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民老道聊天中美等的一些事。。。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14-1-25 1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大蝸牛 於 2014-1-26 00:03 編輯




美因經濟裁軍是偽命題。

從南海東海應對來看,中國採取的是針鋒相對的策略。

在應對東海以對安倭窮追猛打為策略,且在軍事採取高壓政策,中國表現給世界看的是在東海中國毫不退讓,甚至就是面臨倭寇不惜製造衝突也毫不妥協的姿態。

導致的結果就是美擔心失控,不得不派員來華。雖美名義上是「調解」中倭、倭棒矛盾為名頭,但明眼人一眼可看出美這次來東亞的談判對象是誰。

而美公布的是「調解」人身份,但中國在有關表達中並沒有認同這個調解人的身份。這樣的結果是美要在東亞的策略作對相應的調整。

而在南海方向,美高調要派出航母若干,以調防的名義,據說在亞太的航母數量高達六艘。而同時中國則高調門的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這說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不可能做出任何的妥協。

上次中美軍艦對峙幾乎碰撞事件,讓美看似摸到了中國的底線。

以前我多次鼓吹,在美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都是經過無數次的一再的試探,特別是在面對一夜間中國軍事實力突飛猛進,就象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一樣,中國「一夜間成為世界空軍強國」一樣,逼迫美不得不調整,這種調整的方向為美展現美的技術長項,及軟實力方式對中國施加壓力。

而在IMF份額改革方面,中方提出的要求美基本上不讓步,說明在未來貿易、經濟、金融、及世界話語權方面,美會加強控制,在這些方面對中國進行攻擊的姿態已經開始顯現。

在硬軍事實力碰撞方面,美比中國更沒底氣與把握,在這種形勢下,加大中國內部張力,外部張力,破壞中國周邊形勢,加劇地區緊張,破壞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為重點。

在若干領域,美還是有絕對優勢,比如網路控制,金融控制方面。

看到幾個新聞,也證實這些。

中美審計衝突驟然升級 「四大」在華企業被叫停(http://intl.ce.cn/sjjj/qy/201401/24/t20140124_2195502.shtml

其中提到「最壞結果是美方註銷所有中國境內的會計師事務所,那麼,就沒有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為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提供審計,中國上市公司因無法滿足在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而面臨被迫退市。

這勢必造成中美兩敗俱傷,中國公司失去美國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而美國投資者也將喪失分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便捷通道。

同時,許多在美上市的跨國公司在中國都有業務,一旦中國境內會計師事務所遭美方集體封殺,美國本土公司的審計工作也會遇到難題。」

外匯局:中國有能力承受美國QE退出沖(http://intl.ce.cn/sjjj/qy/201401/24/t20140124_2203593.shtml)。

管濤用三句話概括了美國QE退出對中國的影響:「第一,影響還不明顯;第二,對衝擊有承受能力;第三,挑戰不容忽視。這兩則新聞的背景我不作分析,朋友們看看就明白了。而發生的原因在於中國於2013年成為「最大的貿易國」,貿易額達4萬億以上。

從經濟上看,中國公司海外拓展步伐加大,且融資能力加強,美從中國融資方面對中國的公司進行干預的信號,則預示著中美間下一步則是經濟、貿易、金融間的角力會加強,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金融突然惡化則成為可能。

製造資本「短缺」的假象的背後,則是從金融遏制貿易。從這個方式打擊與中國的貿易對象國的姿態在進一步的加大。中國貿易最大地位的確立,可導致美干預難度的加大。與中國有廣泛貿易的國家,因利益關係,在美所謂制裁方式上,達到效果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因應對美國參與制裁中國導致自己的經濟受損,對這些國家最致命的是,如果與中國貿易受到影響,國內壓力馬上就會顯現。因此,美調整為對中國貿易源頭處遏制的可能在加大,中方要加強這方面的準備。

雖有人評論說美對中國網路攻擊進行了一次預演,但網路戰對美來說,畢竟是「危險行動」,因為中國對網路方面的技術並不比美差多少。大家心裡都明白。如果真玩,玩到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網路崩潰。癱瘓高幹道與癱瘓各個支幹道的效果是一樣的。

