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抵抗的音樂節--我們真的只是為了音樂嗎(組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5-6 1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69年8月15日,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在紐約伯特利鎮上的一個奶牛場舉行。這場為期三天的音樂盛事,共有32位搖滾明星登台表演,並吸引了45萬名觀眾前來觀看。圖為1969年8月14日,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開幕慶典。

  

  大量的年輕人湧入伯特利,造成了紐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交通堵塞。通向紐約州的高速公路被迫關閉,電視台對交通擁堵進行了直播,並敬告人們不要參加音樂節。圖為1969年8月18日,前往伍音樂節途中被堵在路上的年輕人。

  

  伍德斯托克發生於「迷茫的年代」,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至60年代末,全國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年輕人是反戰運動的主要群體。圖為一名參加音樂節的嬉皮士,在車身上塗滿了反戰標語。

  

  音樂節的預售票價是18美元,現場票價是24美元。但由於大批愛好者毫無預警地入侵,音樂節最終免費向人們開放。圖為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上,爬上舞台架的觀眾。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主題是「愛與和平」,這也與當年最著名的口號「Make Love,Not War」一脈相承。圖為1969年,觀眾帶著子女,坐在草地上觀看音樂節演出。

  

  幾十萬的年輕人逃離現實,尋找並製造屬於自己的「烏托邦」。圖為音樂節中,在河邊聊天的年輕人。

  

  儘管在糟糕的環境和緊張的社會氣氛中進行,音樂節仍達到了難得的平和。良好的氛圍、大規模的人數和高質量的音樂,使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成為了二十世紀最不朽的活動之一。滾石雜誌把其譽為「50個改變搖滾音樂歷史的時刻」之一。圖為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現場。

  

  據記載,現場發生了兩起死亡事故: 一是因為過度吸食海洛因;另一起則是交通事故,一名與會者在草地睡覺,被駛過的拖拉機碾壓而死。圖為音樂節上負傷的觀眾。

  

  1969年12月,滾石樂隊為複製「伍德斯托克」的輝煌,在舊金山舉行了一場免費演唱會。不幸的是,被請來維護現場秩序的飛車黨「地獄天使」,和歌迷發生了嚴重的肢體衝突。演唱會因一位歌迷的死亡而告終。

  

  伍德斯托克構建起的搖滾烏托邦,在僅僅持續了四個月後,被滾石音樂會的暴力事件所打破。圖為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現場。

  

  20世紀90年代初,搖滾音樂開始在中國流行。2000年5月1日,北京迷笛音樂學校進行了一場畢業彙報演出,這是第一屆「迷笛音樂節」,又被稱作是中國的「伍德斯托克」。圖為2002年迷笛音樂節,「便利商店」樂隊表演現場。

  

  第一屆迷笛音樂節在學校禮堂舉行,演出的30支樂隊均為迷笛學校的學生,現場有近千名觀眾。圖為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全景。

  

  2000年至2003年間舉辦的迷笛音樂節不收取門票,並提供免費啤酒。所有參演的演出樂隊一律義務演出。圖為2002年,迷笛音樂節上的「紅毛」觀眾。

  

  2002年,迷笛音樂節,中國搖滾教父崔健在草地上與歌迷交流。他的成名曲《一無所有》,被認為是中國搖滾樂的開山之作。

  

  作為中國第一個搖滾音樂節,迷笛吸引了大量熱愛搖滾的「叛逆」青年。2003年,迷笛音樂節的每日觀眾達已5千人次。圖為在迷笛學校外擺攤的小販。

  

  2002年,迷笛的學生宿舍臨時開放,為樂隊及觀眾提供住宿。晚上,學生志願者們在宿舍走廊里聊天。

  

  2002年,迷笛音樂節,一名裸體「跳水」的觀眾被現場保安制止。

  

  2003年,年輕人在迷笛音樂節上「遛白菜」。這也成為迷笛的傳統之一,2014年迷笛,發起「溜白菜」活動的行為藝術家韓冰稱,大白菜寂寞,又有隨時被丟棄的危險,人也如此,說白了,「遛白菜」,其實「遛」的是自己。

  

  隨著觀眾人數的增加,迷笛開始走出校園。2004年,迷笛音樂節在北京雕塑公園舉行,首次收取門票,價格為每人十元。圖為2004年,一群參加迷笛音樂節年輕人。

  

  據統計,從2006年開始,中國的音樂節數量開始大幅度增長。2009年,中國舉辦的各式音樂節共計44場,2011年為114場,三年間的增幅高達159%。圖為2011年,山東迷笛音樂節的一位女觀眾。

  

  2012年5月1日,北京迷笛音樂節,「私奔的理想」樂隊主唱和吉它手拍攝了以音樂節為背景的婚紗照。

  

  2009年,草莓音樂節的誕生,改變了以往中國音樂節的純搖滾路線,流行音樂開始在草地上迴響。圖為2010北京草莓音樂節,「快樂女聲」曾軼可演出現場。

  

  藉由流行歌手的高人氣,草莓音樂節吸引了大批不聽搖滾樂的青年。音樂節不再是叛逆青年的地下聚會,而作為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融入主流文化之中。

  

  國內音樂節的數量及規模迅速擴張,也時有事故發生。2014年5月1日,北京迷笛音樂節,「后海大鯊魚」樂隊成員因演出被中途掐斷,當眾毆打導演。

  

  為了應對大規模聚集的人群,防止事故發生,主辦方不得不增加安保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圖為2014年5月3日,北京草莓音樂節

  

  2014年5月3日,北京草莓音樂節因天氣惡劣取消部分演出。作為壓軸登場的張曼玉,僅演出了兩首歌就被工作人員緊急叫停。兩天前,張曼玉在上海站的演出,因為跑調而在網上引起了討論。

  

  2014年5月3日,北京草莓音樂節因舞台坍塌而草草結束;迷笛音樂節人數過多,導致交通癱瘓。儘管充滿爭議,音樂節依然會在中國持續發酵。圖為2014年草莓音樂節,抱團取暖的觀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