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埃博拉敲響警鐘:角落裡致病因子不可忽視(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8-15 2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8月15日 08:58

  來源:中國科學報

  

  「嚴重且反常」的埃博拉疫情引發的是一場全球性危機,這場危機關乎公共衛生體系、關乎科技合作、關乎醫學倫理、關乎貧富差距與地域發展,同時,還給世界敲響了警鐘。

  ■本報見習記者 趙廣立

  截至8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數據顯示,有1848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數已達到1013人。然而,在很多專家看來,實際數字要高得多。

  肇始於幾內亞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持續至今,已經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密切關注。8月8日,WHO正式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是「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緊急事件」,WHO總幹事陳馮富珍使用了「嚴重且反常」的措辭,稱此次疫情是「近40年來這類疫情最複雜的一次暴發」。

  8月11日,WHO再度發布的聲明承認「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還在西非肆虐,值得警覺,近期不會很快結束」。

  「嚴重且反常」的埃博拉疫情引發的是一場全球性危機,這場危機關乎公共衛生體系、關乎科技合作、關乎醫學倫理、關乎貧富差距與地域發展,同時,還給世界敲響了警鐘,提醒人們在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忽視哪怕遠在另一個半球一個角落裡的致病因子。

  埃博拉,我們還不知道什麼

  眾所周知,埃博拉病毒並不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自1976年第一次被發現起,埃博拉病毒疫情已經在非洲零星暴發過多次,但是以今年的暴發規模最大。

  但是人們還不清楚埃博拉病毒疫情為什麼屢屢死灰復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福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病毒來無影去無蹤,只要還沒被消滅掉,它就可能隨時會出現」。

  「每一次的暴發應該都是從野外的非人類病毒攜帶者向人類傳播的,例如有報道說某些病人被感染前食用了死亡的黑猩猩等。」國家「千人計劃」學者、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姜世勃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但是目前人們對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中間宿主還並不清楚,因此,「是什麼動物通過何種途徑最終傳播給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這也是無法明確該病毒為什麼會多次死灰復燃的原因。

  「水果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宿主之一,但證據並不充分。」姜世勃告訴記者,一旦明確了天然宿主和中間宿主,那麼對該病毒暴發的預防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高福告訴記者,此次埃博拉疫情的嚴重程度超出了所有科學家、病毒防控專家的想象,「以前只在非洲農村地區出現,這次波及幾個國家的首都,至今沒人能回答為什麼會這樣,這也是陳馮富珍稱其『反常』的原因」。

  「為什麼這次這麼厲害?我認為病毒可能有變異,但是現在還沒有證據說這個病毒變得比原來強了。」高福說,埃博拉病毒「是不是變了,變了多少,怎麼變的」,科學家還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

  「本次疫情中埃博拉病毒是否進化具備了更易傳播的新特徵,目前還需要深入的研究。」姜世勃說,目前來看,其基本特徵還未有明顯變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學家趙國屏注意到,此前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達90%甚至更高,但傳播非常局限;此次西非疫情死亡率約為55%,疫情出現了大範圍擴散。

  「死亡率低、潛伏期長也是容易擴散的原因。」趙國屏指出。

  誰來研發疫苗和藥物

  埃博拉病毒雖然傳播能力強、致死率高,但其前幾次的暴發也僅限於小範圍傳播,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而由於埃博拉疫苗的市場很小,不足以刺激大型葯企啟動疫苗及藥物的研發,而人體臨床試驗又耗費巨大,因此全球範圍內尚無針對該病毒已完成臨床試驗、可用的疫苗,也無有效的治療用藥。

  姜世勃指出,埃博拉病毒自身屬性決定了其在公共衛生體系完善的地區大規模暴發的可能性很低,而這些地區又是疫苗消費的主要區域,同時病毒暴發的疫區——非洲由於社會經濟等限制,難以給疫苗帶來較大的利潤,甚至可能因為人體臨床試驗耗費巨大導致虧本,因此大型葯企選擇不開發埃博拉病毒疫苗是「可以理解,也是客觀存在的」。

  那麼誰該為類似埃博拉疫苗及藥物的研發買單呢?「公共衛生就應該是政府的責任——納稅人的錢就是用來承擔這個責任的。」高福認為,各國政府應出資鼓勵科研機構、葯企進行類似的研發,「不能要求公司變成慈善機構」。

  「世界各國都應加大對該病毒基礎和應用研究的支持,特別是科研實力強的發達國家和跨國葯企。」姜世勃說,「儘管該病毒疫苗、藥物相關的市場不很樂觀,但也應當勇於承擔疫苗和藥物研發的主要社會責任,並對疫區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指導和物資援助。」

  同時,姜世勃認為,就中國而言,應當有計劃的開展埃博拉病毒的病毒學研究及疫苗和藥物的研發,研究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不受國際約束的疫苗和藥物,作為國家的戰略儲備,在需要的時候控制疫情或對疫區進行援助。

  「因為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中間宿主還未搞清楚,其暴發歷史也證明它隨時可能從野生動物傳染給人,今年的疫情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姜世勃說,「而且恐怖分子利用該病毒研發出可怕生化武器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P4實驗室,千呼萬喚

  然而,在中國開展對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發又談何容易。

  「類似這種研究,需要在P4(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里進行。」趙國屏說,目前,我國尚無一座P4實驗室。

  「在沒有建成P4實驗室的情況下,我們不主張把這個病毒運到中國來。」高福說,儘管從研究的角度還有諸如使用「假病毒」替代活病毒或者通過與國際合作進行研究,但終究不如在自有的P4實驗室方便。