支幹道被癱瘓,主幹道上就不能下來,一樣的結果。而中國高層突然的「中國廣泛安全」的消息,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明白。這時釋放的信號會被各方接收到。

泰國、烏克蘭突然動蕩加劇的背後意味著什麼。如果美在背後三板斧的話,最近可能是比較關鍵的一斧。


美馬上就要面臨關卡:債務上限。有消息說,美議員團已經放風「不會允許乾淨的債務上限條款出台」,意味著美內部經濟運行不達妙。這個請朋友們分析研究一下,不悔剛才發的那個跳水,就可說明問題。

美一方面要放出安倍遏制中國,一方面雙擔心安倍玩過頭給中國理由對日寇進行非口頭的行為。而《人民日報》則公開發布「美如果管不了日本,中國與亞太國家來管」,這個信號的發出,是預示中國對日寇的忍耐是有限的。

中國與亞太國家共同管,這個共同是虛,而中國才是實。隨後,日寇在軍事行為上的挑釁則被弱化。中國駐四十多國大使對日寇口誅筆伐,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所指。

想想看,貿易第一后,還有幾項中國不是第一了?GDP的量,鬼才相信其效果。日寇針對華策略基本上是「跟隨」戰略,中國走到哪裡,日寇就跟到哪裡。這種疲於奔命的做法,其外交資源被消耗,早晚會吃不消。

現在在美國碩士生找工作是相當難的。說明美經濟與就業並不好,消耗體力的,這幫白鬼子不願意做,寧願吃救濟也不願意做臟活累活。與中國不同,中國有龐大的「農民工」,農民兄弟不怕苦不怕累,而在美則沒這個,其基礎工程,代價非常高,高工資也難請到人來做。美國制度培養出一幫好吃懶做的大爺。看看美國黑人兄弟,寧願在大街乞討也不願意去工作,因為工作太累。

中國人信奉勤儉持家,這是與外人最大的區別。80年代,中國人在美打工,參加紡織、洗盤子等景象不會再現了,那批中國人,現在基本上都混得人模狗樣了,成了中產階級。而現在的中國人到美基本上成功人士。因此,美恢復實體,到最後恢復的是裸體。民族特性上,中國人勤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而西方這幫大爺則不同,卯吃寅糧,恢復實體,難。

不少朋友,對美軍事崇拜得五體投地,其實,美更難。現在高科技戰爭,培訓起來是難的,打到最後,人才的比拼更關鍵。現在的高科技武器的操作,都是專業人才。打完了,沒有後繼人才,基本認輸。另外,武器的消耗上,補充起來,美比中國要難度大得多。

現在美是個組裝車間。90上的零件需要進口,一旦幹起來,零件中斷也能要了美的老命。就是美有錢玩,這種消耗對比,美明白。

任何國家如果中國對抗,特別是冷戰式的,基本上都是被耗死。還有一個方面,中國現在的工程師人數,基本上是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

從科技人才年齡看,美國的高科技人才的平均年齡比中國現在高15左右。這樣下去,任何國家看到這數據都會冒冷汗。西方其實都是被高科技給拖累的。還有個非常好玩的現象,大家明白是什麼嗎?在美盟友中,與美關係最密切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債台高築。比如美鐵桿的英國,債務是GDP的2倍。而另一個鐵桿奴才日寇,債務更高達2。7倍。這個現象值得玩味,可大大的宣傳一下。

但這兩個國家,債務危機沒有被激化,又是一個特殊現象。美攻擊歐洲,攻擊中國,但沒有對這兩個國家進行大規模的金融攻擊,如果美實在撐不下去,只需要在評級上暗示日寇,那麼日本經濟就會出問題。喝日寇血,則是正常不過的了。

目前有個不太好的趨勢,現在有人利用目前局勢,對文革、對一二代的政策進行辯論,不是好現象。有人打HKC的幌子,但目標是陰險的。大家不要參與。



由於是聊天,可能有不少錯別字等,所以歡迎討論,但拒絕詆毀。。。。。。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9: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