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550)中國人迷失了上帝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4-3-31 1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550): 中國人迷失了上帝

中國人也有原罪意識

  aaa也許自夏娃偷吃禁果的一剎那起,人神關係便呈現出一種斷裂狀態。商人祭神儀式的盛大與熱烈是人類歷史上其它民族所無法與之相比的。那忘卻羞恥的裸舞、那在酣暢的酒醉中與神的溝通、那在濃煙烈火中漸化為灰燼的的牛羊、那血祭的輝煌與慘烈、那依次擺放的沉重恢宏的青銅彝器,這一切都似乎表明了商人慾修復人神關係的迫切願望。然而,上帝仍然是上帝,人還是人,神人兩相隔絕的局面並未因此改變。更有甚之,上帝不僅連永久統治天下的特權都沒有給予商人,而且在商亡后僅僅幾百年的時間裡就迅速地退出了中國人的信仰世界,以至於多年以後當上帝信仰隨西方傳教士回到中國的時候,中國人竟把上帝當成了純粹西方人的神祗。

  發生於商周時代的信仰巨變是極其突然也是令人費解的。清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敏銳地指出:「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雖然商人的上帝同希伯來人的上帝都具有同樣的至高無上性,但令人無法忽略的是,表現在人神關係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這是導致上帝後來在中國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希伯來民族的人神關係是直接的,人可以直接向神禱告,並且可以親耳聆聽上帝的話語。而在殷商時代的中國人那兒,人神關係卻是間接的。商人的世界是一個極為龐雜的系統,上帝不僅主宰著天地自然、人間禍福,還統轄著一個由祖先諸神和自然界諸神以及使者組成的帝廷。商王若對帝有所祈求,從不直接祭祀於上帝,而往往以帝廷為祭祀的媒介。他要向自己的先祖祈禱,先祖「賓」於上帝,再轉達人王之所求。(在卜辭中,先祖或其它自然神謁見上帝稱為「賓」。)在商人的觀念里,去世的祖先將直接到達神界,與神處於同一界域之中,人間、神界雖兩相隔離,但人憑其與祖先的血緣連接再通過一定的巫覡儀式就可以實現與至上神的交通。這就好比我們今天的人有求於某行政長官,因礙於情面、底氣不足等原因就委託一位既與自己熟悉同時又與這位長官關係密切的人幫助自己疏通一樣。商人在人神關係上的這種處事方式為以後泛濫於中國社會生活中的世俗關係學播下了一顆功利的種子。

  在已經發現了宇宙至高神的前提之下,商人卻仍然保留了原始意義上的祖宗魂靈崇拜和自然諸神崇拜,這的確令人大惑不解。顯然,殷商時代的中國先祖遠遠缺乏一種對人類自身的信心,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與至上神直接交談。那麼,當時的中國人仍深陷於原罪意識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是什麼使他們不敢越雷池一步直接賓於上帝?是什麼使他們傾其所有甚至犧牲人類自身的生命近乎瘋狂地來朝拜上帝?是什麼使他們不厭其煩地去討好那些原始的鬼魂神靈,藉助於他們在上帝面前所進的吉言為人類自身討回一點平安?這讓我們更有理由肯定原罪意識在古代中國的存在。商周之際的信仰巨變的標誌之一也許正包括原罪意識的存在與喪失。周代建立之後,人開始變得自大起來,這同商代的中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正如今日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商周文獻中竟無法找到任何有關宇宙起源神話的蹤影。那是因為我們深浸於原罪意識中的先祖恥於談及此事,所以只把那些創世故事隱藏在每個具體的象形文字之中。因而,他們只能用瘋狂的裸舞來表達他們對夏娃偷食禁果之前的那個不以裸露為恥的童真時期的嚮往和懷念,只能用大量的玉液瓊漿來取悅於神,同時也讓自己在迷醉中渲瀉內心的懺悔與痛楚。青銅器皿上不止一次地出現了猛獸食人的形象,不能不看出人對人自身的憎恨。遍佈於青銅禮器上的饕餮、龍夔等紋飾深刻地表達了先祖那種被神拋棄的痛苦和靈魂中的動蕩與不安。那個在史書中被萬世唾罵其實一直在為商族的命運憂心如焚的紂王在兵敗后登上鹿台,衣其寶玉衣,從容赴火而死。玉是商人祭帝的最精美的禮品,而人牲又是他們給予上帝的至尊奉獻,玉器環身以焚幾乎就是人對上帝的最崇高的禮祭。紂王把自己當成了整個商朝歷史上的最後一次人祭的犧牲,這是怎樣的疼痛與隱忍!

  人對人類自身的信心只能來源於上帝。希伯來人在穿越兩千年的等待中終於迎來了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並在他的偉大救贖中恢復了人的自信。而在基督降臨一千年前的東方,信心的喪失和對人類命運的強烈失望使人走向了事物發展的另一極。中國先祖很快由極端的缺乏自信走向了極端的自高自大,由被神拋棄走上了主動拋棄神的路途。

  這也許是一種通常意義上的文化早熟,但絕不是神所期望的早熟。這種早熟為儒家文化——一種虛假意義上的人文主義在中國的興起做好了心理上的準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1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