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實拍:可以笑的美國追思會(組圖)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3-12-30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文:心路獨舞


  


  生離死別本是人一生中最痛苦的經歷,所以不管是呼天搶地也好,節制隱忍也罷,只要是真情流露都屬正常的反應。不同國家的文化對待死亡的認識不同,也註定了其葬禮儀式有異,比如在美國的追思會上,你就幾乎聽不到號啕大哭,有的則是鮮花、音樂、歌聲、甚至笑聲和對逝去的人一生的回顧、禮讚和感恩等。

  美國人家有人去世后具體事宜一般交給專門的殯儀館處理,他們會根據家人的願望安排所有的細節,包括接送遺體、協助購買棺木(美國土葬為主)、幫助選擇墓地和墓碑、給屍體整容、刊登訃告、安排慰問親屬活動、協調追思會和葬禮的細節等。整個費用從3000-10000美元不等,一般用死者的人生保險或遺產來支付。

  慰問親屬(Family Visitation)一般在死者去世后兩天左右舉辦,報紙或殯儀館的訃告中會登出具體時間,地點常在死者所屬的教堂,也可以在殯儀館的大廳。慰問親屬的時候,一般死者的遺體在場,壽終正寢的常會開棺供親友和遺體告別,但也有因各種原因選擇閉棺的。來賓和家人握手或擁抱,小聲提起一些死者曾經難忘的片段等,沒有哭聲,不戴孝,但多穿黑色、深藍或其他深色衣服,以示莊重。慰問親屬在美國南方是很重要的一個儀式,這讓來賓有機會向家人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感情,比較私人和人情化一些。

  追思會一般安排在慰問親屬之後、葬禮之前,但也有一些人家選擇只有親屬參加的私人葬禮而過後單獨舉辦追思會的,我後面拍攝的這一個就是。追思會的主題是「慶祝死者的生命」(celebrate life),因為美國是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對基督徒來說死亡不過是歇了世上的勞苦,它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新生命的開始。因此基督徒並不畏懼死亡,雖也為生離死別悲傷,但他們知道這種分別是暫時的,將來還會在天上重逢,所以基督徒追思會上的發言主要是圍繞著死者的生平,包括回憶其生前有趣的片段,經常會穿插一些美國人慣有的幽默,間或還會聽到一些會心的笑聲等。追思會上常有唱詩班演唱宗教歌曲,也可能會有樂隊之類的伴奏死者生前喜歡的音樂。

  追思會後一般緊接著葬禮,牧師為死者祈禱后將棺材裝在專用的靈車上駛往墓地,家屬和親友則開著自己的車隨後跟著,在美國南方會有警察主動為葬禮車隊開道,沿路其他車輛自動停下來行注目禮,我第一次看到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主動脫帽佇立在街邊的身影的時候,曾經非常地震撼和感動。行至墓地,還有一個簡短的入葬儀式,這時候墓地的工作人員已經挖好了墓坑,並會幫助落下棺木,送葬親屬以同死者關係的遠近為序一一擲入鮮花,並為墓穴掩土,這只是象徵性的,隨後墓地工人會駕駛推土機把墓穴填平,並用電夯把土壓實,再鋪上碧綠的草皮。

  

  美國南方還有一個傳統是鄰居和親友會給有去世的人家送吃的,這樣有喪事的人家就可以專心安排葬禮細節,而不必擔心給自己和來賓做吃的了。至於表達紀念的方式可以選擇送鮮花,自願為主,一般打電話直接讓花店送到殯儀館即可,30-100美元不等。在訃告中多數家庭會指定追思基金的捐獻去向,包括捐款給幼年孩子的信託或教育基金、用紀念死者的方式給教會或慈善機構捐款等,一般人捐2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捐不捐自願,沒人會根據你捐不捐或捐款的數量來評價你,這其中手寫的慰問卡是最常見的,也是最能表達感情的。

  今天的美國,雖然這種宗教形式的傳統葬禮依然佔據優勢,但舉行簡化葬禮的趨向也已越來越明顯,特別是選擇火化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其中最明顯的是整個西海岸、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夏威夷州、內華達州和佛羅里達州等,而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和典型的南方各州,這種傳統宗教式的喪葬儀式依然佔據著主流的位置。

  下面這首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的詩歌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著名詩人Mary Elizabeth Frye寫的,它常出現在追思會的文字和儀式上。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請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試譯)

  請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死去

  我是那輕揚起千遍的風

  是雪地上耀眼的鑽石

  我是成熟麥芒上閃爍著的金色

  是秋天輕柔的雨

  當你從早晨的寂靜中醒來

  我是那隻凌空輕翔的鳥兒

  我是夜晚里溫柔對你眨著眼的星星

  請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死去

  以下的照片是不久前被邀請記錄一個英年早逝同行的追思會時拍下來的,非常感謝這位同行的家人慷慨地允許我使用這些照片。從這些圖片可以看出,追思的發言人多提起逝者生前有趣的瞬間,聽眾忍俊不禁,也有同事彈唱起逝者生前喜歡的歌曲,整個現場充滿了對逝者生命的慶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