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賁:如何「鞭屍」死老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4-8-12 0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方周末 2014-08-11

相比起1976年打倒「四人幫」時候的遊行慶祝、歌頌英明,今天民眾對「大老虎」的反應已經理智、冷靜得多。

政治並不註定是骯髒的利己工具, 政治可以成為一項高尚的事業
————————

讀到一篇《反新聞規律的「貪官新聞」》,評論提出,「『打老虎』是一種特權,只能相關部門去打,媒體是不能打活老虎的,相關部門打了之後,成了死老虎,媒體才能去鞭屍。落馬前新聞的靜默,與落馬後新聞瞬時爆發如江河決堤,讓人覺得嚴重違反新聞規律。」

這個評論確實說出了許多人的真實感受:某些體面的大人物昨兒個還在台上人五人六,媒體報道的也都是他們光榮、正確的事情和政績。可是,一旦「出事」,媒體也隨即轉過身來,抖摟出各種腐敗、骯髒的劣跡。媒體覺得挺委屈,他們不能用掌握的證據來打活老虎,而只能事後去對死老虎鞭屍。

其實,在一個民主法治的制度里,擔負「打活老虎」責任的是法律制度而不是媒體;而在老虎打死後,媒體鞭屍也未必無所作為。媒體研究者們早就注意到,官方信源控制著新聞,在許多情況下,媒體通過自己信源得來的信息經常是基於合理懷疑而不是充分的確證。這樣的信息在媒體上暴露后,會形成公眾輿論壓力,促使司法部門進行調查。但媒體不是正義的化身,更不是一個國家的第二法律系統。

法國記者托馬斯·弗倫齊(Thomas Ferenczi)在《媒體與民主》(Media and Democracy)一文中指出,事實上,由於新聞界人士與政治人物之間有密切關係,「他們對媒體應該報道什麼,有著屬於自己狹隘的、局限的理念……這樣也就忽視了民眾的利益。」媒體對活老虎的態度是曖昧的,在老虎被打死之前,媒體中人有他們自己的利益考量,自我職業定位即便不是歌功頌德,往往也是跟隨、附和與捧場。反倒是老虎被打死後,他們才有一些不必懼怕老虎的機會。既如此,何不提出關於他們腐敗的個人和制度原因,多加討論,作一些深度分析?

新聞界若能對權勢人物或階層扮演牛虻的角色,敢於直面權力,實話實說,未雨綢繆,防腐敗於未然,固然很好。但是,如若做不到這個,自然也不必氣餒。斯大林在世之時,沒人敢動這隻大老虎,一直到斷了氣,仍然是一隻可怕的大老虎。可是,蘇共二十大讓他成了死老虎。隨後出現的各種揭露文章和書籍,至今對我們認識斯大林主義的殘酷與荼毒仍然有著極大的啟發意義。所以,鞭屍死老虎不僅不是多餘的,而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

在鞭屍死老虎的時候,媒體可能會扮演兩種完全不同的「鞭屍者」角色,並對民眾起到兩種不同的引導作用。第一種是非政治的圍觀叫好。第二種是有針對性的政治和法治教育。

單純的圍觀叫好,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非政治,它其實也包含著對公共政治的某種理解。那就是,國家大事是上頭的事,不到告訴公眾的時候,咱普通百姓要不造謠、不傳謠。打老虎不是咱的事,跟咱沒關係。咱使不上勁,讓武松替咱們打,咱們只要相信武松,在一邊靜候著,准沒錯!

舒德森在《為什麼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一書中指出,對於旁觀式的民眾參與,「政治活動不需要了解和認知有關的政治議題,需要的只是狂歡性質的社交聚會、例行的戶外篝火、手持火把的遊戲和慶祝。」這樣的政治「是一件團結一致、萬民一心的事情」。相比起1976年打倒「四人幫」時候的遊行慶祝、歌頌英明,今天民眾對「大老虎」的反應已經理智、冷靜得多。

但是,看上去的理智和冷靜背後,卻可能隱藏著冷漠、懷疑和犬儒主義。許多人會認為,那些身居高位、一貫正確、高談理想和主義的人物,他們原來是如此行為不堪,人格低下、道德敗壞、虛偽狡詐;既然如此,如何還能相信政治可以是一件乾淨的事情?

一旦政治本身被視為一件必然骯髒、醜惡的事情,一切政治活動的合法性和所有政治人物的權威性就都會被犬儒主義瓦解。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就負有了一項非常艱巨而迫切的任務,那就是把對死老虎的鞭屍轉變為一個對民主政治和法治希望的教育機會,不斷提醒公眾,要多關心,多思考,不要置身事外,看熱鬧、看稀罕地對待政治。政治並不註定是骯髒的利己工具,政治可以成為一項高尚的事業。媒體與公眾若能這樣對待政治,也許就不會懊惱暫時不能做的,而是試試什麼是眼下可做的了。

(作者為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8: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