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思輝:醫生需要的不僅是理解更是信任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6-27 1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6月27日 11:51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思輝

近日,一張照片引起公眾關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兩名醫生歷經32小時,做完了一場手術后,累得癱倒在地上。這張照片獲得讚許的同時也遭到一些質疑。隨後當事醫生面對媒體哽咽說,每個醫生都希望病人好,希望社會能夠給醫生更多理解。

醫生搶救病人累倒在地,有圖有真相,按理說應該沒有爭議吧。事實卻不盡然,一些惡意揣測還是橫空殺出,懷疑照片造假、懷疑新聞不實、懷疑醫生作秀等,一些人言之鑿鑿,卻拿不出任何根據。在一些人的意識里,懷疑本身就不需要任何根據,想說就說,遑論對錯。當懷疑成了一種最廉價的思維方式,由此衍生出的言論就變成了傷人的利器。而遭受誤讀、誤解的一方往往毫無招架之力,除了面對委屈就是消化委屈。

毫無根據的懷疑本質上是一種消極的懷疑主義。這種懷疑完全是一種「習慣性的不信任」。不信任的情緒瀰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至於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應有的信任基礎遭到衝擊。要消除這種不信任感,並不容易。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的專家都曾試圖給出答案,但至今沒有發現什麼「速效葯」。或者說,修復社會信任感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醫生本應是個值得公眾信任的群體,人們在治療疾病時,理應對他們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秉持起碼的信任。這種信任是醫患雙方打交道的基礎。但這些年,醫患糾紛不斷,「醫鬧」頻出,醫生受傷的事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上與這種不信任感密切相關。消除醫患間的不信任,需要彌補醫療投入不足、矯正醫療資源配置的不公、提高醫生的醫德醫風等等,頭緒非常複雜。但是,對醫生少一點毫無根據的懷疑,多一些起碼的信任,卻是現實的必須。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沒有信任,言語變成了木鑼,聲音是空的。有了信任,言語才有生命。」今天,公眾發言的途徑越來越多元,每個人都可以輕鬆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如果我們彼此間缺少起碼的信任,每個職業都可能被污名化,每個人的言論都失去了真實性,我們每天都可能處於「不可預測的危險」之中,這既可怕又毫無必要。醫生需要的不僅是一聲理解,更是起碼的信任。我們每個人在為自己爭取被他人認可的同時,也應彼此多一點信任。相信規則,完善規則,人人都唇齒相依,彼此信任,生活才會更加幸福美好,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安寧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6-27 23:26 | 只看該作者
文化大革命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 世界上大概沒有一個人不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6-27 23: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6-28 00:22 編輯
在一些人的意識里,懷疑本身就不需要任何根據,想說就說,遑論對錯。當懷疑成了一種最廉價的思維方式,由此衍生出的言論就變成了傷人的利器。而遭受誤讀、誤解的一方往往毫無招架之力,除了面對委屈就是消化委屈。


說得真是一針見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