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民主國家是如何失敗的 !

[複製鏈接]

970

主題

1283

帖子

226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假裝從無錫來 發表於 2014-2-5 01:2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落敗的政黨通過衝上街頭的方式,試圖奪回政權,這令人感覺恐懼。而數百萬民眾的加入,更讓人毛骨悚然。人人通過暴力反暴力——這樣的民主註定是泥沼。

文/馬立明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反對民主,而是試圖論證,通向民主的道路上存在多個陷阱。

泰國的「包圍曼谷」行動已經持續了幾周。如媒體預料的那樣,如此大規模的民眾行動,如此你死我活的鬥爭姿態,擦槍走火是遲早的事。26日,反政府領導人之一的素廷(Suthin Taratin)遭到槍殺,當時他正在曼谷一個投票站進行演講,一輛小汽車靠近他,向他射來兩顆子彈,一顆打中了他的腿部,另一顆則打穿了他的腦門。兇手雖然身份不明,但媒體猜測非常可能是來自他信集團的支持者。泰國的政治局勢雖然混亂,但脈絡非常清晰——敵對者分為水火不容兩大陣營,一邊是支持為泰黨即他信、英拉集團的廣大平民(包括農民、城市草根),他們以「紅衫軍」的形式大鬧街頭;一邊是泰國南部的廣大中產階級、企業家為代表的精英階層,「黃衫軍」則代表著他們的利益。



【圖註:當地時間2014年1月9日,泰國曼谷,反對派領導人素帖參加集會,為「封鎖曼谷」行動預熱,他坐在地上吃午餐。據悉,數千名泰國反政府示威者走上曼谷街頭,為13日的「封鎖曼谷」行動預熱,要求泰國總理英拉下台。】

一個國家,總有不同的階層,各有利益訴求是正常的事。民主的設計,應當是各政治力量在治國理念上尋找最大公約數,以協調各方利益。只有一個精密的制度設計,才能保證各方力量得到制衡,民眾滿意或部分滿意選舉結果,國家才能有秩序地發展,民主才真正發展到與它威望相匹配的地位。然而,泰國的民主卻徹底失敗,與其共同崩裂的,還有整個國家。此前輿論認為,包圍曼谷的反英拉運動撕裂了泰國社會,甚至有可能使泰國陷入內戰。素廷的死,非常有可能引發反對派的瘋狂報復,進而令泰國內戰、分裂成為現實。

這個星球上,成功的民主國家不到20個,但失敗的卻有很多。很多人認為終結了極權統治,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就會自然到來,但事實並非如此。通往民主的道路上布滿了各種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踩進去,既有可能出現凱羅塞斯所指的「並非威權也非貨真價實的民主」的「灰色地帶」,比如哈薩克;有可能出現「伊斯蘭復辟」,民眾一夜之間重新舉起《古蘭經》,比如埃及、突尼西亞;也有可能變成面目可憎、效率低下的民主,比如印度,三分之一立法議員有官司纏身,其中不乏殺人、強姦等罪名;更有可能成為索馬利亞的「無政府主義」,山頭林立,各派武鬥,民眾之間以AK47互相射擊,重返霍布斯的「叢林社會」……這些國家的民主,總是因種種外力遭遇扭曲、變形,如弗朗西斯·福山所說,「民主的失敗,與其說是在概念上,不如說是在執行中」。泰國的民主呢?則跌入了另外一個陷阱之中。

在2006年軍事政變、他信倒台之後,泰國就一直被所謂的民主所煎熬。泰國的民眾,表面上掌握著選票,在程序上擁有決定最高領導人的權利。因此,無論是農民、工人、手工業者,還是中產階層、企業家階層,都迸發出巨大熱情,試圖以選票實現自己的利益。問題是,哪一方選舉上台,他的對手則會以街頭政治形式大唱反調,進行種種反政府示威,非要將領導人拉下台不可。這時,被煽動的民眾就成為政敵的打手,以「民主」之名,為反政府暴行貼上冠冕堂皇的名號。英拉在任僅僅兩年,還沒獲得足夠的時間與機會實施泰國的改革,卻遭遇數萬反對派包圍,一個充滿活力的政權剎那間岌岌可危。



(資料圖:泰國現任總理英拉。)

然而,英拉未必值得我們同情,兩年前,她的支持者紅衫軍,照樣是通過街頭政治,將前任泰國總理阿披實拉下馬。當時,紅衫軍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並不比今日遜色。 2010年4月7日,紅衫軍示威民眾向泰國國會發起了衝擊,他們駕駛卡車撞開大門,數百人強行進入國會大院。諷刺的是,今天英拉遇到了前任阿披實相似的局面,而阿披實被媒體一致認為是「圍攻曼谷」的幕後推手。說到底,依然是英拉與阿披實的兩派政治鬥爭,民眾只是被煽動、被利用,成為各自手中的「撞城錘」。

本來說,民主選舉這場遊戲,肯定有輸有贏,輸了就得服輸,寄望下一次大選能贏回來。但是,落敗的政黨通過衝上街頭的方式,試圖奪回政權,這令人感覺恐懼。而數百萬民眾的加入,更讓人毛骨悚然。這樣任意破壞規則、更改結果,民主必然變成「胡攪蠻纏」。一旦雙方都破壞規則,必然相互推搡、爆發衝突,賄選、舞弊、黑箱操作還算小事,一旦暗殺、武鬥泛濫,國家必然陷入災變之中。即使英拉被圍攻下台,他信力量在重整旗鼓后,必然再次站在新政府的對立面,這形成一個死循環。

