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少林禪醫說養生---佛眼觀醫:從禮而來的身心療法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4-14 2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醫學非常關注疾病與身心的關係。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佛教的頂禮、懺悔、唱誦、打坐參禪、看護病人、發願、八正道、三學、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療法,對建立人生正確的心理觀和生活態度,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頂禮:佛教徒的最高禮節就是頂禮,其動作狀態類似於普通人的磕頭。單從外觀看,這種屈伸胺體的全身運動,可以達到舒緩筋骨、通經疏絡的效用。此外佛教徒的頂禮,其關鍵點不在動作,而是著重在心意,心情專一虔誠,動作徐緩安詳,意作觀想,觀一身化無量身,遍往十方無量世界禮拜供養無量諸佛,利益無量眾生。從傳統養生角度看,這種動作實質上是一種養生功中的導引術,與打拳同具散化明點(精)的作用。至於信仰者禮拜時虔誠感情的好發,和做了善功德所帶來的心理安和、舒暢,對身心的好處,更是不言而喻了。
懺悔:《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將汗悔列為菩薩十大願王之一。斤者斤除業障,前世今生所造身口意惡業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中,必然感生包括疾病在內的惡業果報,不但引生輪迴苦果,而且現前形成的心理負擔,導致身心疾病。佛教徒常行懺悔,想象面臨佛菩薩聖眾、諸護法神,至誠發露惡業,痛心悔過,立誓洗心革面,不造新業。不僅自斤惡業,而且代為一切眾生汗悔。不僅作世俗懺悔,而且行實相汗悔,觀罪業本空,徹底放下一切精神負擔。從心理療法角度看,這種懺悔,是釋放潛意識中的不良積澱、消解精神負擔的妙法,怎能說沒有治療身心疾病的效用呢?如果懂得真懺悔,然後再誦經念佛,效果是非常殊勝的,不論修學哪個法門,懺悔都是洗刷心靈的良藥。什麼是真懺悔?不是懺悔完離開了佛堂,煩惱的還煩惱,做壞事的還做壞事,這樣的懺悔就僅僅變成一種形式了。"罪從心起將心斤",我們所造的一切業和一切罪是從分別心、執著心、嫉妒心、虛榮心、貪嗔痴慢心、名聞利養心中造出來的,一定要把這些錯誤的想法全部懺悔掉,把嗔恨心轉成慈悲心,傲慢心轉成恭敬心,邪知邪見心轉成正知正見心,迷惑心轉成覺悟的心,攀緣心轉成隨緣心,雜亂心轉成清凈心,分別心轉成平等心,煩惱心轉成菩提心,這就是真汗悔,是"罪從心起將心斤"的真實義。經常這樣汗悔,其實就像我們每天洗操一樣,自己的心靈時時得到凈化和洗刷,懷著美好的心靈去面對每天初升的太陽,我們怎麼會不健康呢?
             唱誦:佛教徒唱誦時,放舍萬念,以虔敬心、無分別心徐徐緩唱、誦渴贊經文,配以鍾磐、木魚、鼓等樂器的和嗚,加上佛堂布置的莊嚴,與松她療法、催眠療法的誘導有同樣的效果,很容易讓人進入氣功狀態。《自我分析》一書說:"如果大聲反覆地朗誦祈禱的文句和佛經等,可以將長久積鬱於心、即刻就要爆發的怒火、怨氣以及其他激烈的情緒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發散出去,起到凈化心靈的巨大作用。」經現代實驗觀測證明:不做禪修而僅以虔誠心專註誦念經文者,與禪修有素者入靜時的腦電、心電極為相近,都表現出額、枕、心各部分功率譜能級增高,波活動明顯前移,心電能級增高十分活躍等特徵。研究認為,心腦之間在幅度與頻率上表現出的這種協同關係,是最完美、和諧的意識激髮狀態。現在流行的"氣功朗讀法"、"聽音樂入靜法",即脫胎於此,而其入靜效果未必勝於佛教的唱誦。
             坐禪:我們的心經常是向外攀緣的,妄想紛飛,念頭生滅,永無停止,讓人心神不寧,影響身體的作息。就生理上來說,妄想會使神經系統受到刺激,造成不協調的現象,例如遇到意外驚嚇時,會有顏面發青、手腳發冷、精神恍惚等現象,這是因為心神不寧導致。透過靜坐,將身心調和,使情緒穩定,呼吸順暢,有益血液循環,調暢五臟六腕,必能減少無謂的傷害。天台智者大師對於禪定治病的功效非常肯定,他說:"夫禪坐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因此,坐禪不只是精神上的健康法,更能達到生理上的健康。
           總之,佛教的養身之道,是以"明心"、"養性"為根本,以"一大目標"、"四種修持法"為樞機。創造保精、固氣、養神的條件,強化精、氣、神人身三寶,達到固本培元、怯邪扶正、防病強身、健康長壽的目標。
佛法是心法,醫治眾生的病,而一切法門的目的,無非在消融生活中的矛盾與衝突,使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要治好人心理的毛病,石頭無際禪師有一劑心藥方,是治心的妙藥:"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陽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專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病,例如貪慾心重者,佛陀教他用不凈觀來對治觀想不凈的種種,自然不會再起貪愛。對於嗔恨心重的人,就教他慈悲觀,發脾氣時,只要一念慈悲心起,怒氣就發不起來。若愚痴太重,就以因緣觀來對治,想到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生滅無常,猶如飛塵與類土,何必愚痴呢?明代惑山德清大師說:"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擔,一劑養神平胃散兩重和氣得肝腸。」若是懂得陶冶心神,修養自己的心地,凡事心平氣和,必能身心健康,受用無窮。
如果我們果能,如此則百病消除。

