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蜂鳥:唯一能識別甜味的鳥類(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8-25 2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8月25日 08:37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25日消息,據《每日科學》網站報道,提到蜂鳥,你或許會立即想到拍動不止的翅膀。那速度,人眼無法企及,只有高速攝像機才能捕捉到。通過高速視頻回放,可以看到,蜂鳥的翅膀如同直升機旋刃一樣高速運動。另外,蜂鳥的心臟每秒跳動20次,它可向一個取食點每秒吐舌17次。所有跟蜂鳥有關的數字都給人一個感覺——「快」。

  

  蜂鳥主要食用花蜜,偶爾也吃昆蟲

  蜂鳥對甜味的嗜好並不稀奇,但直到現在,科學家才破解開隱藏在這一現象背後的複雜的生物學機理。最近刊載在期刊《科學(Science)》的一篇論文解析了蜂鳥識別甜味的能力。這種能力源自祖先的味覺感受器,這種感受器依靠氨基酸調節出不同的味道。蜂鳥主要食用花蜜,偶爾也吃昆蟲。這種小小鳥遍佈於美洲大陸,擁有超過300個品種。在距今4000萬至7200萬年前,它們從最近的祖先雨燕(swift)中分化出來。

  哈佛醫學院HMS細胞生物學副教授Stephen Liberles表示:「從分子水平研究某個非常複雜的顯形,這次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單一感受器中的一個改變可以驅動行為、意圖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物種多樣化。」

  科學家最早從雞類的基因組中發現了這一「秘密」。在此之前,人們一直認為雞類,甚至鳥類品嘗食物味道的方式與哺乳動物一致:有分別接受咸、酸、苦、甜的感受器。但實際並非如此——它們沒有甜味感受器。

  該研究負責人Maude Baldwin表示:「人們或許會犯嘀咕,如果它們沒有單一的甜味感受器,那它們怎麼分辨出甜味?」經過與東京大學專家的合作,Baldwin等研究人員發現,雞類和雨燕的味覺感受器都對氨基酸有強烈地反應,但對蜂鳥來說,反應微弱。蜂鳥只對碳水化合物反應強烈。經過仔細對比,研究人員認為是基因突變導致了這種現象。

  Liberles提到:「如果你去觀察感受器的結構,可以發現它表面發生的巨大變化。氨基酸和糖類的結構非常不同,想要識別它們就需要不一樣的結構。就像鑰匙不同,鎖的結構也大相徑庭。」

  (編譯/青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