參與街頭政治的示威者總是宣稱,他們的舉動是因為「關注泰國的命運」。殊不知,參與這場荒誕的鬥爭的人,恰恰就是對國家最不負責的人。他們的示威,可以說是一種無賴般的耍潑,卻要將整個國家與民族搭了進去。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他們不介意彼此傷害。然而,對他們的指責又是虛弱的,因為制度給了他們耍潑的自由,他們只是充分利用了設計漏洞而已。更無奈的是,這個設計漏洞,從技術上無法彌補。

民主是個好東西,但現實的經驗往往並非如此。一個沒有完善規則支撐的民主,不僅無法反映民意,而且撕裂了整個國家。就比如一場拳擊對打,只有具備擂台、規則、裁判的前提,才是正常的體育賽事,是良性的競技;如果沒有這些前提,那就是暴力,是傷害,是殺戮。同理可證,沒有規則制約的民主,只能是一場「泰式文革」。正如香港評論家邱立本所說,「本來應該在權力殿堂中要冷靜解決的問題,卻在街頭通過武鬥的方式解決,民眾打著民主的幌子,干著最傷害國家利益的事情」。

實踐證明,沒有制度安排,好倫理往往淪為壞政治,越是冠冕堂皇的口號,其暴力就越具有蠱惑性。數百萬民眾雖然掌握選票,但在整個民主體系中卻扮演了助紂為虐的角色。他們要麼為利益所驅使,認為自己所擁護的派系能為自己實現利益;要麼就被民主的概念沖昏頭腦,受到某個口號蠱惑,形成群體效應,陷入集體無意識之中。群眾是個無名氏,他們可以一哄而上,卻沒人為革命的後果負責。勒龐指出過群眾運動的可怕,「徹底摧毀一個破敗的文明,一直是群眾最明確的任務……群眾只有強大的破壞力,他們的規律永遠是回到野蠻階段」。集體的力量與無責任狀態,這讓泰國街頭運動走向荒謬與殘暴。漸漸地,泰國的街頭政治變成一場「概念上的革命」,扔出一個「新概念」便能發動一場運動。這令人想起了伯恩斯坦的名言:「最終目的已經微不足道,運動就是一切。」

某種意義上,泰國是自由至上主義者的天堂,因為選民可以任意發泄。除了國王不能褻瀆外,泰國人可以任意指責政府、總理、國會,某種意義上形成「大社會,小政府」的架構。諷刺的是,這種自由卻是普通人的噩夢。缺乏強大的政府,導致社會安保力量嚴重不足。普通民眾很多都持有槍支,甚至還有手榴彈。有的人結成武裝社團,不時使用暴力,其他人別無選擇,為了自身安全只好結成其他團派,以增強抵抗力量。這種「囚徒困境」,造成民間的軍備競賽。大型運動常常造成暴力衝突,導致人人自危。

再次重申,民主的確是好東西。建立良好的現代民主制度,政治學家經常將其形容為「抵達丹麥」,因為丹麥是民主最好的樣本——它被學者蘭特·普利斯特形容為「民主、穩定、熱愛和平、繁榮、包容、政治腐敗極低」,它是一個精妙構建的結果。這個成功的民主模式,弗蘭西斯·福山將其總結為三個要素:國家、法治、負責任的政府。他表示,「成功的現代自由民主制,把這三種制度結合在穩定的平衡中。」否則,就無法「抵達丹麥」,而會「抵達」泰國、印度、奈及利亞、索馬利亞、哈薩克、烏克蘭……這些都是民主的不同陷阱。遺憾的是,連丹麥人也說不清自己是如何建立完善的民主,通往丹麥的路徑,未必人人可以抵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印度學者阿瑪蒂亞·森說,民主制度至今為止仍是一種「預設」,這個藥方並非人人管用。

「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樣的民主。」或者這句話可以恰當地解釋泰國民主失敗的原因。泰國缺乏民主的土壤,大多選民都著眼於眼前利益,不顧國家大局;精英階層也通過耍潑耍賴取得政權;人人通過暴力反暴力——這樣的民主註定是泥沼。福山指出,「在社會某個特定階段,都會受到前一階段的影響」。在泰國嫁接民主之前,這個國度依然是由族群構成的封建社會;每個族群即使有政治領袖,其義務必然是使本族利益最大化;族群、部落之間存在積怨,暴力衝突是常態。從民眾到政治家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死鑽制度漏洞,以胡攪蠻纏手段干擾政治。這話其實也能解釋或部分解釋其他國家民主失敗的案例。

在泰國民主的宏大構圖中,還有兩個關鍵的角色。一個是凌駕於法律制度之上的泰國王室,一個是掌握「槍杆子」的軍方。雖然泰王與軍方領導人均表示「中立」,但他們都是隱秘的「大boss」,真正國家權力的所有者。尤其是軍方,其領導人深知政府力量越薄弱,自己的權力就越大。在兩個「大boss」看來,民主只是給老百姓的一件玩具,供他們消遣只用,並營造人民當家作主的幻覺。這樣說來,真的有點可悲。

【注】本文原標題《「胡攪蠻纏」的泰國民主》,當前標題為編者所加。

0

主題

9

帖子

43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7
沙發
青島如煙 發表於 2014-2-5 13:21 | 只看該作者
泰國的民主實在令人頭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2156

帖子

205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9
3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4-2-9 03:06 | 只看該作者
青島如煙 發表於 2014-2-5 13:21
泰國的民主實在令人頭疼

對暴民實行民主就是違背天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