0

主題

60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沙發
fox2014 發表於 2014-4-22 08:23 | 只看該作者
一念慈悲怒氣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03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3
取經歸來 發表於 2014-6-16 16:51 | 只看該作者
多角度講述日常小疾小病的防治與身體的養護,娓娓道來,法簡意深,一用就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10

帖子

2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5
4
一念萬年 發表於 2014-6-17 08:43 | 只看該作者
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相關疾病,運用傳統運動療法康復訓練,運用中藥進行傷后調補,擅長時間養生、運動養生、本草養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03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5
取經歸來 發表於 2014-6-18 12:01 | 只看該作者
少林寺的養生是在參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02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6
不可說 發表於 2014-6-18 17:00 | 只看該作者
多角度講述日常小疾小病的防治與身體的養護,娓娓道來,法簡意深,一用就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10

帖子

2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5
7
一念萬年 發表於 2014-6-19 10:56 | 只看該作者
少林寺的養生是在參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03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8
取經歸來 發表於 2014-6-19 16:28 | 只看該作者
衷心地感謝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少林文化事業發展的仁人志士,並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支持少林文化事業,共同開創少林文化事業新局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10

帖子

2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5
9
一念萬年 發表於 2014-6-20 10:25 | 只看該作者
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相關疾病,運用傳統運動療法康復訓練,運用中藥進行傷后調補,擅長時間養生、運動養生、本草養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176

帖子

17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7
10
唐僧騎馬 發表於 2014-6-20 15:56 | 只看該作者
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相關疾病,運用傳統運動療法康復訓練,運用中藥進行傷后調補,擅長時間養生、運動養生、本草養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9

帖子

13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5
11
親親我我 發表於 2014-6-20 16:07 | 只看該作者
少林文化的一禪一武,一動一靜,對統一身心和諧是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少林寺主張通過禪武修鍊達到身心和諧,而人的身心和諧,也就是健康的根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12
MH370 發表於 2014-6-26 09:08 | 只看該作者
禪宗文化所蘊含的「向善、向上、感恩、回報」等的人本精神以及其所體現的「靜、凈、簡、專」等的核心思想,對幫助現代人「從物質走向精神,從污染走向清凈、從迷失走向覺醒,從凡夫走向聖者」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幫助作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3
hello2014006 發表於 2014-7-3 08:11 | 只看該作者
自接受少林禪武醫治療已兩年,身心受益良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7
14
不懂就百度 發表於 2014-7-8 11:29 | 只看該作者
佛教的養身之道,是以"明心"、"養性"為根本,以"一大目標"、"四種修持法"為樞機。創造保精、固氣、養神的條件,強化精、氣、神人身三寶,達到固本培元、怯邪扶正、防病強身、健康長壽的目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9

帖子

19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6
15
擎天柱2014 發表於 2014-7-9 08:44 | 只看該作者
來和樓主學習中醫知識,禪醫文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7
16
不懂就百度 發表於 2014-7-9 11:52 | 只看該作者
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相關疾病,運用傳統運動療法康復訓練,運用中藥進行傷后調補,擅長時間養生、運動養生、本草養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7
xmkp 發表於 2014-7-10 08:28 | 只看該作者
佛教徒的最高禮節就是頂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5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18
騎著毛驢去流浪 發表於 2014-7-12 11:20 | 只看該作者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佛教的頂禮、懺悔、唱誦、打坐參禪、看護病人、發願、八正道、三學、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療法,對建立人生正確的心理觀和生活態度,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帖子

15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8
19
爸爸去哪了 發表於 2014-7-21 08:29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認為沒有絕對健康的人 。中醫還認為人的病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偏造成的。 - 。生活一定不要偏。包括吃喝住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176

帖子

17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7
20
唐僧騎馬 發表於 2014-7-22 08:27 | 只看該作者
少林文化的一禪一武,一動一靜,對統一身心和諧是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少林寺主張通過禪武修鍊達到身心和諧,而人的身心和諧,也就是健康的根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