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扣籃大賽遭遇惡評?

[複製鏈接]

2632

主題

3089

帖子

62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2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極品 發表於 2014-2-19 1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改制是這屆扣籃大賽遭遇大規模吐槽的核心原因,球迷心目中的個人PK,變成了團隊較量,而扣籃和團隊沒有絲毫關係。

新總裁肖華上任接替斯特恩,顯然想對原有的全明星周末進行改革,突出團隊感是主題,所以「全明星周六」的四個單元特地安排了喬治和庫里作為東西部各自的隊長,除三分球大賽之外,「投籃之星」、「技術挑戰」和「扣籃大賽」都以團隊面貌呈現。但正如三分球比賽無法組成團隊之外,展現個人技能的扣籃,同樣是團隊無法表現的。
相反,團隊形式削弱了個人的表現機會,而不像在技術挑戰賽上,利拉德在初賽用速度幫助了特雷•伯克,決賽中利拉德有失誤,是伯克用速度幫助了利拉德,他們的冠軍來自團隊協作(儘管個人的技能表現也被削弱了,沒有人知道誰更快)。

沃爾的最後一扣——飛越吉祥物背身拉杆反扣——無疑是當晚最精彩、是有創意的表演,他也因此獲得了全球球迷最多的網路票數。但正因為精彩,球迷希望精彩繼續,此時扣籃大賽卻戛然而止,因為東部已經以3-0完勝。團隊的勝利代替了個人的勝利,讓球迷覺得未飽眼福。其實,NBA的設計是5戰3勝,如果特倫斯•羅斯和喬治其中一位輸給西部的利拉德和巴恩斯,較量就要繼續,輸的那位要淘汰,剩下的重新捉對較量。沃爾、喬治和羅斯顯然已經準備了更多的動作,但此時比賽已經結束。

也有不少球迷感覺動作平淡無奇,遠不及他們的期待,更無法讓他們回到2000年奧克蘭全明星周末的扣籃盛典。這其實見仁見智,我本人覺得六位扣將都有精彩演出,巴恩斯稍遜,其餘五位都有創新和難度。

巴恩斯是一位風車扣將,各角度都能展現長臂的力度和速度,但因為前兩次失誤,不得不減少了幅度,讓動作看起來不是那麼炫。
邁克勒莫飛越奧尼爾,無論從難度還是創意,都經得起推敲。要知道他飛的是椅背,是硬傢伙,不是人的肩膀,稍有閃失,奧尼爾也救不了他。他騰空而起時,像極了芝加哥聯航中心門前的那尊飛人雕像。

利拉德在第一輪自由表演階段,已經有過漂亮的胯下換手扣籃,他在和羅斯的PK中,用的是自拋自接後轉身270度轉體單臂扣籃,力度和難度都可以,只是創意不夠。

衛冕冠軍羅斯的扣籃難在飛在空中抓起別人手中托著的籃球,至於胯下換手風車灌籃,因為接前一個動作顯得難度較大。雖然也一般,但「魔術帥」那一票決定了利拉德落敗。

喬治有機會成為當晚的「扣籃之星」,也就是以前的個人冠軍。他設計的動作是後轉身360度胯下換手風車灌籃,和利拉德不同的是,他的轉身是整整一周,而運球起跳和利拉德自拋自接相比,難度略小。更重要的是他的前兩次都失敗了,令他第三次減少了幅度。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沃爾的空中摺疊反扣印象一般,在我看過的扣籃比賽中,這是難度最大的表演之一,更何況他要在空中飛越吉祥物的過程中抓球,滯空時間長,稍有閃失就會「掛人」摔倒。沃爾給人印象不深的另一個原因,是並非的有轉播的電視台都播放了他最後得獎的鏡頭。而我在樂視轉播的時候,在現場主持人宣布之前,喊出了「John Wall」,應該大多數會有同感。
其實,今年的扣籃比賽比過去豐富,因為參加的人多,也是1988年以來第一次有三名全明星參加。遺憾的是PK過程太過簡單粗暴,利拉德沒有和沃爾交手,沃爾也沒有和同隊的喬治和羅斯交手,這是賽制改革的最大弊病。而第一輪自由表演毫無意義,因為它只決定第二輪哪個組先扣。

眾口難調,扣籃大賽就和春晚一樣。過去幾年,年年都有人喊要改,真的改了,現在大多數人呼籲改回去。
NBA應該反省一下這次團隊設置的問題,因為庫里和喬治兩個隊長,自從一開始露面以後,他們的身份就此消失了,看不到整場的串聯作用,四個比賽單元,東西部其實打個平手,也沒有任何體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