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成人才流失最大國 百萬精英滯留海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5-13 0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4月17日 16:37
來源:鳳凰網教育

7月10日,本報刊發《高中生搶灘「洋高考」調查》一文,引發讀者熱議,其中不乏有識之士對留學人數持續增加、留學生年齡越來越小這一新留學趨勢心存隱憂。

更有數據表明,不光放棄高考赴海外讀書的高中生明顯增多,辦理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不久前剛剛出版的《人才戰爭》一書更是大聲疾呼:中國已經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之一。

以小見大,留學熱潮可能帶來的人才流失,無疑將直接影響21世紀中國在國際人才戰場上的成敗得失。高中大學留不住尖子生、企業研究所要不到一流人才,國內還能留住青年一代精英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事關民族未來。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葛優在電影《天下無賊》里的一句台詞如今已變成經典。

但事實是,相比較中國剛剛加入WTO不久人們對人才外流焦慮甚至恐慌的情緒,如今絕大多數人對大規模留學潮已經習以為常。

將要出去,是否回來?

下個月,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Alex將啟程赴美攻讀MBA。工科出身,一畢業就進入全球500強中排名前三的跨國公司轉行做管理,幾年來輾轉廣州、北京、馬來西亞等地。

將來是否回國,他還沒有想好,「但就商科來講,中國的機會更多,回來的可能性更大。」只是他此前已經到美國繼續攻讀理工科的同學,回國前景並不樂觀。

「國外不論在科研設備和研究環境上,都要優於國內。在國內,你很難想象,不去拉項目就能拿到科研經費。在浮躁的心態之下做研究,不太可能。」

前幾年數據顯示,自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高科技專業畢業生80%去了美國,北京大學這一比例為76%。「基本上也能反映現在的情況。」《人才戰爭》一書的作者、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耀輝表示。

青年精英的外流與流失背後,反映了國內科研、企業機構吸引力的匱乏——從科研機構用人機制、科研環境到薪酬標準,國內外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參加了第一屆留交會、1999年在廣州創業的哈佛海歸袁建華,如今在廣州已創業多年。1992年,袁建華以訪問學者、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員的身份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免疫和傳染病系工作了5年。1997年,袁建華移居加拿大並建立了自己的公司。1999年8月袁建華回到廣州,創辦了廣州杰特免疫診斷製品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廣州市政府為袁建華提供了免費兩年的辦公和研究用房,提供了低價的留學人員周轉公寓,以及10萬元的無償資助;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則為杰特的項目提供了100萬元的無息科技貸款。公司年銷售收入已達3000餘萬元,袁建華對公司將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讓人瞠目的數據

然而,事實可能不像袁建華的創業故事一樣能給人們帶來安慰。讓人瞠目的數據接二連三地衝擊著人們的神經。

中國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中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此前一篇報道稱,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2002年底,中國已有超過58萬人出國留學(不包括公私出國經商和旅遊的中國人),其中公派留學生為6萬多人,目前共有15萬多人回國工作(其中公派生為5萬多人),另外16萬多人畢業后在國外就業,約27萬人正在海外就讀。那麼,就這個數字來說,我國留學人員流失比例達到了近50%。


「這幾年留學人數激增,今年有可能突破30萬人。截至2008年,中國已經派出接近140萬留學生,居世界之最。目前,我估計留學生累積總數達到了150萬人。」王輝耀不無擔心,「去年的數據顯示,歸國留學人員卻只有39萬,滯留在海外的留學生已經超過百萬,無論數量還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見。」

王輝耀在《人才戰爭》中直接傳達了一種迫在眉睫的危機感:「在這場不見硝煙的世界大戰中,中國和印度並不是人才流失比例最高、受害最深的國家,但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

王輝耀說,人才流失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增強了對手。

2007年,被美國高校研究生院錄取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居世界各國留學生之首。中國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高科技人才供應國。2004年《中國統計年鑒》稱,當時中國出生而移居美國的博士約62500人。截至2006年,中國公立研究機構博士總數才不過18493人。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