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探訪挺進矽谷的中國巨頭們:大多都不起眼 (組圖)

[複製鏈接]

4406

主題

4492

帖子

623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2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矽谷夜景


  隨著互聯網產業規模的增長以及企業擴張的迫切需求,最近幾年,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已成熱潮。

  無論是看準了海外更加成熟的市場、更前沿的研發環境,還是希望紮根海外吸納頂級人才,當然還有投資層面的吸引力——搶灘海外,聽起來很酷很國際范兒,也成為企業擴張的必然要求。

  然而,如果你們認為,這些在國內風光無限的企業恨不得照亮矽谷,認為這些不斷被各種中國互聯網企業赴海外收購、光榮挺進矽谷的新聞刺激中的他們,仍然是高富帥,那就大錯特錯了。矽谷的現實卻並未維持中國大公司到矽谷去的「高大上」外衣,那些國內最優秀的莘莘學子,在矽谷的生活更是五味雜陳。

  華為、百度、聯想、騰訊、阿里巴巴以及蘇寧,這些炙手可熱的科技巨頭在矽谷處在什麼樣的生存狀況?這些大公司「搬家」矽谷無異於在創業開始「二次創業」,他們都各自在醞釀著什麼樣的戰略布局?鈦媒體駐矽谷記者陳琛通過一一探訪這些中國科技企業,一窺國內風光的他們的真實現狀。

  對中國ICT企業而言,「走出去」戰略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在中國科技巨頭們由成本優勢轉型到技術領先的過程中,矽谷更成為各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重中之重。目前,華為、百度、聯想、騰訊、阿里巴巴、蘇寧等紛紛在矽谷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美國分公司,吸引本地化研發人才的同時發力北美市場。

  但與在資本層面大肆撒錢的紅火場面不同,中國科技巨頭在矽谷的研發中心在蘋果、谷歌等巨頭林立的IT叢林中顯得頗為低調與不起眼,不僅大多處於起步階段,公司規模較小,並且雇傭的員工也以有海外背景或能力的中國籍員工為主,本土化進程並未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觀。

  雖然目前仍處在初期起步階段,但多家中國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年內都有明確的擴張計劃——不僅將繼續利用矽谷人才優勢,招聘更多本土化的研發員工,更會以投資Start-up的形式為未來布局。

  想直觀感受中國企業在矽谷的發展現狀?通過逐一走訪了六家科技企業的矽谷駐地,邀你一睹為快:

  「最不起眼」的聯想

  在記者走訪的所有中國科技企業矽谷研發中心中,「最不起眼」的莫過於聯想。這個名為Lenovo Labs的研發實驗室位於矽谷San Jose的Charcot大街上,與周圍種類繁雜的小公司一樣,僅是租了街道的一隅作為辦公地點。

  

  當記者推開該實驗室的大門時,雖僅能看到前台,但整體辦公環境顯得相當的安靜。接待人員告訴記者,聯想的這個實驗室建於9個月前(2013年12月),目前僅有15名研發人員,從屬於全球研發&技術團隊,主要研究方向是感測器、PC以及Phone相關的最新技術。

  「聯想美國總部不在矽谷,而在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我們在北卡羅萊納州、中國以及日本有多個研發&技術團隊,在矽谷這個研發實驗室僅是一個小的團隊,按照總部安排從事相應的研發工作。」一位不願具名的接待人員告訴記者。

  同樣低調的還有騰訊

  所謂低調,既指辦公地點的低調又指其矽谷辦公室並非以研發職能為主,而這頗有些與矽谷的大環境格格不入。騰訊的矽谷辦公室位於Palo Alto市的一片幽靜的住宅區內,據說該辦公地點此前是一座教堂。從外觀上看,騰訊矽谷辦公室和很多矽谷創業公司很像,由於規模不大,人數不多,多是租下一個獨棟別墅作為辦公地點。

  

  騰訊中國公關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機構僅是騰訊在美國的辦公室,「並沒有研發團隊,僅是地點在矽谷,做的工作也大多是國內業務的延展和支持」。而從騰訊矽谷辦公室的官方招聘信息上也可以看到,其招聘的主要是在線遊戲以及手機遊戲的業務拓展人員,並沒有像百度一樣大肆招募技術工程師。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騰訊矽谷辦公室並不是一個研發中心,而是以國內業務的海外擴展為主要職能。

  阿里與蘇寧:團隊不足百人,華人員工為主

  與蘋果、谷歌動輒幾萬人的企業規模相比,中國科技公司在矽谷的研發中心等機構更像是初創公司(start-up),目前,除華為矽谷研發中心有近1000名員工外,其餘中國科技公司的矽谷研發中心團隊人數都不足百人。

  阿里巴巴在美國的辦公室位於矽谷Santa Clara的Santa Clara Tower六層的一個大房間內,內部是開放式辦公區環境,員工大約幾十人的規模。據前台接待人員介紹,阿里巴巴美國辦公室主要負責R&D以及美國市場的營銷和銷售工作。對此,阿里巴巴集團中國區PR部門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除了本地售後支持外,美國辦公室的主要職責以雲計算等技術研究為主」。當記者聯繫阿里巴巴美國辦公室PR想做進一步採訪時,其表示由於阿里巴巴集團將於9月啟動IPO,目前處於緘默期,暫時不方便接受採訪。

