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教文化:中國神仙的來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以濟世度人為宗旨。故道教徒既通道德,又拜。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其次為玉皇等四御,再次則為眾天神。其他分司不同職責的,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風、雨、雷、電、水、火諸神,以及財神、灶神、城隍、土地等。道教所謂神分有兩種,一者是先天尊神,為天地本源之道的代表,如三清。一者為後天神,為善人或者有大功之人死後封為天神、地神等。仙為後天,指經過某些特殊仙法修行而成。那麼,道教的神仙有哪些來源?

一、來源於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河流等都作為信仰對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山神、河神等。

傳統神學影響,是認識與研究道教神仙譜系的首要因素,中國原始社會的自然宗教逐漸向人為宗教(即神學宗教)的過渡,大致在殷周時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辭。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禮?大宗伯》記:「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風師,雨師,地有社稷,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人鬼則祭祖先也。中國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充實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統,這是道教神靈崇拜的主要來源。

2、圖騰崇拜

例如龍、鳳、熊、虎、玄鳥,花、槐等,成為龍神、花仙等。

如鄂 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 。鄂溫克族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 。苗族、瑤族、畲族的盤瓠傳說。

3、鬼魂崇拜

例如閻王、黑白無常 、鬼王等。

據說為黎族宗教的一種主要內容,及恩施土家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 要的內容。在道教信仰的影響下,雲南瑤族的鬼魂崇拜不論是個體的祈神驅鬼,還是集體的驅鬼除邪,其宗教儀式、儀式主持者、祈禱的神祗、助其驅鬼除邪者等都已明顯道教化,說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為瑤傳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 生殖、祖先崇拜

例如黃帝、三皇五帝等。

彝族、瑤族、基諾族、漢族等許多民族 。

二、對聖賢崇拜的承襲

孔子、孟子、關公、岳飛等 。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有「聖人」、「賢人」 崇拜。以及《上清眾仙真記》、《真靈位業圖》、《無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 列堯舜禹三王,殷湯、周武、齊桓公、漢高祖、劉備等帝王,和諸子聖賢孔丘、顏回、墨翟等。
三、教派因素對道教神仙譜系的構建也有重要影響

道教教派眾多,從創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斗米道創教時,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供奉「三官」,從而魏晉南北朝時,北魏寇謙之的天師道,由於其 享「天師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雲中者音誦新科之誡》 20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為必然的了。

太平道開始創教時,後者則崇拜黃老,供奉「中黃太乙」。東晉中後 期,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新出現的《上清》《靈寶》經中,不再尊太上老君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為最尊,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顯,有的經書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後來在各派協商,融合中提出 「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識,正是在這種師徒關係下,使他們成為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 」,為道教神仙譜系中的最高神。

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創派真人、主祭神靈等。

道教在吸收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宗教、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譜系,並與原來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總支形式。

道教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它時常與其它宗教、人們的傾向願望相互影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