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河南省滑縣老店鎮齊寨村,93歲的抗戰老兵齊修體弓腰駝背,手拄木棍拐杖,肩扛一編織袋「戰利品」——拾荒得來的飲料瓶、垃圾品,舉步維艱,走到家中;並把撿來的「寶貝」放到屋裡。老人說:進入夏季,一天可以撿到20多個飲料瓶,能收入一塊錢。
老人所在的村子叫齊寨村,是河南省直管縣——豫北滑縣老店鎮最偏遠的一個村。齊修體生於1922年3月2日,今年93歲。1938年4月,16歲的齊修體因為家庭貧窮報名參軍,到中國國民革命軍195師服役。在開封、江蘇一帶與日本鬼子打過很多惡仗。這就是抗戰老兵齊修體的「家」,流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現已鮮見。
6月30日下午,在當地誌願者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這位抗戰老兵的家。病床上,躺著清瘦如柴、現年83歲的老伴任秀英。據老人的閨女齊愛見講,父親一共當了三年兵。但老人年事已高,腦子有些糊塗,很多情況已表述不清了,好多打仗故事都是母親以前講給他們的。上世紀80年代初,老人在外地漂泊了十幾年才回到了齊寨老家。如今老兩口已失去了勞動能力,承包到戶的責任田只好租給鄰居耕種,每年只有300斤小麥100斤玉米做口糧。
因為自己身負「國民黨、雜牌軍」的「罪名」,直到今日老人還是不敢承認自己是國軍老兵。如今93歲的老人在村子里「還是抬不起頭」,甚至遭人背後「說三道四」。圖為齊修體老人在打水。
日前,齊修體83歲的老伴任秀英「總吃不下」,在新鄉醫學院住院幾天,被確診為胃癌晚期。兩個兒子一個入贅山西,另一個光棍兒子也五十開外。一個嫁在附近村莊的女兒經常來看老人,但婆家有老有小也幫不了爹娘很多。圖為老人正在用「井涼水」洗臉。
如今已93歲高齡且意識不清的他卻依然記得每天提上編織袋到村子里轉一轉,撿些柴禾,撿些垃圾、破爛、飲料瓶背回家,再給卧病的老伴燒火做飯。老人提起之前含辛茹苦積攢了一輩子「體己錢」1.8萬元「不翼而飛」,老人哭得極為傷心。
齊修體在整理剛從自家菜園裡拔來的青菜。
圖為齊修體老人正在灶膛燒火。
老人就著蒜瓣兒,津津有味地啃起了「菜窩窩」。知情人講,老人的身板很結實。
老人正在給卧病在床的老伴兒晾曬被褥。
3月8日,春節過後,齊修體家裡的「開銷」太多,實在招架不住了,就和老伴兒商量賣點口糧。(資料圖)
6月30日,河南省滑縣老店鎮齊寨村抗戰老兵齊修體的家裡,前天剛剛賣給廢品收購站一批「寶貝」,低矮昏暗的屋子裡顯得乾淨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