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耀傑:最高權力的雷區與邊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4-8-24 2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主中國 2014-08-24

2014年8月19日,一位並不熟悉的網友在微信群里發布聚會通知:「今天周二8月19日晚上7點的庭院深深新媒體與TMT主題品茶會,關注新媒體/自媒體,學習落實習近平學長關於『打造有公信力的新型媒體集團』的重要講話精神。歡迎參加,100元/人(含晚餐)。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甲10號北京海關東門內都海賓館一層庭院深深私家菜館(萬達索菲特酒店北面150米)。」

通知發出后,微信群里沒有一人響應,反倒是觸動了我這個陌生人的敏感神經。8月20日早晨,我一打開手機便捕捉到一條被廣泛轉發的相關信息:《習近平為何強調建新媒體集團?從buzzfeed說起》,其出處為「2014-08-19 澎湃新聞」。其中寫道:「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這一消息很快引爆了中國媒體圈,很多人在振奮的同時也在好奇:習近平為什麼要強調建設新媒體集團?」


這篇文章給出的答案是:「上周,新媒體網站Buzzfeed被估值高達8.5億美元,遠遠超越了老牌報紙《華盛頓郵報》的2.5億美元。這就是技術帶來的媒體革命——信息被碎片化處理,被更具目的性地輸送給迫切需要它的受眾,這種編輯整合碎片化的方式成為Buzzfeed成功的重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當技術讓發行和渠道不再成為問題,新的傳播方式必然會打破原有的輿論格局。……在Facebook活躍度降低的背景下,如果能通過新聞來增加用戶黏性與活躍度,BuzzFeed為什麼不能從Facebook或者更多的廣告主那裡獲得收入呢?而且,到那個時候,BuzzFeed似乎已經超越了一個新網網站,而更像一個影響全世界的新聞通訊社。這或許就是習近平要求建設新媒體平台的重要原因吧,因為那裡充滿著無比的想象力,而且又足夠的重要。」


事實上,隆重推出這篇文章的「澎湃新聞」網站,就是還沒有足月的一家「更像一個影響全世界的新聞通訊社」的「新媒體平台」;或者乾脆說是為習近平所強調的「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投石問路打前站的活標本。


7月22日凌晨,投資4億元的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ThePaper)正式宣告全面上線並且一鳴驚人。其廣告語所表達的正是上述意向:「我們是一個專註時政與思想的新聞客戶端。中國人對時政信息的渴求從未像今天這麼迫切,我們正為此而生,並立志成為中國第一時政品牌。以下是澎湃新聞發刊辭,送給每一個在今天依然懷揣理想的人。」


作為一項小測試,我隨手轉發了這篇《習近平為何強調建新媒體集團?從buzzfeed說起》,並且加寫評語說:「假如把習近平的名字換成奧巴馬,或者馬英九,美國人或者台灣人,會為政治人物操控言論自由和媒體集團而歡呼雀躍么?同樣是人類,大陸中國人為什麼非要比傻比賤呢?」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這項小測試竟然非常成功。來自台灣的網友老吳評論說:「張兄,右岸認為思想是個人自由。大陸卻認為做思想工作是理所當然,這就是價值觀的不同。」


網友竺忠利轉發來另一網友此前的評論:「聽到政府要巨資打造媒介集團,我大笑。因為我的腦子突然蹦出鄧亞萍和她的即刻搜索,以及消失的20億。美國法律規定,政府不允許擁有媒體。其唯一媒體是《美國之音》,但嚴禁在本土播放。在美國,媒體是企業,同業競爭激烈,因而,真善美成為追求的目標。在中國,媒體只代表政府,唯假大空,方能偉光正~~逸民晨評。」


自稱是民間思想家的網友沈思,給出的是頗具代表性的另一種回應:「哪有不操控輿論的?只有會不會操控輿論的。競選就是一場輿論操控的比賽,如同一項帆船操控的比賽。美國4年舉辦一次輿論操控全國大賽,中國尚無這項運動。中國官員、新聞界操控輿論的水平是幼兒園,美國官員、新聞界操控輿論的水平是大學。」


作為朋友,我沒有直截了當地指出網友沈思混淆概念的思想誤區。他顯然是把美國政府官員及美國政黨人士與國內自由媒體之間雙向平等的良性合作,與中國黨政官員對於高度壟斷的喉舌媒體的高壓管控,混為一談。其荒謬之處,無異於把暴力強姦的公然犯罪,等同於男女做愛的正當人權。

為了引起網友的持續圍觀,我在跟帖裡面又追加一句話:「某個組織離學校教育和輿論媒體遠一點,會死么?」有十多位網友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一致給出「會死」的點評。另有網友點評說:「如果離開了洗腦,沒有了接班人,他們確實會死。」「槍杆子、刀把子、筆杆子,都是命根子。」


相比之下,最為深刻也最為睿智的,是第一個在跟帖裡面發表評論的資深媒體人朱學東:「我昨天說了騙子傻子還有想藉此發財的人才歡呼。」沿著朱學東提供的線索,我找到了他昨天的微信原帖:「只有騙子和傻子,還有做著發財暴富夢的普通人,才會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幾家強大的新主流媒體集團』癲狂叫好。說對媒體發展是個利好,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在今天發布的帖子裡面,朱學東進一步表述說:「如何把一個溫和理性的人逼成對抗者?……無理由控制你的表達,違法侵害你的合法權益。結果呢?1,梁啟超說,政府是革命黨人的製造者。2,托克維爾說,革命並不是在那些中世紀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發,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對此感受最輕的地方爆發的;因此,在這些制度的桎梏實際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顯得最無法忍受。這就是現實寫照。」


眾所周知,言論自由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公認為最為切實有效地化解社會矛盾、凈化社會生態的價值要素和路徑選項,政教分離更是現代文明社會的一項普世鐵律。大陸中國的黨政領導人習近平對此自然不可能毫無所知。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習近平雖然沒有像頭腦僵化的前任那樣,向全社會公開宣講所謂的「八榮八恥」;他所熱衷的卻是無限度地擴張充實自己的最高權力,而不是給自己的最高權力明確設置一些不可逾越的雷區和邊界,從而把自己的執政能力集中運用在軍事、外交以及政治制度的轉型完善方面。如此下去,中國社會的政治制度建設,在短時期內只能是與民主憲政的文明路徑背道而馳、漸行漸遠;而不是像一些天真淺薄的小文人幻想的那樣,會出現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政治奇迹。

2014年8月20日於北京家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