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必糾結印度在火星探測贏中國一局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6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度輿論場經常把中國和印度放到一起對比,所謂「龍象之爭」就是被印度媒體炒出來的。而一些憋著心思讓印度抗衡中國的西方國家,也往往眾人抬轎,哄著印度和中國較勁。然而令他們不爽的是,無論是比經濟還是比收入;比科技還是比軍事,都難以找到印度超越中國的興奮點。

  不過,也有例外。這兩天輿論場說得比較多的是,印度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準備在9月24日進入火星軌道之際,讓印度找到了新的突破點。誰說印度處處不如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並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就是印度少有能超過中國的地方。印度新德里電視台網站興奮地稱,世界無疑正在目睹一場21世紀的亞洲太空競賽,而「印度象」和「中國龍」都在奮力爭勝。

  印度這種急切之舉有著行星探索和地緣政治兩方面的原因。印度、日本和中國都在力爭成為第一個到達火星的亞洲國家。此前,日本、中國對火星進行過兩次探索嘗試,但均遭到失敗。

  1998年,日本發射該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儘管這個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行了一系列在軌機動,但由於一個燃料閥門的故障,最終導致衛星推力不足,5年之後,「希望」號未能到達火星軌道。

  2011年,中國中國研製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從位於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由一枚俄羅斯的「天頂」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但由於火箭故障,「螢火一號」探測器組合體未能按計劃脫離地球引力場並進入火星轉移軌道,並最終遺憾的在2011年11月17日左右與地面失去聯繫。2012年1 月15日,探測器組合體在太平洋上空墜入地球大氣層焚毀。

  日中實施火星探測計劃失敗后,印度能否成為第一個到達火星的亞洲國家呢?2012年5月,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拉達克里希南表示:「印度將與自己展開競賽,以便取得更高層次的成就。」他說,印度在同中國的「太空競賽」中不甘示弱,為了在國際舞台「展示肌肉」,印度計劃2013年適當時候進行火星探索。

  中國人講究話不要說的太滿。「不吹牛會死啊」雖是網路語言,但也頗得中庸之道。印度火星探測器取得成功與否,都是印度的事,但為什麼總要攀扯上中國呢?更何況,印度火星探測器只是看起來「很美」而已。在印度人看來,有了火星探測器,印度僅吃「行星探索紅利」就能在政治、軍事和社會等領域達到甚至超過中國。

  但他們卻忽視了一個問題,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和經濟實力才是硬道理。除了先進的行星探索技術因素外,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發展差距變得越來越大。在印度1947年宣布獨立的時候,其工業實力位列世界10強之內,遠遠超過當時的中國。但如今中國GDP卻是印度的3倍,人均收入是印度的2倍。

  當然,由於印度人總喜歡與中國攀比,因此,只要中國有的,他們也想有,甚至中國沒有的,他們都想有。2006年,在中國宣布了其登月計劃后,印度政府立即宣布不能落後,隨後又宣布將在2020 年把印度宇航員送上月球,比中國計劃的登月時間還要早4年。現在,印度火星探測器取得成功,整個印度都為此歡呼,令印度人如此高興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人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紅色行星,紅色對手。」英國《衛報》網站日前以此為題評論印度火星探測器進入軌道。「紅色行星」指的是火星,「紅色對手」指的卻是中國。此次任務有試圖超過中國人的意涵,因為印度是在中國推動火星探測器計劃失敗后不久即宣布這一項目的。印度的目的不只是收集火星上可能顯示有無生命跡象的信息,也不單純是展示技術,而是要暗暗與地區對手中國進行星際競賽。

  其實,我們不用太去糾結於印度在火星探測贏了中國一局。雖然媒體熱衷於比較中印競爭,但是中國航天技術專家卻有著冷靜的態度,在印度2013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后,中國探月副總指揮李本正就坦言,印度如果能夠成功探測火星將是很大的成就,並且預祝印度同行取得成功。這種客觀冷靜的態度無疑與印度媒體的熱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1: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