  同時,記者在走訪阿里巴巴美國辦公室時還發現,其幾乎全部員工都以華人為主,辦公室交流語言也時常可以聽到中文,其實不僅是阿里巴巴,蘇寧、百度、華為、騰訊等各個中國ICT公司的矽谷團隊都以華人為主,從這點來看,中國ICT公司在美國的本土化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的員工雖然都是華人,但大多是美國本土畢業的華人工程師,」對此,蘇寧美國研發中心HR部門負責人向鈦媒體記者解釋道,「未來我們也將更多地招聘本地人才,這也是我們在矽谷建立研發中心的初衷。」

  目前,蘇寧研發中心位於Palo Alto一個辦公園區內,成立於2013年11月,擁有員工40人。「蘇寧研發中心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搜索與精準營銷、大數據、高性能計算、互聯網金融等,今年10月我們也將搬到街對面的新的辦公地址,可以容納更多的研發人員,未來3年,我們計劃將研發團隊擴展至200人。」上述蘇寧美國研發中心 HR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蘇寧美國研發中心是其在海外成立的首個研究機構,初期投資500萬美元,未來,蘇寧還計劃在紐約、西雅圖等地設立承擔不同職能的研發機構,與已經運行的蘇寧北京、南京研發中心一起,實現互聯網轉型與雲商模式的戰略目標。

  出海者中的領頭羊:華為、百度

  在中國ICT企業矽谷機構中,華為無疑是第一梯隊的。

  這不僅因為其進駐美國市場時間早,並且從規模和人數上也遙遙領先。華為在矽谷的機構主要有兩個,其矽谷研發中心【Futurewei (R&D) USA Headquarters】位於Santa Clara,目前有約800人的研發團隊;而其美國企業業務事業部總部也位於矽谷的Cupertino市,目前員工有100多人,由於規模不大,暫時僅租下了一個寫字樓二層的一半面積用於辦公。

  

  華為美國企業事業部的業務拓展專員告訴鈦媒體記者,華為矽谷研發中心以及企業業務事業部都成立於2012年,目前華為在矽谷的常駐員工數達到1000人左右,「未來也一定會繼續擴張」。2012年2月,華為公司宣布在美國矽谷成立新的研發中心,整個項目從2011年開始建設,投資近36億美元,此前,華為在美國的研發中心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普萊諾城。

  而談到華為企業業務在北美市場的發展,上述業務拓展專員對鈦媒體表示,去年以來,雖然與運營商事業部一樣,受到了來自美國眾議院、CIA等機構的阻力,業務稍受影響,「但在北美市場的業務整體發展平穩」。在談到北美市場對華為的重要性時,該業務拓展專員特別表示:「去年以來,新聞媒體上關於華為放棄北美市場的消息不絕於耳,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讀,華為總部很重視北美市場,華為在北美的團隊在未來也一定會繼續擴張。」

  

  據記者了解,目前華為在美國的企業業務專註於零售、教育、傳媒娛樂行業和中國客戶四個領域,「尤其是交換機產品,是我們的明星產品」。此前,華為美國企業業務公司總裁沈競洋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華為企業業務部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已經贏得了100多家客戶。

  同樣起步較早的還有百度,百度在矽谷的研發中心位於Sunnyvale一個辦公樓的一隅,目前有研發人員60人。接待人員告訴記者,其實早在2008年開始,百度就已經啟動了在矽谷的研發中心,「只不過當時辦公地點位於Cupertino市,這個新的地址是去年才搬過來的,主要以產品研發為主」。

  

  事實上,在對研發工程師的招聘力度以及薪金吸引上面,百度在矽谷地區都頗負盛名。今年5月百度還宣布,將在矽谷投資3億美元成立新的研發中心,該項目將聘用約200名員工,並由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吳恩達領導。百度的新實驗室將專註於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領域,目前為止,互聯網公司主要都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電腦對圖像和語音的識別能力,但深度學習還可以用於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其他眾多技術。這一切都表明了百度未來發力研發並與矽谷科技巨頭一決雌雄的決心。

  投資與研發擴張布局未來

  除了上述中國科技公司外,中興與奇虎360雖然沒有在矽谷設立研發中心和分公司,但是其也已經邁開了進駐美國的步伐。目前,中興在美國聖地亞哥、芝加哥、亞特蘭大、達拉斯、新澤西、華盛頓等九個地區都設立了銷售分處。而奇虎360也在美國加州的洛杉磯設立美國分公司,從公司網站相關信息看,主要是負責360 國際版產品的市場推廣等工作。

  雖然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在鈦媒體採訪中,華為、百度以及蘇寧的相關受訪人士都表示未來幾年內將擴大矽谷研發中心的人員數量,以在未來市場競爭中保持技術領先。同時也不難看到,成立研發中心僅是中國ICT巨頭進駐矽谷的一個主要形式,另一個重要方式則是進行資本層面的投資。

  此前有媒體報道,騰訊在過去三年間在矽谷至少投資了 15 家初創公司——投資了三家遊戲領域公司,分別是 Riot Games、Epic Games 以及動視暴雪,還有不少種子階段的新公司,比如泛社交工具 Everyme、雲管理工具 Loom、情侶社交應用 Couple,以及 Snapchat。而阿里巴巴的矽谷投資是從去年才開始,根據《紐約時報》的一項統計,阿里巴巴已經在矽谷已經投資了Fanatics、Kabam 等6-7 家初創公司。(文/陳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