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內外奶粉齊降價:洋品牌「賣萌」降價蹊蹺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4-7-9 14: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奶粉居然聯手降價!近來,國內奶粉行業破天荒有多個企業一起降價,甚至連價格一直高高在上的進口奶粉也加入其中。

  記者了解到,國內外幾大名牌,多美滋、伊利、聖元優博、雅培的多個品類分別在天貓促銷降價,或直接降價,幅度在3%—50%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降價並非來自政府方面的壓力。其實,奶粉市場與樓市某種層面上也有共通性,大家對未來預期不看好,價格就註定從山頂上往下走。

  降價篇中外巨頭齊心

  進入6月以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多個嬰童店,多個品牌奶粉都通過「促銷價」等多種形式降價。在天貓的旗艦店上,南都記者發現,伊利的金領冠罐裝2 段、3段和4段以及金裝罐裝全階段的奶粉都在降價促銷。以「伊利金領冠2段800克×2罐裝」這款規格的產品為例,原價為756元,促銷價為665.28 元,降幅達到12%。此外,「伊利金裝3段900克×2罐裝」降幅甚至高達15%,從原來的316元降至268.6元。

  聖元的降價幅度更狠,「聖元優博0段900克罐裝」(孕婦奶粉)價格直接腰斬,從原來的188元變成94元。其他多款產品也有打折,折扣從20%-35%不等。南都記者在廣州的多個嬰童店,其他國內品牌,例如雅士利、明一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浮。

  乳製品行業諮詢機構普天盛道董事長雷永軍對南都記者表示,在奶粉企業紛紛降價搞促銷的背後,是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生產許可證換證」以及「國內奶粉企業兼并重組方案」等政策紛紛落地之後,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消失,企業可以把原來用於對付新政的資源騰出來,一心一意搞市場,而能馬上見效的莫過於 「價格戰」。聖元董事長張亮此前曾認為,巧取消費心理,不斷調高價格,這個遊戲不可能永遠玩下去,玩到窮盡必定是一場降價大戰。

  令消費者感到意外的,在價格方面一直「高冷」的進口奶粉也有部分加入降價的行列,只是在幅度上遠遜於其國內的同行。在雅培的天貓旗艦店上,美版Sim ilac2段2罐裝(624克規格)降了40元,從398降為358,降幅達到10%。而幾個月前剛降過價的多美滋,其天貓旗艦店上,「精確盈養」系列也有多款產品降價,只是3%的幅度對比「殺價殺得興起」的國內同行來說,有點像是賣萌。

  最近,既沒有來自發改委或工信部等政府部門的「打壓」,也沒有「肉毒桿菌烏龍」之類的負面衝擊,進口奶粉主動選擇降價,顯得頗為蹊蹺。

  這與前幾年洋奶粉每次換配方必漲價的歷史畫面形成鮮明對比:2008年到2012年這5年間,進口奶粉價格的年均漲幅普遍都在10%以上。在奶粉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的在線下的嬰童店,通過各種促銷形式降價的洋品牌更多,南都記者在廣州天河區的一家嬰童店看到,美贊臣、美素佳兒、雅培和惠氏以及多個二線品牌的奶粉都在搞促銷,該嬰童店店主對南都記者透露,「一線品牌一罐就掙十幾塊錢,如果沒有廠家的支持,根本沒有動力去搞促銷。」

  張先生(某乳企銷售主管)對南都記者透露,「奶粉本質上是一個必需品,不是奢侈品,更沒有壟斷,不可能永遠這樣非理性下去,總有一天其價格總會回歸,現在或許是一個開始。」

  攪局者篇仍有3%~4%的凈利

  就在6月降價潮之前兩個月,君樂寶乳業這家嬰幼兒配方奶粉業的「新兵」,進入市場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宣布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價:單罐奶粉(900克規格)僅售130元,這在動輒就是兩三百一罐的奶粉市場上,馬上就引來眾多關注,贊彈者均不在少數,低價反而成了最好的營銷。

  君樂寶在奶粉行業雖然此前未推出自有品牌產品,歷史上也曾經有過糾葛,中國乳業永遠的痛:三鹿,就曾經是君樂寶的股東之一。2008三鹿出事重組之後,君樂寶回購了三鹿手中的股權,在2010年將其自身51%的股權賣給了蒙牛。奶粉業務,是其的新增長點。

