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房地產調控需謹慎 不能急於用行政力量「救市」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是市場力量和經濟規律在發生作用,是行業必然經歷的過程。只要這種波動沒有脫離合理區間,非但不是壞事,還有助於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急於運用行政力量「救市」、「托市」是不必要的,還容易成為事實上的「瞎折騰」

  據統計,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數城市,我國多數地方已全面取消樓市「限購」。同時,更有一些城市出台財稅優惠、土地出讓金返還等政策,希望藉此維持樓市紅火。如果說,取消「限購」尚屬合理應對,那麼出台所謂「優惠政策」已是明顯的「救市」、「托市」之舉,是否必要,值得討論。

  去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投資增速下滑、銷售量價齊跌、土地拍賣流標、房屋庫存增加等現象。面對市場「趨冷」走勢,一些地方政府十分擔心,一旦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將嚴重影響宏觀經濟穩定。這種心情可以理解。畢竟,房地產業牽涉面廣,既是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還是金融擴張的槓桿依託,關係民生和社會穩定。

  對房地產市場的趨勢性變化高度警惕,並儲備調控手段確有必要。但如果房地產市場稍有波動,就匆忙出手,急於運用行政力量「救市」、「托市」,則是不必要的。

  首先,期望房地產投資繼續超高速增長,既不現實也無必要。2013年,房地產投資額占我國GDP總額約16%,占固定資產投資20%以上。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對個別省份投資拉動甚至達到50%。在當前形勢下,繼續設法維持這種高位,不僅難度極大,還可能最終導致房地產投資這根弦被「崩斷」。其次,目前的市場調整並非「斷崖式」下跌,而是因經濟形勢和供需關係變化導致的合理波動。這一點從當前房價整體波動幅度不大、銷售面積仍處歷史高位等數據中就能看出。在我國每年增加近1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和住房需求升級背景下,房地產市場總體需求依然強勁。再次,房地產業也急需一場市場調整,引導行業利潤合理回歸。多年來,地產業過高的利潤率廣受詬病。大量地產企業只要能拿到地就可獲取暴利,這樣的局面極不合理。未來,部分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房地產企業被淘汰、兼并或重組,有利於提升行業集中度,推動市場更加健康發展。

  總之,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是市場力量和經濟規律在發生作用,是行業必然經歷的過程。只要這種波動沒有脫離合理區間,非但不是壞事,還有助於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對此,一定要有清醒認識。指望以行政調控之力阻止甚至扭轉市場趨勢,即便短期會有一定效果,長期也難以為繼。

  我國房地產市場十分複雜。十幾年來的發展證明,決定我國房價水平的因素,包括供求關係、城鎮化速度、貨幣政策、財稅體制、土地制度,以及收入分配、居民投資渠道等各種原因。特大城市和二、三、四線城市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房地產調控難度很大,必須謹慎出手。出台任何措施前,都要進行充分論證。過於頻繁而短期的行政調控,不利於市場形成準確預期,還會加劇政策目標和市場運行的裂痕,最終成為事實上的「瞎折騰」。

  當然,這並不是說地方政府對樓市變化要無動於衷,而是要樹立調控的底線思維和上限思維。要更多依靠市場之力,著眼建立長效機制,著眼長期供需關係平衡,做好政府該做的事。

  一方面,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力度,擴大中小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比例,增加市場有效供給;另一方面,繼續優化土地、財稅、金融等相關政策,推進土地「招拍掛」制度、房地產稅和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等,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過度依賴,為房地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7: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