GB的傳輸速度,而且在中國企業內部也曾有員工爆出曾見識過20M/S的下載速度,事實上,中國普遍性的便秘寬頻背後是行政壟斷利潤的誘惑和消費者孱弱的剛性需求所致。

       目前,中國真正提供寬頻業務的運營商只有兩家:某運營商和某某運營商,他們分別佔據市場的南方和北方,在各自地區分別享有絕對的壟斷優勢,以至於老哥倆早在2011年就曾接受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但最終結果依然是兩家獨大,非國有系寬頻運營商雖然數量眾多,但規模小得可憐,無法與之進行有效的市場競爭,即便是中國移動採用鐵通網路進行寬頻市場的試水,也未形成有牽制性的影響力。正所謂店大欺客,如前文筆者親身經歷,運營商面對消費者的投訴常常是敷衍了事,而且有運營商甚至高調喊出「全世界都是假帶寬」的口號來反駁。筆者姑且接受美國帶寬或許只有標準的80%,英國只有41%的說法,但問題在於,廣告和合同上並未言明帶寬的屬性,消費者也無從知曉帶寬是受伺服器、交換機、光端機、五類線等影響而有相關折扣,當然,最讓人惱火的還是運營商在早就知道達不到標準的情況下,依然按照標準速率去收費。

       世界上最純潔的良知往往毀於對壟斷利潤的追求和不敢正視問題,承擔責任的孬種情節,「外國提供提供的是假帶寬,所以,我們提供假帶寬也是合情合理的」顯然,這樣的說辭並不是一個行政企業該有的節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