  君樂寶乳業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介紹,2013年君樂寶營收36億元,20 14年公司內部預計在50億元左右。有熟悉君樂寶的消息人士對南都記者透露,君樂寶給奶粉業務部下的20 14年指標是5億-8億元。

  君樂寶,是如何成為攪局者的?劉森淼表示,考慮到目前國內奶粉價格高昂,價格已經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決心。奶粉價格的高企,讓君樂寶看到了機會。在三年前奶粉業務中電商渠道一般只佔銷量10%,而目前可以佔到24%,電商、手機端A P P、微商城等成為一種渠道趨勢,目前,君樂寶已與蘇寧紅孩子以及我買網達成協議開設網購平台。君樂寶低價策略的核心就是放棄傳統線下渠道,全部採用電商和電話銷售渠道。由此去掉中間環節、減少運營成本。

  一罐奶粉標價130元,最終能給君樂寶多少利潤?對此,劉森淼的回答是,「我們奶粉還有3%- 4%的凈利潤」。

  原料篇進口奶粉價格持續走低

  在國內上演嬰幼兒配方奶粉降價大戲的同時,在國際市場上,作為原料的奶粉價格也持續走低,尤其是原料奶粉的大戶恆天然,其基粉的競拍價格也持續走低,雖然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此番降價,大部分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導致,但是國際原料市場的價格,如果長期維持現在這樣的頹勢,也會在未來對嬰幼兒奶粉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第三方機構的研究報告指出,紐西蘭奶粉出口價格從20 14年2月4日的5005美元/噸下跌至5月20日的3877美元/噸最低點。主要原因來自於歐美以及紐西蘭的乳企的過量供給,而歐美需求增長有限,新興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主要增長仍然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印度。由於擔心春節生產原料斷貨,國內企業大量進口,但春節銷量並未大幅增長,目前廠商倉庫中原料庫存較高,短期補庫意願低。

  數據顯示,我國奶粉進口量超過本國產量,有研究機構預測,進口奶粉價格的下降會帶動國產奶粉價格下降,進口全脂粉春節前4 .3萬元- 4 .5萬元/噸,4月份降至3 .4萬元/噸(降幅22.7%);國產全脂粉降至3 .2萬元/噸(降幅21.9%)。我國今年1- 4月總進口超過50萬噸(增幅69%),全年預計進口120萬噸。

  歐美聯盟搶灘:或再推動國內奶價走低

  恆天然一直是中國市場的原奶供應大戶,然而美國和歐洲兩大產奶大戶也在爭搶中國市場。這或將再推動國內奶價走低。

  在去年之前,中國從紐西蘭進口的奶粉佔到奶粉總進口70%-80%,但是自從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發生后,歐美的奶粉對中國的出口量激增。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很多進口奶粉都以源自紐西蘭為最大的賣點,肉毒桿菌烏龍事件之後,這種盛況已經很少見到,而且還有達能、惠氏等一線大廠開始主推歐洲產的奶粉,還有一些小一點的品牌悄悄地更換了原料方甚至產地。有國內某二線乳企高管對南都記者坦言,「2013年銷售低於預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奶粉來自恆天然,而恆天然又出了那麼一檔子事兒,現在一二線的消費者消息也很靈通,即使我們之前沒有大張旗鼓地說明我們的奶粉來自恆天然,但是他們也會聞風而動,改買其他牌子,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們必須採取供應商多元化策略。」

  歐美聯軍,策略是走高端。去年雅培就開始主推其美國原裝原罐進口的美版Sim ilac,今天又上馬來自歐洲的菁智純凈(Eleva)系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的是,達能旗下的多美滋今年新推的原裝原罐進口奶粉同樣來自愛爾蘭。

  2015年歐盟就將全面放開對該區域鮮奶產量的限制,屆時增加的供給勢必會進一步衝擊目前國際奶粉價格。

  不過,有不少業內人士均認為,屆時也勢必會對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造成影響,但由於目前國內奶粉高價的癥結主要在流通領域,價格影響機制以及到底能影響到多少,還是未知數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