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李瑞環全程指揮建毛澤東紀念堂內幕!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9-17 0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建毛澤東紀念堂時,李瑞環是北京市建委主任,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谷牧相中了李瑞環,覺得只有他幹才能把這件事干好——

  1976年9月9日,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溘然長逝,全國人民陷入悲痛之中。

  


  1977年時任毛主席紀念堂總指揮的李瑞環與前來勞動的毛岸青彙報紀念堂施工情況


  
應全國各族人民的要求,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立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紀念堂的決定」。然而,紀念堂的位置應選在何處呢?

  根據中央指示,由北京、天津等8省市選派最優秀的建築師匯聚北京,組成選址設計工作組。選址設計組成員首先想到,毛主席南征北戰,操勞一生,現在應在風景優美的地方,讓他老人家安息。基於此便設計出「水上日出」方案。中南海、昆明湖……走了一水又一水,不知為什麼,他們總覺得此方案不能表達人民的心意。

  設計組成員很快又提出「山頂紅星」方案:毛主席卧在蒼松翠柏的白雲深處,夜晚,高高的天際,一顆永不隕落的明星熠熠閃光。香山、玉泉山……走了一山又一山,不知為什麼,他們又覺得這個方案也不夠理想。設計組的成員認為,毛主席的偉大身軀,江河湖海容不下,三山五嶽載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眾中才最合適。

  選址設計組通過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當即作出了「毛主席紀念堂建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的決定。在不拆除正陽門的前提下,將紀念堂放在紀念碑與正陽門的正中,等距各200米,也就是原中華門的位置。

  關於紀念堂的高度,要求恰如其分,既能遮住正陽門屋頂,又不能壓倒紀念碑。

  關於紀念堂的建築形式,當初絕大部分成員認為,宏大的建築才能體現毛主席的偉大和崇高。只有南京工學院楊庭寶教授提出的方案是50米見方的建築。這種正方形建築,平面布局平整,造型簡潔。由於它在廣場中軸線上,建築形式對稱而立,給人以穩重平衡的感覺。設計組當即按楊庭寶方案勾畫出了紀念堂草圖。

  二

  1976年11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工程現場指揮部成立,時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的李瑞環擔任總指揮。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負責紀念堂建設的領導工作。

  1976年11月24日下午,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典禮在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工地隆重舉行。參加奠基儀式的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和各界代表共8000多人。

  下午4點30分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吳德宣布奠基儀式開始,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華國鋒發表了講話。

  奠基儀式剛剛結束,一支精神抖擻的建築工人隊伍,邁著雄健的步伐來到天安門城樓前。這支隊伍是趕來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建築工程的北京市第四市政工程公司第六施工隊,他們代表所有參加施工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向毛主席宣誓之後,立即投入緊張的施工中。

  1977年5月4日,僅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毛主席紀念堂便以高質量的規格正式竣工。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移入紀念堂。8月20日,毛主席遺體進入紀念堂。

  三

  進入紀念堂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華國鋒親筆題寫的六個大字:「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的地面以上共分兩層。首層主要由北大廳、瞻仰廳、南大廳和四個大小不同的休息廳組成。

  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毛主席活動的場所。大廳正中,安放著3米多高漢白玉雕塑的毛主席坐像。

  雕塑工作者在接到任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創作了毛主席雕像設計稿100多件。其中,有表現毛主席站立的、有穿軍大衣揮手的、有坐著的。經過幾輪評選,最後通過了葉毓山設計的蹺腿坐沙發的方案。中央領導給雕像設計組帶來話:這件坐姿的方案「好就好在表現了毛主席的常態,主席平時最喜歡這樣坐在沙發上與人交談」。

  四

  毛主席坐像背後,襯著一幅氣魄宏大的壯麗絨綉——《祖國大地》,是毛主席紀念堂里的珍品之一。這幅巨大的描繪祖國山河的絨綉,長24米,高7米,總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達310公斤,畫面雄偉壯觀。

  這幅有著巨大感染力的絨綉作品,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作品創作組的主要成員有著名畫家黃永玉和時為中央工藝美院教師的袁運甫等人。在創作組接受為毛主席紀念堂北大廳繪製巨幅油畫的任務時,在他們的腦海里不約而同地閃現出毛主席的詩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正是毛主席領導億萬人民在祖國大地上定乾坤、主沉浮!於是,他們把《祖國大地》的構思繪成草圖,交付審查,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

  創作組的人員經過3個月的日夜奮戰,終於創作出《祖國大地》的油畫。這幅油畫當即被送到山東煙台絨綉廠。43名女綉工經過68個日夜,終於圓滿地完成了這幅巨大的作品,並親自護送到北京,把它裝鑲在毛主席紀念堂的廳壁上。

  五

  紀念堂南北大門的兩側,各有兩座巨大的人物群雕。

  北大門的群雕題為「豐功偉績」,在兩面刻有毛澤東浮雕像的大旗下,塑造了36個人物群像。

  北大門東面一座人物群雕,表現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這座群雕由四組人物群像組成。

  第一組人物群像,反映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鬥爭;第二組人物群像,反映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第三組人物群像,反映了解放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第四組人物群像,是高舉毛澤東偉大旗幟的工農兵形象,象徵著中國人民在毛澤東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北大門西面的一座人物群雕表現了中國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這座群雕也分四組人物群像。

  第一組描寫億萬翻身農民響應毛主席號召,走農業合作化道路。其他三組人物,有肩扛扁擔、英姿颯爽的「鐵姑娘」形象,有手握剎把的大慶油田工人形象,站在她們身後的是鋼鐵工人。

  南大門的群雕題為「繼承遺志」。

  南大門西側的一座,有陸、海、空三軍戰士和保衛祖國邊疆的各民族民兵的塑像。在他們後面,是一個踏上征途,回首瞻仰紀念堂的少數民族宣傳員,他的後面還塑造了一個革命老幹部和一個青少年的形象。

  南大門東側的人物群雕,表現了各族人民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的主題。

  這四座人物群雕,是來自全國各地100多位優秀雕塑工作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兩組群雕的位置和排列方向上,運用了我國傳統的「八字門」建築形式,採用對稱八字形平面。雕像高8.7米。

  1977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一周年紀念日,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在北大廳隆重舉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19: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