  「隨著國際化的深入,洲際往來越來越密切,歐洲有專門的P4實驗室負責研究非洲一些疾病。」趙國屏說,「國家應該進一步落實這方面的工作,儘快讓我們自己的P4實驗室動起來。今天是埃博拉病毒,明天不一定是什麼病毒出現呢。」

  高福向《中國科學報》記者透露,目前,衛生計生委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昆明)的大動物P4實驗室正在建設中;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P4實驗室預計到今年年底建設完工,預計最快2015年年底或2016年年初就可以投入使用。

  「在P4實驗室的建設和運行中,我們將和法國合作,完成硬體建設后,明年將逐步進行人員培訓、運行程序、試運行等軟體方面的準備,爭取後年可以投入使用。」

  據了解,位於法國里昂的讓-梅里厄 P4實驗室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危病毒實驗室。該實驗室1999年3月開始運作,目標除了研究最新型病毒,也對歷史上舊的、變種的病毒作深入研究和建檔,並找出治療的方法。目前,法國讓-梅里厄 P4實驗室已經成為了國際P4實驗室的樣板。

  「同情使用」折射「孤兒葯」困局

  不過,即使擁有P4實驗室的美歐國家,也不能迅速完成埃博拉疫苗的研發和生產。高福透露說,國際上已有疫苗在做一期臨床試驗,但距離合乎規範地生產,仍需要按年計算,難解燃眉之急。

  此前,兩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國患者已率先接受試驗性新葯治療,他們原本病情嚴重,但在使用名為ZMapp的藥物治療后病情開始好轉。而ZMapp這款藥物並沒有經過深入的臨床試驗,僅在8隻猴子身上做過實驗。

  按照規範,在未經3期臨床驗證、確定藥物的安全和有效性之前,試驗性新藥用於患者是明顯違背醫學倫理的。高福告訴記者,美國得以在緊急時刻越過倫理界限,源於其對藥物的「同情使用」和「備案制」原則。

  據悉,世界衛生組織8月12日在日內瓦公布,認為在此次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嚴重疫情中,向病患提供未經批准的試驗性藥物合乎醫學倫理。而美國當局8月11日即表示,因應賴比瑞亞請求,已經同意把藥物ZMapp的樣品送至賴比瑞亞,協助治療感染埃博拉的醫生。

  同時,「美國疾控中心對藥物實行備案制度,即對研製方研發的藥物進行備案,由研製方對藥效、安全性負相關的法律責任;而我國實行的是批准制度,對藥物審批通過後,就是政府(葯監局)背書了。」高福說,「我們也在探討,要不要借鑒美國的『備案制』。」

  趙國屏指出,從美國破例使用試驗性用藥事件中可以折射出小群體患者的用藥難問題。目前已發現的罕見病超過6000種,如血友病、漸凍人症、戈謝氏病等,但由於患病人群很小,「孤兒葯」(治療罕見病的藥物)的種類十分稀缺,即使有,價格也十分昂貴,以一種戈謝氏病治療藥物為例,一劑針劑就超過20萬元,患者一年用藥花費達200萬元以上。

  「得了罕見病,基本上無葯可醫。」趙國屏說,埃博拉疫情給我們提了個醒,對於遠在另一個半球的傳染病或者罕見病,也應該引起國家的重視,投入人力、資金進行相關研究,破解無葯可醫的困局。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8-15 22:39 | 只看該作者
  埃博拉若傳入中國可應對

  「目前監測、隔離、治療是控制疫情的經典三步準則。」姜世勃說,現在各國首先要做的是制定和執行完善的監測和通報制度,聯手控制疫情蔓延,對於疑似感染病例進行必要的隔離,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對感染者進行支持治療。

  高福認為,從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陸蔓延並形成嚴重疫情的形勢來看,非洲國家明顯應對不力。

  「本來像埃博拉這種病毒在公共衛生體系健全的國家和地區一般不具備大規模暴發的條件,但在缺醫少葯、傳染病綜合防控的能力相對較差的非洲,疫情得以蔓延。」高福說,此外非洲民眾防控傳染病的知識、意識的欠缺,以及非洲文化上有親近亡者的習俗,都導致對埃博拉病毒的防控不力。

  反觀中國,埃博拉疫情加劇以來,我國自上向下各部門、各方面的反應可謂迅速有力。高福介紹說,我國在多起傳染病疫情的防控中,已經形成了系統的防控辦法。針對此次疫情,我國衛生計生委、國家疾控中心、中國科學院多次部署相關工作,從檢驗檢疫到可能的治療方案、從預警到生物安全都有相應的措施,「保證一旦出現疑似病例,就有成套的應急方案應對」。

  據最新消息,華大基因聯合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成功研製了埃博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目前已向國家食葯監總局申請了應急審批,供防治埃博拉疫情使用。

  「非洲有很多中國務工人員,且如今國際貿易、旅遊等往來頻繁,埃博拉病毒通過某種途徑傳播到中國不是沒有可能。」高福說,即使出現病例也不必過分擔憂,憑著我們多年建立起來的防控體系,「我們有信心把它控制住」,而且估計「它的危害比H7N9還要小,也不會像非洲那樣嚴重」。

  實際上,中國政府在防控傳染病方面的經驗正是非洲疫區的標桿。WHO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稱,中國政府真正響應號召,提供的支持對當地防疫十分重要。他說,從「非典」到禽流感,中國在疾控方面的經驗可適用於全世界。

  

  埃博拉病毒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