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曙光、張弛:60年來中國教育的折騰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4-7-26 1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財經網 2014-07-25

本季度正是一年一度高考、中考、小升初的時候,教育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藉此我們想討論一下教育制度和教育改革問題。人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僅關係到目前的改革轉型,而且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

1,教育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

教育是計劃經濟的最後一個堡壘,是重災區。此論不假。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教育也有進步。比如,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據教育部的統計,2013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達305.86萬人,其中,72.83%的人已經學成回國發展。而且留學生呈年青化的趨勢,從成人、大學生向中小學生髮展。再如,教育的規模有了很大的擴展,現在每年有900多萬高考生,700多萬大學畢業生。還有,學校的硬體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有些過度排場和富麗堂皇。但是,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失誤也很明顯,甚至相當嚴重。這也許是目前最大的共識。其亂象和敗象已經顯現,翻開報紙,也可以看到很多觸目驚心的事例。

――中小學劃分學區,就近上學,但擇校仍然是金錢開路。按照學校的知名度,十萬八萬甚至更多。

――高考作弊時有發生,槍手代考也相當突出,甚至學生、家長、老師合謀,網上也公開招攬生意。

――高考加分問題不小,照顧和特長變成了特權。體育加分,足球4萬,游泳8萬,給了負責裁判和比賽程序的人。另外,報名辦證先得交錢,5萬一個。有的穿上隊服,照個合影,有的做做樣子,測試一下,裁判幫忙就過了。

――高校為了經濟利益,都辦有MBA、EMBA,本來面對的是工商界人士,現在「一半是政界人士」。北大招生辦的於老師說,「學費66.8萬,黨政領導幹部行政級別需正處級以上」,而局級以上需要79.8萬。很多是「官員請客,企業買單」。一些動輒數十萬元學費的培訓班,已經畸變成官員打造人脈圈的「名利場」和「資源聚集地」教授、院士也可以用錢來買。

――高校命案不斷,很多學校每年都有因為學業壓力、情感失戀、瑣事紛爭而跳樓、上吊,甚至動刀殺人。至於大學生犯罪,像葯家鑫、馬加爵等,就不用說了。

總之,教育危機,社會危機已經擺在面前。

2,教育失誤的原因

首先,我們的教育完全功利化了,可以說是功利主義橫行肆虐,包括國家功利主義和個人功利主義。當年毛澤東提出的我們的教育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它的著眼點,不是在培養人,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態、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充滿愛心的人,而是在技能上和智力上進行強化訓練,培養為國家服務的機器,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從個人和家庭來說,是為了找一份能夠搛大錢的好工作。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直到今天,這一方針不僅沒有受到質疑和批判,反而在繼續貫徹實行,而且越來越精緻、越來越公開、越來越嚴重,以至在堅持政治挂帥的同時,又來了個分數挂帥。教育尚未擺脫政治的控制,又落入了金錢的奴役之中。

其次,我們的教育思想專制主義盛行。思想專制主義通過高考的指揮棒,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人格沒有了,不會思想了,不辨是非,不分香臭,只會跟在別人後面人云亦云,亦步亦趨。階級鬥爭教育使學生喪失了同情心和寬容精神,對他人、他國的災難幸災樂禍,拍手稱快,不僅不把敵人當人,而且把自己的同學、朋友、師長,甚至父母當仇人、當敵人。因此,教育思想的專制主義,實際上是奴化教育、蠢化教育、毒化教育。學生成了學習的奴隸,習題的奴隸,老師的奴隸,考試的奴隸,教輔書的奴隸,甚至出版商的奴隸。老師、家長都受到思想專制主義的殘害。

再次,教育的工具化、技術化、程式化和知識化。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的鮮活的人,應當是一樁靈活多樣、生動活潑、身心愉悅的事情,但是我們的教育有一套周密的訓練體系,一套標準答案,一套規定動作,教育變成了流水線,變成了養雞場。中小學生天天做習題,訓練的是解題的技巧。大學生為了學分,除了專業課以外,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沒有時間讀書,特別是讀原著和讀經典。一切教育活動都技術化了、規範化了,都有量化指標,課堂教學有一套模式程式,連各個部分教學的時間分配也有規定。評職稱要看論文數量,字數多少,哪一級刊物發表。教學評估也都有一套打分的指標體系。

3,教育不能再折騰了

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規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但是,60多年來,教育的折騰不斷,改革開放以後,政治上的折騰少了,但教育的折騰還在繼續。以大學教育為例,回顧一下教育折騰的歷史,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迪。

――1952年的院系調整,是教育折騰的開始,按照蘇聯模式進行的調整,肢解了民國留下來的高等教育,保留了少數文理科綜合性大學,撤消了綜合大學的二級學院,按行業歸口建立單科性高校,政府接辦改造了65所私立高校,取締了包括聖約翰大學、燕京大學、震旦大學在內的24所教會津貼的高校。重工輕理,取消了不少學校的政法、財經等人文學科,導致幾代人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

――1958年高等教育大躍進,全國高校從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58年秋天的23500所,沒有辦學條件,沒有師資,沒有生源,學校數量的大躍進變成了教學質量的大倒退。

――1958-1976年的高考不宜錄錄取政策。從1958年起開始對高校學生進行政審,分為四類:1,可錄取機密專業;2,可錄取一般專業;3,降格錄取;4,不宜錄取。出身地主富農、資本家家庭的,家長被劃為右派的,有海外關係、社會關係複雜的學生,基本上不宜錄取或降格錄取,遂使教育不公平合法化。

――十年文革,學校停止招生,先是批判鬥爭老師,后是打派仗,甚至動槍炮,大批青年上山下鄉,高等教育受到全面摧殘。很多工農兵大學生只有小學生的水平。

――1990年代的高校大合併。改革開放后恢復高考,高等教育恢復正常,但是在辦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下,利起了一股合校風,一千多所高等學校、中等學校,被強制合併成412所高校。不僅機構龐大,人員臃腫、效率低下,而且失去歷史特色,丟掉專業優勢,百校一面。

――高校擴招和建大學城。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拉動內需,1999年實行高校擴招。普通高校招生數比上年增加42%,2000年再增加35%,2004年在校生800萬,第二年增加一倍,達1600萬。大學生擴招,研究生也擴招,現在是博士、碩士滿街走。隨著擴招而來的是各地都建大學城,圈佔農田不說,造成的浪費也不論,校區遠離城市,教授住在城裡,沒有高校的傳統氣息,沒有城市的文化氛圍,只有幾座空曠的大樓,簡直是一座孤島,甚至是一座鬼城。

從以上折騰來看,其根本原因在於,不是教育家辦教育,而是官員辦教育,權力代替教育規律,維穩代替了人的培養,學校沒有獨立地位,教授起不了決定作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因此,教育改革不是小改小革,而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變化,教育是為了人,要以人為本,讓人快樂、讓人自由、讓人性升華,讓人格完善。

張曙光(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張弛(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19: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