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默克爾突然來華的真正原因曝光--中日的正式決裂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4-7-10 14: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搜狐博客 作者 八月旋律
《默克爾見證:中德電動車充電介面統一》。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經濟新聞,這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正式宣告。中國的市場將來是和德國製造共同成長。日本製造在中國市場已經被選擇放棄。

剛剛發表的世界百強企業,日本汽車業就佔一半,可見汽車行業對日本的重要性。

中國汽車市場向來是德美日的天下。日企雖然在中日這麼槽糕的局面下,都保持堅挺,甚至是有不斷復甦和擴大優勢的現象。

《默克爾見證:中德電動車充電介面統一》將給日本車企致命一擊。電動車,未來各國汽車行業的新標準。中國已經把未來的汽車市場交給了德國製造,日本車企在華的優勢在未來電動車市場上瞬間消失。這招簡直就是對日釜底抽薪。

中日政冷經熱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全面轉冷是趨勢。(民間交流不會阻礙,相反國家層面依然給予支持)但是中國市場的真正核心未來將會逐步脫離日本製造。

雖然晶元,照相機等日本特有技術優勢依然強大,但是這是國家意志,中國有著巨大的源源不斷的技術人口,創新意識經過這些年已經深入人心,雖然曾經山寨,偽劣的製造形成慣性依然持續長久,但這不是國家的未來,國家的未來一定會是有責任感,有創新意識的企業家的天下。
中國已經不可能把市場給日本,而在政治上完全和中國對立也無所謂。這種情況也許只有美國有這特殊待遇,日本從各方面來講,都輪不上。

7月7國家祭奠是中國對日的公開政治對抗,那麼今天的德國總理來就是告訴世界,中國的市場未來將由德國製造一起合作。日本在華核心企業的未來已經公開出局。

日媒最近一直很自豪,日資企業加速脫離中國化,似乎暗自嘲笑中國活該。這樣的心態對中國這樣的大國能會有真正的影響嗎?短暫疼痛是肯定有的,但是國家意志對待日資的撤離絲毫沒留戀之情。

將來日資依然在中國會有很多,也會促進雙方互利。但是真正的主導行業,將來一定是和日本製造拼刺刀。所以縮小中國的對日市場將會對雙方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日軍事競爭只是表面,現在已經拉開了中日經濟,中日製造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大幕。日本製造的特點和優勢,很多不是我們所能學習和努力就能做到的。但是未來的勝負往往是多層次的,多變數的。中國製造將來一定擁有巨大的特有優勢,這是真正讓人恐怖的地方。

當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罵在鄙視中國製造的時候,恰恰也就意味著,這個局面遲早會被扭轉過來。我們現在是償還過去垃圾中國製造的影響。

前幾天路過一大學的學生的離校別離之刻。我莫名的也流淚了。為什麼?因為幾個年輕的學子此刻擁抱在一起痛哭,在他們最後必須要分開的那刻,幾個學子一起喊著:「加油,大家一起加油啊。」

突然心裡感覺很溫暖,對中國的未來很有信心。
發表於 14-07-10 08:42:20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