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企受罰12億因中日關係惡化 日方難反擊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21 09: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2億,12家。中國反壟斷法終於開始發威了。20日,隨著中國宣布對日本汽車配件企業合計開出超過12億元人民幣的罰款,外界對中國「反壟斷風暴」的能量有了一次最直觀感受。在強調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反壟斷罰單」的同時,有外媒注意到,此次受罰的全是日本企業。中國有沒有什麼「私心」?雖然中方一再強調對內外企業一視同仁,但仍擋不住一些人發出「中國有意打壓外企、保護國內產業」的牢騷。這種猜測顯然「弱不禁風」,因為中國反壟斷法最先「開刀」的是國內企業,而且一些「肇事」外企在歐美等國被處罰的力度更大。除了12家日本企業,最近接受反壟斷調查的外企還有一長串,下一個會是誰?多家跨國巨頭浮現在媒體眼中,《華爾街日報》稱,日企遭受的罰款或許能讓奧迪、寶馬、賓士等汽車製造商瞥見自己將受到什麼樣的懲罰。還有分析將反壟斷與中國當前的政治生態聯繫起來,認為它是中國整體反腐的一部分。《韓國日報》稱,隨著中國在反腐敗領域抓到「大老虎」,現在又開始抓經濟領域的「大老虎」。

  日企遭受創紀錄罰款

  中國發改委20日向《環球時報》證實,12家日本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被發改委處以罰款。發改委在發給《環球時報》的通報中說,近日,發改委對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合計罰款 12.354億元。

  「中國對汽車產業價格壟斷處以創紀錄的罰款」,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稱,近12.4億元罰款,是中國政府開出的最大反壟斷罰單,幾乎是去年對6家奶粉生產商6.7億元罰款的2倍。住友電工被罰最重,為 2.904億元,是其上一年度在華銷售額的6%。法新社稱,中國發改委表示,這些企業實施壟斷價格協議超過10年。12家日企中,汽車零部件企業日立與軸承生產商不二越因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免予處罰。這些企業都保證將改正銷售政策,遵守中國法律。三菱電機發表聲明表示,「對此問題認真以待,將遵守法令」。

  《紐約時報》把「最高罰款紀錄」與中日之間的「大背景」聯繫起來。報道說,受罰的全都是日本企業尤其引人關注,日企受罰的大背景是中日因領土糾紛和對歷史問題認識不同而關係不斷惡化。文章還稱,許多全球性大企業在華曾財源滾滾,佔據讓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羨慕的市場份額。不過跨國企業也轉讓了大量技術,給中國創造大量工作崗位。反壟斷嚴打的同時,外國對華直接投資快速下挫。今年7月外國對華直接投資同比下降 17%,今年前7個月外國對華直接投資整體降幅為0.4%。

  更多分析則將這次處罰與「中國對外資施加壓力」扯在一起。日本《朝日新聞》在報道中稱,中國政府以日企違反壟斷法為由進行罰款,也招致「中國以反壟斷法擴大調查範圍打壓外資企業」看法的形成。共同社20日稱,有意見批評中國政府部門加強對外資企業的反壟斷調查是「打壓外資」,保護國內產業。如果進一步擴大處罰範圍,也有可能影響國外對華投資。德國財經網說,在「安倍經濟學」停滯不前的時候,日本經濟再受打擊。中國是日本汽車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反壟斷罰款將打擊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形象。而在中國「咄咄逼人」的反壟斷浪潮下,日本很難作出反擊,暴露出日本經濟的弱點。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次對12家日本零部件企業反壟斷調查,力度很大,但並不是針對日企的,也不是只調查外資。去年中國就處罰了茅台和五糧液的壟斷,並調查了奶粉行業的壟斷,對內資企業和其他外企同樣照開罰單。相比之下,美國對日企違規行為罰款數額更大,像豐田因為隱瞞安全隱患,沒造成安全事故就被罰12億美元。陳言表示,這次對日企進行反壟斷處罰對中日貿易和日本在華投資不會有太大影響。日本對華投資減少和中日貿易增長乏力是近年的一個大趨勢,主要原因是日本經濟經歷了失落的20年,技術革新逐漸枯竭,能夠提供的新產品和技術斷檔。

  事實上,一些「肇事」日企此前已在世界多國遭受過反壟斷處罰。《華爾街日報》20日舉例說,日本軸承製造企業精工近期在全球受到一系列罰款,歐盟委員會今年 3月也因精工軸承銷售行為違反歐盟競爭法而對精工及其子公司處以6240萬歐元的罰款。今年1月,加拿大因精工汽車軸承銷售違反加競爭法對其處以450萬加元罰款。2013年9月,精工被判違反美國反壟斷法,並被處以6820萬美元罰款。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過去一年來,製藥、科技和食品領域的跨國企業尤其受到中國政府的嚴查。外企圈子開始越發擔心它們被「不成比例地瞄準」。不過中方表示並未區別對待本土企業和外企。發改委秘書長李朴民周三表示,中國是法治國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只要違法就都要被處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